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建设专业镇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谯薇 《经济学家》2006,(5):123-12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同时,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由此可见,城镇化建设与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衡量小城镇建设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其吸引人口与资本的能力,即能否吸引区域内外的劳动力和资本向城镇集中。…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也迎来了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建设现代城市、推动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本文在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小城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就业转移看我国工业化及城市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基点,二者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各具独特而又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应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基点,二者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各具独特而又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应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化乃至城市化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宏观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是互相促进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工业、农业和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同一个问题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发展占据着启动全局的特殊地位;我国城市化的合理道路是区域型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同发展,形成层次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灵活的经济政策与制定合理的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城镇大多是“乡村型”的。县域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建设新市镇,推进小城镇向“城市型”转型。新市镇是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也是县域新型城市化的空间实现载体。新市镇推进县域城镇化向城市化跨越.  相似文献   

7.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聚集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产业聚集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要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必须强化产业结构聚集效应。今后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是:(1)灵活运用经济参数和分工协作机制,合理布局乡镇企业,强化产业结构聚集效应,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2)实施小城镇非均衡择优发展与中心城市协调发展战略;(3)多渠道、多途径筹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改革小城镇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行玲 《经济师》2000,(4):90-91
改革开放 2 0年来 ,伴随着农民的日渐富裕和乡镇企业的成长壮大 ,农村城镇化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农村城镇化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广大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 ,它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 :“发展小城镇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是对广大农民实践的及时肯定和科学概括。充分认识农村城镇化的伟大战略意义 ,积极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农村城镇化 :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城市化是一个世…  相似文献   

9.
袁家冬  于宁 《经济地理》2005,25(6):847-85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积极发展小城镇已成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小城镇能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城市化问题.而各地区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发展模式必然不同.黑龙江省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充分发挥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步伐的潜力.文章通过对大庆市肇州县小城镇发展基础条件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探索适合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以江苏为例的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现代化的角度给城市定位 ,需要还城市以本来面目 ,使之成为市场中心。过去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化起过历史作用 ,也留下了削弱城市功能的问题。现阶段的城市化 ,要由突出人口流动转向功能提升。在城市化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经济发达地区 ,应该由以发展小城镇为特征的城镇化转变为以现代化为内容的城市化 :一是增加城市供给 ,二是推进城镇城市化 ,强化城市功能 ,三是推进城市现代化 ,提高城市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就沿海地区而言,农村的发展正由小康向现代化过渡。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农村的发展,除了靠政策和科学,还要靠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小城镇既是农村工业化、市场化的重要基地,又是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适应农村工业化进程,不断探索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是沿海地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吴文团 《发展研究》2011,(4):111-114
小城镇是农村迈向城市主要的过渡模式,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辐射中心,是城乡经济和商品、信息、技术交流的桥梁纽带,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应运而生。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加速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比以往大大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1997年的30%。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我国潜在的城市化率是50%,而实际城市化率只有30%。城市化滞后,不仅制约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制约着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进程。要加快农村城市化,其核…  相似文献   

14.
对小城镇发展和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经济师》2009,(1):54-55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小城市的增加,将会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在此条件下,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水平,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特征和小城镇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小城镇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镇、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俊 《开放时代》2001,(6):37-40
城市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一个人口近13亿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的人口的70%左右,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尤为紧迫和艰难。1980年代,我国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发展思路,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之路,即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在此思路的指导下,我国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底全国建制镇只有2173个,到1998年,全国共有建制镇1.8万多个,平均每个镇1.6万人。20年来,小城镇…  相似文献   

16.
加快小城镇建设:贫困县脱贫致富之路:以隆回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扬乐 《经济地理》2000,20(5):67-71
本探讨了隆回县贫困的原因;认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是隆回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措施;分析了隆回县农村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的现状特点和发展条件;提出隆回县加速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湖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方式及户籍管理制度等,以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巨宪华张跃建陈友福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型城市,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工矿区、县城镇、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认真总结和分析我国小城镇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加快云南城镇化进程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已经经历了22年,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纵观农村改革的22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是农村改革的三步曲,加快城镇化步伐,进而实现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追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把发展小城镇提到这样的高度,作出明确的要求,预示着我国城镇建设将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农村城市化水平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文  陆林 《经济地理》2003,23(4):491-494,507
城镇化是湖南实现农村工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现实途径,是湖南省实现小城镇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基础性工作之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是湖南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开篇之作。文章首先分析湖南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了小城镇在湖南省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后提出湖南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