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财政集权与分权的优劣比较及制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闫婷 《开放导报》2005,(3):98-100
国家的财政制度安排属于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范畴,财政分权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治权力的划分在财政关系上的集中体现。财政集权和分权各有优缺点,完美的财政分权体制是不存在的,但是可以在政治架构中不断地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格局,由此进行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划分并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建立较为合理的财政分权体制。  相似文献   

2.
赵光磊 《山东经济》2009,25(3):90-95
在现代国家,财政制度首先是一种政治和法律制度,然后才是经济制度。公民在财政体系中的参与过程是政治参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财政作为公共系统运转的血液,是政府公共治理的基础,公民在财政体系中的政治参与行为是民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对财政制度的权利表达和对财政分配的利益诉求既是公民基本的权利,也是国家实现公平、保障个人发展的重要义务。对财政体系的参与是发展政治民主的重要平台,可以促进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和提高财政收支效率。要加强公民在财税立法、资金支出、预算监督中的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2008年财政运行预测 2007年财政形势大好,全年财政收入突破5.1万亿元。2008年,由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财政制度的调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但财政收入增长的势头不会改变。新企业所得税制的实施,个人所得税制的调整,以及未来所可能实施的其他减税措施,都会从制度上直接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原先由于非常规因素所导致的财政增收,也可能不复存在。与此同时,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国内雪灾以及未来的某些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影响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资源税制改革措施很可能出台,这会增加相应的财政收入,特别是资源丰富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完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是指由国家通过立法所确认和保障的、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的总称。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是实行分税制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财经法律制度,它在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熊昕  安钢 《北方经济》2009,(2):13-15
本文采用湖北省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湖北省各地级市(州)的财政能力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影响财政能力差异的最根本因素,而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这启示我们在设计财政均等化制度时要注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因素对财政能力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湖北省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湖北省各地级市(州)的财政能力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影响财政能力差异的最根本因素,而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这启示我们在设计财政均等化制度时要注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因素对财政能力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乡财政较多呈现困难局面。通过对困难原因的深层次分析,指明用以缓解这种局面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中央政府、省级政府以及地市县级政府调整和完善财政体制,巩固和发展基层政权,保证地方政权建设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保护与绿色财政支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目标体系的变化,财政支农体系也应绿色化。本文在界定绿色财政支农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从改革现有不合理的财政补贴制度、建立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机制、调整农业财政投资结构、完善农业与环境保护税制、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农业财政环保事权与财权五个方面建立绿色财政支农体系。  相似文献   

9.
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斌 《改革与战略》2006,(4):104-106
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相对低级相对薄弱的一级,县级财政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不断调整、不断深化、创新财政理论,以确保持续满足当代人和今后几代人的需求。这种可持续发展既能够满足整个社会平衡、协调发展,又能被社会广泛接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的现有基础、体制与制度、管理能力等成为影响县乡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马雅丽 《西部论丛》2008,(10):60-6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财政分权一直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截至1994年的财政改革主要集中于分权,通过一系列的财政制度安排,给予了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较大的财政收入剩余控制权。这些制度安排极大地激励了地方政府促进经济改革,发展当地经济。但分权制度下的财政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在于过于强调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以致于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税基,  相似文献   

11.
一、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关系 1994年,中央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作了重大调整。调整之后的基本框架是,在收入方面,税收分解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在支出方面,中央财政向省级财政提供转移支付。但这一调整并不彻底,许多在此之前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通过一对一谈判形成的关系仍保留下来了。  相似文献   

12.
1888年明治政府通过立法,建立了近代的町村公共财政制度。到明治末年,政府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初步修改,巩固了町村的财政基础。一战后的大正民主运动,推动了町村财政的民主化,取得了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设立町村独立税等成果。但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和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背景下,政府开始推行地方财政调整制度,1940年税制改革中配付税制度的实行,标志着这一制度恒久化的同时,也表明町村财政已完全被纳入到战时体制中。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当前财政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及制度保证,为深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俄向军 《发展》2008,(1):63-64
县、乡财政体制在建同后大致经历了三次阶段性调整。一是1950~1979年的“统收统支”阶段,二是1980~1993年的“分灶吃饭”阶段,三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此后,县、乡政府依存的财政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对庆阳这样的革命老区,表现极为突出,由于县域经济薄弱,工业化水平低,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不断加剧。这促使我们对甘肃省庆阳市的县、乡财政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说,2008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相隔不到一年时间,财政部长谢旭人在2009年1月5日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又发出了类似的声音:“今年将是财政十分困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柳伟忠  唐杰 《上海改革》1994,(10):31-31
全国实行分税制后,中央调整了对地方的分配,省市级财政调整了对区县的分配,规范了分配行为,克服和弥补了市场经济的弱点和不足。据我们对南市等区的调查,分税制后,各区财政及时调整财政收支结掏和分配政策,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下面以某区级财政收支情况予以简介:  相似文献   

17.
从严格并狭义上讲,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开始的,因此这个制度的历史是短暂的。在此以前的政府间财政体制中,也存在着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但是笔者认为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国际通行做法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地财政划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家财政划分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确定两者的财政收支范围,是西方现代财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晚清之后,这一思想传入中国,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希图通过这种手段整理财政,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最高准则。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地方税的划分准则虽不十分妥善,但已备备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外壳,中国财政史上一大进步,在实践中,这一政策因中央、地方有着完全不同的利益要求,其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文章应用统计方法对2003—2008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有助于区域财政均等化的实现,国家的财政补助和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建设是青海省提高区域财政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在现有财政制度的约束下,青海省进一步提高区域财政均等化的重点就在于完善转移支付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客观要求,是上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防范风险的需要。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变以往辽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根据辽宁的具体实际,结合发达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经验,本文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