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和学说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除了关于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出发点、人的类特性和本质、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人本思想外,还系统地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共产主义的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社会进步的三个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屈炳祥 《经济学家》2007,1(6):86-92
《资本论》详细研究了工人阶级的现状、历史使命、未来发展,以及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等,并且还为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当年所提出的关于人的解放的历史任务我们至今并没有完全解决.近年来,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就是为了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仍然是指导我们今天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重要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一系列的著作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他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在其经济学研究中逐步成熟的。在早期经济学研究中,他的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具有浓厚的社会理想性质。随着科学唯物史观的确立,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由此而决定的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阐述了共产主义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容及其赖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提出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理想社会形式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与企业的环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的有机统一。作为社会生态经济人,实现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与社会义务。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现代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肖显富 《经济师》2009,(10):38-39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与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第一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文章对此进行再次解读,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实现条件及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但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述,人们对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理解也有差异,甚至片面的强调其中某点表述,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对此,我们应该了解他写作时的不同历史背景和前提;认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全面系统的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表现为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探讨马克思哲学中关于人的理论对中国今天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道德修养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毛泽东美好生活观是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的集中体现,是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的辩证统一,它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究由来已久,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女性解放问题都纳入到人的解放范畴去探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究是人类解放的题中之义。从妇女解放的本质出发,探究妇女解放的路径选择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妇女解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56-259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西方近代人权观的法哲学批判,指出了人权的历史性;通过对资产阶级人权实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揭示了人权的具体性。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所有制论、分配论、市场经济论、发展论、开放经济论五个主要部分。它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版"、"建设版"、"市场版"和"实践版"。基于这一理论还处于初创阶段,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研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以期推进我国城乡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遵循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Analytical Marxism has recommended that Marxian theory shouldconform to ‘normal’ scientific methods and thatthis should involve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foundations. Thelatter has involved the adoption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ndits corresponding assumptions regarding agents' behaviour. Thispaper seeks to question this position and highlight a numberof problems which Analytical Marxism faces, particularly inthe domain of economic theory. The different views of scienceespoused by Analytical Marxists display a tension between ‘positivist’and ‘realist’ perspectives, and the arguments forindividualist and anti-reductionist approaches to social andeconomic theory are also argued to be problematic. The approachof Analytical Marxism, it is suggested, can involve the uncriticaladoption of many of the assumptions of standard economic theoryand, as such, it is subject to a number of substantive criticisms,some of which have been elaborated from within mainstream economictheory.  相似文献   

15.
赵传海 《经济经纬》2007,2(1):15-18
联合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劳动者解放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联合劳动被漠视,引起了新的社会病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联合劳动理论,加强引导与组织,重建社会主义联合劳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和发展要后继有人离不开高校这块阵地。必须透过我国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寻求化解困境的对策,通过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和指导性地位得以巩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并对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简单回顾的基础上,从目标取向、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必然选择、时代特色等几个方面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
苏凤萍 《生产力研究》2001,(4):15-16,19
展现在 2 1世纪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趋势实际是源于 16世纪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继续。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的极大发展 ,使这一全球化带有迥异于其过去任何时代的特点。今天 ,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看待新一轮全球化潮流 ,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子玉 《生产力研究》1993,(6):37-41,3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起基础作用的是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思想。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产物,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发展,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