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天然林作为中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预防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疆山区的天然林作为中国天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存在资源结构不合理、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洞庭湖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土地,生物等资源条件优越,但限制条件明显,重视资源管理,完善生态结构,搞好农田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是保证该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土地资源利用动态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43年间,河北省耕地已减少114.64万hm^2,耕地减少速度加快。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有: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质量偏低、土地利用不够充分、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向等。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应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产业化及高科技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林、牧、渔用地比例,积极推进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4.
地处燕山山区的河北青龙县石板沟村,自1987年以来,按照“调查—区划规划—实施”的程序和模式,依托资源优势,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运用工程和生物技术等措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从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入手,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以分层次开发治理、专项开发治理、综合开发治理的做法,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型农业生态体系。一举解决了山区水土流失日益加重,农民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的问题。实现了山区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护并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郭声波 《中国农史》2003,22(3):113-117
本文探讨了历史上四川(含重庆)农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  相似文献   

6.
陇东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在分析陇东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依据川塬早作农业优势,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高效优质的旱作农业体系;以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核心,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加快区域经济开发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替代性产业,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都市农业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汇集了多种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发展都市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城市的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促进城市及周边农村地区平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如何遵循产业化、设施化和农村资源资本化的思路,将都市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城市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都市农业发展格局值得深入的探讨。[方法]文章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以对武汉市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其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做法,深度剖析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结果]武汉市在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稳定土地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都市农业观光连片发展等方面成果显著,但仍存在土地利用制度僵化、农业规模经营成本高、风险大、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不合理、农业设施配套用地指标不足、土地质量衰退及生态环境污染等制约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结论]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规范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依法推进现代农业设施配套用地制度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国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耕地面积减少、土地侵蚀加剧、土壤肥力减退、土壤沙化、旱涝灾害频繁等问题,提出了依法管理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减少耕地占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加强科学管理,严格控制采伐量,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挖掘现有耕地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渍)化、土地环境污染加重和耕地数量减少等一系列土地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根据中国耕地资源近10年严重失衡的现状,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百色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百色地区地处广西西部,土地广阔,资源丰富,为实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具备了极好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山区历史上形成的单一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为了扩大粮、蔗种植面积,采取掠夺式的生产方式,进行毁林开荒。目前,全地区垦殖指数约17%,占耕地面积5%的25”以上的坡地仍在种植,给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据1997年统计,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6438.56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530万吨,土地侵蚀模数平均为823吨/平方公里。右江…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宁南县农业资源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县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土保持成果尊定了农业的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县共有3种农业生态系统模式,传统家业铧种植业,养殖业模式和山地小庄园模式,建议保护水土资源,增加投入,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不足0.02hm^2,有限的土地承裁着过量的人口。生态环境压力很大,但尚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后备资源;土地资源总量较大,类型多样,具有多宜性,开发条件优越,但土壤质量不高。空间分布地域分异明显;以环江县为例,分析了区域土地资源个性特征,指出了现阶段喀斯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整理主要可行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农牧复合模式、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异地安置模式;提出了依托规划强化管理、建立产业化机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立生态重建协调机制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黑龙江省耕地利用水平较低的现实,认为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就制约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几大制约因素,提出了切实保护现有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开发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整治水土流失、开垦宜农荒地、发展生态农业及增加科技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森林火烧对土壤生境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烧是一种自然或人为因素产生的干扰,能够改变当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指标,对土壤的性质与土壤的肥力影响较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影响深远。作为我国重点的国有林区,大兴安岭地区林地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高,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林下适生农业经济作物有500多种,林木、柞蚕、林果及中草药等绿色种养产业的资源十分丰富,是当前大兴安岭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大兴安岭是我国森林火灾的多发区,文章对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火烧影响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指标等众多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近年来,研究者从大兴安岭不同地区、不同林火种类与林火强度系统分析并研究了火烧对土壤生境质量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该地区的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及农业林下经济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注攀西地区土地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代松 《水利经济》2005,23(2):7-11
攀西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地段,同时又是四川省特色化、产业化农业(水果、蔬菜)工程基地和全省农业用地的重要土地后备资源。在分析攀西地区土地利用及保护的矛盾及隐患的基础上,针对攀西地区土地生态状况不断恶化的巨大隐患,提出采取在保护中进行土地开发、在开发中加强土地保护,加强土地综合治理,强化林地种植和管护,杜绝原始迁徙耕作,加强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推行节水技术等相应对策以保护其土地生态。  相似文献   

16.
河西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这一矛盾的激化。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甘州区为例,来探讨该区土地潜力,通过应用生产潜力模型,并结合统计资料,建立了绿洲农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和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气候(光温水)生产潜力模型和气候-土壤生产潜力(自然生产潜力)对该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评价。希望研究对于绿洲农区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利用土地资源,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通过对汝城县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特点的分析,建立指标体系,进行适宜性评价,提出了该区土地开发模式和措施,对整个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甘肃东南部是全省粮食和林副特产的重要基地,但由于受频敏干旱气候的影响。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正常健康发展。必须开发水资源,陇东南地区山区占90%以上。因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极不均匀且储量和可开采量均十分有限。因而开发云水资源是陇东南地区水资源开发的关键,也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机遇。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深刻变革阶段,是四川秦巴山区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道路。四川秦巴山区拥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而且紧邻成都、绵阳等智慧大城市以及有着得天独厚的智慧农业发展基础。在分析四川秦巴山区智慧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山区农业特有的特点,以达州、巴中等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提出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大数据中心以及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培养等措施,旨在为四川秦巴山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GIS及模糊神经网络对西南山地烤烟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GIS及模糊神经网络,为未来攀枝花西南山地种植烤烟区域规划提供生态适宜性指标数据。[方法]采用GIS及模糊神经网络技术,通过采集攀枝花西南山地烤烟区土壤和烟叶样品,收集整理攀枝花西南山地气候和地形地貌资料,对烤烟质量以及生产烤烟的生态条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确定评估西南山烤烟生态适宜性的因子,并对攀枝花西南山地烤烟生态进行适宜性评估。[结果]海拔高度、日照时数和土壤类型为攀枝花西南山地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估关键因子。四川全省9.52%的土地面积为烤烟最适宜区;烟区39.89%的面积为最适宜区,24.20%的面积为适宜区。[结论]应用GIS技术以及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攀枝花西南山地烤烟生态适宜性进行了评估,以攀枝花西南山地气候、海拔高度以及土壤类型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证实目前攀枝花西南山地主要烤烟产区,位于最适宜区与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