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为基础,以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员工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的企业管理新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现代国家发展的一般趋势,在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过渡到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和民族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掌握历史主动,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历史创造,成功走出了一条“集大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既超越西方资本单向度的现代化、又超越苏联传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超越性根源于党百年奋斗所特有的文化底蕴、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和基本方向。这一成功打开了人类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大门,破解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面临的悖论,为国家治理和人类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3.
刘明辉  王扬 《财会月刊》2023,(20):13-1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征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高质量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需要以更深刻、更有针对性地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具和理念,认识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突出问题——高宏观成本或宏观成本意识不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征相匹配,分别构建国家治理成本、社会运行成本、生态环境成本、精神文明建设成本、和平发展成本五种宏观成本新理念,是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布局、结构和运行中重大关键问题的时代呼声,是以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约束变量为基础的综合分析研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法论,更是新发展阶段创新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通过统筹协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国际与国内五大关系,辩证分析五种宏观成本问题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类资源配置效率、资源耗费和损失的作用机理,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执行的对策,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控制社会运行成本、全力推进落实生态环境成本的主要应用领域、扩大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成本、正...  相似文献   

4.
学习式创新是中国企业现代化的主题。中国企业6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以学习为基础和前提,以创新为手段和方法,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客户价值、追求社会价值为目的,即学习式创新,这是中国企业现代化不断探索的主题。在本文中,作者以若干个代表性企业的案例为分析单元,揭示其学习与创新内容及其背后的基本逻辑,试图勾勒出一条中国企业60年来现代化探索的主线,并期望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寇剑飞 《活力》2012,(12):63-63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就是应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以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新的征程中,研究人学对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前导功能,充分显示人学的本质,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实践理念,塑造四有新人,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问题之~。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把握本质探索需求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是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事业之本。中国古时,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政冶哲学思想、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都要求对人是什么和人如何做这两大问题加以专门深入系统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研…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成熟现象,在这样特殊的历史备件下我国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稳定论”把美国提倡的“流动”,日本提倡的“长久用人”原则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管理实现由重视企业员工生活、非正式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等稳定条件转变为即使企业条件有限企业员工也能自己争取长期稳定的工作,最终使企业员工自觉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达到“要求流动人不动”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双双 《活力》2023,(11):178-180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双重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领导力量、价值目标、发展动力、生态文明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它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青年的内在联系,需要进一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国青年新使命,具体包括:要求青年准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协调性、正确认识全体与个体的统合性、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深入领悟当下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兼顾性、深切体会“己”与“人”的对等性。与此同时,中国青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体包括:从历史层面而言,每一代青年都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特点;从价值层面而言,青年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从群体特征而言,新时代青年受教育水平更高、能够主动强化自身精神的现代化且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成熟现象,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稳定论把美国提倡的流动,日本提倡的长久用人原则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管理实现由重视企业员工生活、非正式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等稳定条件转变为即使企业条件有限企业员工也能自己争取长期稳定的工作,最终使企业员工自觉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达到要求流动人不动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余锦 《中外企业家》2014,(10):191-193
国学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历史的积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人重整体、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关系、重秩序,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法家、儒家、道家等国学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管理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需要从中国文化的精髓、根本上去寻找方法。更好地将国学思想精髓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将有助于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出了一个现代化的问题。大力开展和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是落在广大标准化工作者肩上的重任。但是,什么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以及推行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原则等问题,都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现代化含义企业标准化管理现代化是根据社会经济规律和标准化发展规律,为适应企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科学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标准化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管理水平,创造最佳经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注重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逐渐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以多种划分标准为依据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概念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促进企业管理模式顺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家怎么发展,企业如何做强,个人如何适应和成长,这一系列的答案,都必须摸索前行,必须有一盏灯来指引。“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指南。“中国梦”、“企业梦”、“个人梦”正是这个时代赋予国人、社会人、企业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以区域分步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区域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研究的重点。研究区域现代化既要借鉴现有的现代化理论,又必须开拓创新。“历史和近期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不仅仅是搞好经济和技术的投入。发展还与基本的制度环境——决定如何使用那些投入的规则和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6.
季学凤 《企业经济》2023,(12):46-56
步入新发展阶段,城乡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以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未包含港澳台),借助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城乡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城乡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还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子维度中,经济协调、社会服务对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较强,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的影响则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城乡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城乡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在东北地区较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介效应在中部地区较强,在西部地区较弱。基于此,未来应加快推进县域城乡融合、着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蓄势赋能。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取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落后走向发达的必然趋势和应然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探索出的一条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路径。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这条路径的开辟和拓展呈现出一定的演进逻辑,由模仿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演进轨迹,既有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般内容,也有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特色。因此,剖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探寻其演进规律,总结其演进经验,为持续走好新时代现代化新道路,奋力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成熟现象,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稳定论"把美国提倡的"流动",日本提倡的"长久用人"原则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管理实现由重视企业员工生活、非正式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等稳定条件转变为即使企业条件有限企业员工也能自己争取长期稳定的工作,最终使企业员工自觉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达到"要求流动人不动"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的提升,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图书馆属于社会服务性的机构,如何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管理成为我们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话题。本文从图书馆建设的现代价值入手,通过对于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图书馆发展路径的思考,旨在提升图书馆的现代性管理能力,促进图书馆事业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按照构建“六个现代化体系”战略部署,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贡献铁力量。而今天,我们提到的铁路现代化建设,是在我国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的基础上长期发展而来的。所以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