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新方向和新动力。在新的发展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将从速度至上和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和民富优先,以及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动力源泉也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从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转向靠深化改革来形成"制度红利"。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质量的关系,国家、企业和居民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引擎,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制度红利",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从我国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投资贡献、资源环境状况和防范"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深刻的现实根源。创新驱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技术创新。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推动创新驱动型增长,应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保护知识产权及重视教育和人才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厘清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培育和壮大发展新动能,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基于行业视角的增长核算框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分析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99%,三次产业的增长贡献占比分别为4.63%、46.32%和49.05%,其中又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从要素贡献视角看,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占比分别为60.52%、15.17%和24.31%,资本(尤其是传统资本)驱动型增长模式面临资本投入和资本贡献双重下降的挑战,劳动投入质量提升有望提高劳动要素的增长贡献。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资本要素中新型资本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与新经济相关行业产出快速增长但TFP增长相对有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应进一步挖掘资本与劳动要素的增长潜力,大力提升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巩固深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持续壮大新经济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统增长红利不断消退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实现经济有质量高效益的增长就必须创造新的增长红利空间。新增长红利空间创造的内在机理和形成机制依托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和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大的基本理论,并主要由创新驱动红利、结构红利和深化的改革红利构成,其中包含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创新驱动红利更是新红利空间中最核心的内容。因而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新红利空间形成的路径在于:经济增长目标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转变、经济增长机制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转变和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由多元化向高级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为界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海南经济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估算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的资本和劳动份额,比较分析两阶段生产要素转移与产业结构演进关系、三次产业生产率差异、产业结构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结论如下:海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均具有单调性;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劳动要素转移"结构红利假说"一直成立,而资本要素转移"结构红利假说"只在前期成立,1993年房地产泡沫对海南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传统发展动力逐渐式微,创新驱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需要新的经济理论解释、构建并指导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智慧专业化是一种新兴经济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智慧专业化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支持程度3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动力持续性,进而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过去区域经济增长更多地需要各种要素投入的"外延性增长"模式,现已逐步转变为以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驱动为主的"内涵性增长"模式.本文力求结合安阳市的新兴产业发展进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推动安阳市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6)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长期以来依靠煤炭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成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省委、省政府深化转型综改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全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切实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引领经济加速转换动力的顶层设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山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交替接续的关系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数量型扩张的经济模式已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减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要素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及潜在增长率下降.然而,从经济发展的潜力看,深度挖掘的增长空间依然存在,在传统要素红利和“三驾马车”动力减弱的新常态下,我们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升经济增长的持续发展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推动要素效率革命.摆脱我国经济增长困局,首要任务是高度重视并大力度减产能,着力解决低效率洼地问题: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市场分割,切实保障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发挥政府投资对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的重要推动作用;全面深化负面清单制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下大力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全面加大公共产品供给,打造良好的要素环境,同时,加大对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投资;立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全面提升中国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是一个崇尚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原有经济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主导型投资拉动增长。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践上对投资拉动增长的"凯恩斯动力"客观分析,尤其是对我国长期奉行的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进行了理性反思,进而论证了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从投资拉动增长的"凯恩斯动力"向创新驱动增长的"熊彼特动力"转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认为要使"创新驱动增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唯有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与核心特征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立足"微观-中观-宏观"分析框架,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微观层面,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关键要素成本递减与网络效应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而且有助于改善配置效率,实现"数量-种类-价格"的多元、动态均衡;中观层面,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创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宏观层面,数字经济不仅可以通过丰富要素来源、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和资本深化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和扩散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速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越高越好。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国政府适应国内外发展要求而主动进行调控的结果。考察一国经济问题不能仅看速度高低,重要的是增速背后的质量,其中结构与效益对速度有着较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按照"新常态"的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转移重心,着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模式,更加重视就业和民生服务;在增长动力方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大改革力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8,(2)
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其发展属于要素驱动型,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依赖和技术创新"挤出效应",导致经济增长滞缓。摒弃传统的资源依赖思维,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增长机制,探寻资源型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科技创新思路,形成创新驱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模式,是山西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关键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从焦点企业、社交红利以及外部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机理模型,并对模型中各影响要素及其关系做了阐述。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文化、网络连接变化、网络应用场景变化、消费需求升级、社交红利、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驱动、公共政策支持是影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中产生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正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的面貌。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主要依靠生产率提升和多元的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摆脱"速度情结",保持"平常心",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由"三驾马车"构成的"需求侧动力"和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等"三大发动机"构成的"供给侧动力"和制度因素构成的"特殊性动力"可解释"中国增长奇迹"的动力问题。其中,"三驾需求马车"是我国稳增长或保增长的主要动力;制度变革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源性动力;结构优化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性动力;要素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3)
人才引进,可以促进要素升级、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继续释放和创造人口新红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人才引进,是下一阶段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之一。高端人才的引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对于山西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文章从住房、社保、子女入学、配套措施、公共服务机构、创业扶持等方面分别提出了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中国三次产业和工业产业内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配置情况,以确定在三次产业与工业内部劳动和资本转移中是否存在"结构红利"现象。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存在阶段性的"结构红利"现象;工业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存在"结构负利"现象。综合来看,劳动从第一产业流向二、三产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向第二产业中生产率较低的行业流动,降低了工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特征、危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的视角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投资增长和出口扩张;从供给的视角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要素投入、技术引进和体制改革。但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经危机四伏、无法持续,必须加快转变和提升。无论从内部经济运行还是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自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市场改革应该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20.
戚聿东  褚席 《财经研究》2021,47(7):18-32,168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和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经济"变道超车"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2)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增长,即供给体系的优质、高效、多样化,创新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制造模式的模块化、柔性化、社会化.(3)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市场投资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出口优势来助力"三驾马车"的新动能.(4)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适应发展阶段演替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根本性转变;强化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