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政府绝对统治地位的削弱,另一方面是企业和民间组织的独立和成长。我国民间组织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但由于我国的民间组织公信力不足、能力不强,还无法满足国家、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构建我国的民间评估组织,实现对民间组织控制、监督或约束,促进民间组织自我学习,加强民间组织与不同利益群体相沟通,推动我国民间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组织迅速崛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登记和未登记的乡村两级的民间组织已超过300万个,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积极推进这些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对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努力加强对农村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怀远 《技术经济》2006,25(4):68-7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逐步完善,民间组织作为我国社会架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更大地显现。本文通过对我国民间组织的概念、作用及其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的阐述,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我国政府、民间组织和公众的高度关注,环境会计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环境会计的发展及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制约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一些发展改进我国环境会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已于1998年10月25日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了。这是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当前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在抓好民间组织监督管理的同时,积极做好培育、发展民间组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马秋莎 《开放时代》2006,9(2):119-138
近二十年来数目可观的国际民间组织、项目及资金进入中国既是中国国内改革深化、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所致,也是国际社会积极推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结果。本文分析全球社团崛起对中国政府NGO政策及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影响,本土社团与国际组织的相互作用,以及国际民间组织在中国的局限性。国际民间组织对于中国NGOs,特别是草根组织的成长有明确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中国本土社团与国际NGOs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尤其表现为很多草根组织对国际援助的依赖。不改变这种状况将对中国社团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公共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民间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已经成为加强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从社会有效运行的角度看,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支持,推动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民间组织也要加强自律,更好地发挥公共治理功能,营造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好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8.
社区民间组织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可以说社区民间组织是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应对的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独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成都市的调查从公民治理的视角来分析社区民间组织的功能,论证社区民间组织的自治功能。剖析社区民间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祥彬 《时代经贸》2010,(20):51-52
公民社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人家当家作主的民主要求暨“主权在民”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内在要求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满足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领域及权利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全面、成熟发展,以及社会转型能否稳健、顺利实现的关键.发展民间组织,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以此来确定政府给予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和行动空间;二是在政府给予的行动空间内,民间组织合法权利如何,其保障途径如何?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ris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how they have been used in Africa.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cline of the state and the rise of NGOs as a for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neoliberalism. We then turn to two of the major problems with the roll-back of the state in Africa: the inherent weaknesses of nonstate 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significant cost that is incurred by undermining the role of state. The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the necessity of reinserting the state as the major vehicl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lbeit in productive partnership with NGOs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midst pressure to become self‐financ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 profit‐generating business ventures. Because NGOs are traditionally financed by donations with the expectation that they focus on their social missi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GOs has generated criticis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ownership on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NGOs’ commercial ventures, using an incomplete contracts framework. NGO‐ownership helps minimize the tension between primary social mission and managerial decisions. However, external ownership provides better incentives to invest in mission‐enhancing innovations. Finally, because relationships with firms are repeated, NGOs may use relational contracts to align their ventures’ incentives. However, such contracts need to be credible to work.  相似文献   

13.
农民组织意识是指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意愿和心理状态。农民组织意识的强弱,在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影响农民是否会自愿自动成立各种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农民成立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外围条件逐步具备的情况下,培养农民的组织意识也就具有特别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同时,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犹如一柄双刃剑,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因势利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动员结构与自然保育运动的发展——以怒江反坝运动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志锋 《开放时代》2009,(9):116-132
在中国环保NGO的发展动力研究中,“政府主导”或“自下而上”研究取向的学者都过于注重组织与环境(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低估了组织参与者、技术、组织结构等组织内部核心要素的作用。本研究以怒江反坝运动为例,对自然保育运动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推动中国自然保育运动的动力在于环保NGO之间、环保NGO与媒体和公众之间的独特关系结构及其动员。NGO之间的松散联合越来越普遍,由此产生积聚效应,使得原本弱小的单个组织通过独特的联合机制而发出能够影响社会的声音。而NGO-媒体联盟与基于电子邮件组、内部通讯、NGO网站的公众动员网络使得环保NGO与媒体、公众结成了紧密的互动结构。同时,这样一种互动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对组织成员的成功动员和资源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参与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目前还面临许多问题,还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文章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问题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决定整个社会每一分子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气候变化有不可分割的作用。传统环境治理思想过多地将环境管理和提高义务置于诸如政府、环保团体等公共利益卫道士之手,单纯依靠公共利益团体的力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已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社会约束机制,许多高瞻远瞩的企业已意识到自身环境责任与社会形象的重要性,通过自我约束行为为缓解气候变化添砖加瓦,自愿环境协议为此提供了制度平台。国际上早已有将自愿环境协议作为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的实践,我国的相关试点工作也已悄然铺开。因此,如何正视自愿环境协议的柔性治理功能,以及如何促进其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机制中发挥正面作用,成为我国环境治理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NGO的存在,对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主体的官方救助体系形成有利的补充。NGO自身的特质也决定其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时更便捷、更专业。因此,在NGO行业中引入"竞争"的经济学概念,改变原先由政府全方位提供社会救助的模式,形成由政府主导、NGO参与、政府择优购买NGO提供服务这样的自由竞争市场,使得政府由原先"制定者"、"实施者"逐渐转变为"主导者"、"购买者"的角色,可以极大地调动NGO的积极性,激活市场动力,并且通过自发的市场调节,形成对有限行政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同时推动中国的慈善组织蓬勃发展,使社会救助事业取得跨越式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力量,而且成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日益深化,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成为了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其中,对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体资格更是不断进行着深入的探索。通过对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中环保民间组织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探讨,为环保民间组织在未来环境公益诉讼中路径的选择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Currently, the traditional states-nation, as far as their social commitments are concerned, are giving way to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 These organizations have a mission, strategy, and goals different from those organizations looking simply for profits. Nevertheless, NGOs are concerned about using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t least as good as those used by private companies. Organizations try to develop a social strategy taking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starting poi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escribe how to fix the organization mission, its strategy and goals, and also how to make its action map. A strategy proposal will be described, as well as the way on how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The main goals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mission, strategy, and goals of the organization; design its strategic social map; fix the limits of the organization's action; apply the theoretical model to a NGO; and design an information model in order to manage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express their gratitude to M. Dolors Celma Benaiges, lecturer at the Escola Universitària del Maresme,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for her assistance reviewing and translating the paper.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se one of the very first European-level instances of trade union and social movement interaction in defence of the public sector, namely, the Coalition for Green and Social Procurement, an alliance of European trade unions and green and soci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and its campaign for an amendment of the new public procurement directives from 2000 to 2003. It will be examined to what extent this campaign was able to change the directives and counter neoliberal restructuring effectively as well as what the possibilities but also limits of trade union and social movement cooperation are as exemplified in this particular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