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从产业链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我国蔬菜流通状况,包括我国蔬菜流通主体的发育、蔬菜流通模式、蔬菜流通效率、蔬菜安全监管以及我国蔬菜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我国蔬菜流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蔬菜流通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现状目前中国的猪肉生产事故发生频繁,现状不容乐观,猪肉消费安全问题一贯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在监管过程中,猪肉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流通环节信息断裂,造成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在信息上的困难,从而导致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信心明显不足。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肉品流通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按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品流通环节,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各环节加工及流通的信息相关联,形成完整的信息追溯链,构建起高效、统一的政府监管平台。通过对各关键环节的信息加以有效监控和管理,以实现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预警和溯源。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流通格局下,蔬菜流通效率的高低直接关乎鲜活农产品国内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本文结合调研案例和数据,从纵向产销环节和横向不同流通模式视角,对蔬菜流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全面剖析了影响我国蔬菜流通效率的深层次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流通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鲜活农产品,蔬菜流通体制对于流通效率、流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经过了多次改革。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蔬菜流通体制变迁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历次蔬菜流通体制变迁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总体上看,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蔬菜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近几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民以食为天",农产品在食品中占很大一部分,故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方式是小生产,生产分散使得从生产环节来万无一失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不可能,也会带来很高的监管成本。流通环节中的农产品较集中,加强这一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既大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又降低了监管成本。近几年来,我国流通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屡见不鲜。2011、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新的机遇,这为以流通环节为切入点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形成了以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加工企业和电商主导的多种生鲜蔬菜流通模式。不同类型蔬菜流通模式在交易费用、流通时间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但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标准缺乏、流通过程制度性成本高、冷链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不足是蔬菜流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后,批发市场主导和多种流通模式并存是蔬菜流通的主要格局,细分消费市场将促进新型蔬菜流通模式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邮购药品也作为新兴购药方式快速发展起来。当前药品管理法规中暂无有效针对药品转运过程的制约条款,药品转运过程监管规范缺失。为确保邮购药品流通环节安全可控,本文通过邮购药品的发展现状和安全监管的难点分析,找出改进监管的对策建议,为邮购药品的安全可控建言献计。  相似文献   

9.
孙梦 《商周刊》2011,(12):64-65
5月27日,2011春季“农超对接”洽谈会在山东省平度市举行。利群、维客、沃乐玛等13家大型超市与农业合作社现场达成采购意向1.2亿元。据了解,这是青岛市今年第一场大规模的农超对接洽谈会,通过农超对接的形式,有助于实现减少蔬菜及水果的流通环节成本,保障食品安全,提高菜农收入,平抑蔬菜价格的“多赢”局面。获利的链条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它被称为“农产品流通的新革命”。  相似文献   

10.
蔬菜流通是蔬菜价格形成的关键环节,蔬菜流通主体在连接产地和消费者之间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对山东、海南、上海、北京等地流通主体的实地调研,对蔬菜专业合作组织(菜农)、蔬菜流通经纪人、田头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蔬菜配送商、蔬菜第三方物流、零售商(超市、社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蔬菜外贸进出口商及蔬菜网络销售商等蔬菜流通主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不同蔬菜流通主体的功能,寻找去制约蔬菜流通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蔬菜流通模式现状,继而分析了家庭消费需求的转变,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家庭为主要配送对象的这一新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城市家庭蔬菜网点式配送模式,以期能对我国建立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蔬菜配送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万元坤 《时代经贸》2011,(4):131-131
蔬菜批发市场是按照批发价格经营大宗蔬菜商品的场所,它处于蔬菜流通的起点与中间阶段,是组织蔬菜从产区进入销区的流通枢纽,是调节市场供求的“蓄水池”,在整个蔬菜流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家通过它领导市场,控制市场,组织全国乃至国际间的蔬菜流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诸多弊端,从对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的调查看,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落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缺失是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建设好蔬菜批发市场促进流通稳定蔬菜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批发市场是按照批发价格经营大宗蔬菜商品的场所,它处于蔬菜流通的起点与中间阶段,是组织蔬菜从产区进入销区的流通枢纽,是调节市场供求的"蓄水池",在整个蔬菜流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家通过它领导市场,控制市场,组织全国乃至国际间的蔬菜流通.  相似文献   

15.
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近年来波动频率有所加快,且不同品种的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不同。蔬菜价格形成的过程受到物质和人工费用的影响,流通环节成本较高。蔬菜价格波动则受到自然灾害、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生产扶持政策也影响到价格波动。蔬菜价格形成机制也存在着调控水平低、市场主体组织程度低、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过程中损耗大等问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都对蔬菜价格实施一定的市场化调控手段。未来,应尽快出台蔬菜生产流通方面的权力清单,建立重要蔬菜品种调控目录制度,积极培育市场化蔬菜流通主体,花大力气降低流通成本,尽最大努力减少流通损耗,多措并举完善蔬菜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16.
张苗  王双进 《经济论坛》2012,(4):102-103,107
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大起大落现象,让农民、市民承受不住.农产品不可能从田头直接到消费者手中,中间少不了流通环节,但每增加一道流通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和费用,各流通环节层层加价,最终推升了农产品的终端销售价,结果是农民收入没有提高,市民也未得到实惠.因此,构建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推进农超对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农产品流通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要受到农业产业各环节的制约。文章分析了安徽省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具有的农业生产、消费和政策保障等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农产品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是农业大省(自治区),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在广西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色产品优势明显。但由于广西大部分农产品种植生产与消费地离散,流通主体发育不足,标准化操作流程缺失,致使农产品流通统一管理困难,产销效率低下而损耗过高。流通环节的高损耗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粗放型的流通运营方式无疑是农民丰产不丰收以及菜价接连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解决流通运营的无序与粗放,必须降低不  相似文献   

19.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管理实施分段监管体制,明确规定了工商机关负有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和许可的职责,但由于该法存在着立法不完备、配套法规欠缺等弊端,造成工商机关在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认识误区和监管执法缺位、错位甚至越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其主要包括:流通独立环节论、流通过程论、流通生产论、流通费用论、流通效率论、流通产业论,流通体系论。同时依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精神,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视角,阐明了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