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回顾了国外住房政策的基本经验,并就住房政策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住房政策目标和模式、住房自有、差异化政策、房地产调控、可负担性、住房保障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认为,要将住房可负担性和收入分配问题相区分;要合理限定政府的住房保障边界,丰富保障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要更加科学,在设定的合理目标基础上,从需求和供给两端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国家频频出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对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房价过高、住房供给结构失衡以及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仍很突出。十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缺乏独立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宏观调控多以政策、通知等形式出现,相关法律缺失;忽视保有环节调控,房地产调控陷入"降房价"与"保增长"的两难境地。应准确定位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住房保障体系、房地产调控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以往房价调控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我国近年来房地产价格调控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所面临的控房价与保增长的两难选择困境。而房地产调控中的两难选择困境源于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的住房制度不完善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异。化解这种两难困境,需要跳出房价本身,把调控的着力点放在完善房地产市场制度上,同时通过结构调整减少经济增长对于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辅之以对囤积土地和投机炒作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4.
新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3月中旬开始,北京等一线城市住房市场出现明显反弹,推动房地产市场泡沫继续增大。针对住房市场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度的调控政策,严格抑制不合理需求,增加住房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新政的实施将缓解供求矛盾,挤出泡沫,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今后要根据市场的反应适时进行政策的微调,使调控政策更加符合市场的客观实际,取得更大的成效。还要注重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代经济》2011,(17):1-1
一、个人简历王锋,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受聘或兼任: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调控决策咨询专家,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房保障和公共住房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房地产经纪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房地产评估与经纪学会理事,深圳市仲裁委员...  相似文献   

6.
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经验借鉴与我国的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内外经验都表明,住房关系民生,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来解决,政府要承担责任.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是房地产市场调控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深受广大老百姓拥护的惠民工程,政府责无旁贷.本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政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本系的模式选择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以限购令为主的本轮房地产调控实施以来,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房地产市场和政府的"双失灵".本文认为在外部流动性泛滥与内部非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条件双重作用下,强大的政府干预力量使经济的运行服从于政治决策而非经济规律本身,房地产市场可能被扭曲.应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市场与政府政策两个维度,破解房地产调控失灵困局.为此,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纠正政府的缺位与错位,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房地产政策体系,形成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8.
戴斌 《发展研究》2009,(4):83-85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2005年开始国家加大了房地产的调控力度。本文从分析福建省房地产市场现状着手,研究探讨在系列调控政策下旁地产市场的走向,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规范和管理,稳定房价,促使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和理性,保持福建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保障性住房一直是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姿态为房地产市场服务的,但是随着我国城市住房需求的不断增长,保障性住房已经不单单只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配角”了,它成为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的渠道。因此,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定合理的选择性供应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许玲 《当代经济》2016,(20):34-35
本文尝试引入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工具,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行为对消费者住宅类住房购买能力的影响,对我国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制度的构建,保障公民住房,以及指导国家相关部门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制定等均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7年至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几经波折,价格有涨有落,以杭州为代表的浙江房地产市场虽然也受了影响,但价格仍一直在高位运行。目前,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宏调控观政策,这些政策将对未来房价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土地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三个方面对现行的宏观政策和它对杭州房地产价格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政策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价格波动:特征、效应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四大特征和房地产价格的决定因素,阐述了房地产价格波动的负面效应价格波动的原因;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六大政策手段:土地政策、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价格指导与价格管制、制度建设、住房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3.
住房限购政策可逐步完善为长期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国八条”出台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价滞量缩,说明进入新一轮观望阶段。这次“新国八条”亮点很多,其中住房限购政策更是直接切中了投机需求的命门,如果完全有效实施,必能实现调控目标。但由于文件规定住房限购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暂时实行,使政策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建议将限购政策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成长期政策,这是促进我国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提高住房限购政策有觌陡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市场反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绩效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货币或者财政政策调控是世界各国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普遍采用的手段,宏观调控对市场的影响自然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及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居民基于非住房消费、住房消费的二元效用函数,居民投资选择包括无风险投资、住房投资与金融投资,理性居民通过效用最大化来应对房地产税收、首付贷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等宏观调控政策。本文结合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参数校准,对政府可能采用的政策组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给定参数下居民对贷款首付比例的政策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利率政策、税收政策。本研究结果为政府的反周期房地产政策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能够有效降低政策制定成本。  相似文献   

15.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文章在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的框架内采用基准模型和嵌套模型并利用面板协整的方法探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存在显著正向的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同时,研究发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货币化改革等宏观因素对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产生了削弱作用。研究结论对宏观经济调控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潘子杰 《经济师》2011,(6):250-252
文章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住房市场价格的成因,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房价决定模型,并基于模型对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作出评议,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产业的调控效应与走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3年以来,为了控制房地产的过热发展,中央政府密集地出台了许多措施与政策。然而,严峻的现实是房价的直线上升和全面上涨。越是实施宏观调控,房价越涨;出台的政策越多,房价上涨的速度越快;政府调控的决心越大,市场反弹的压力越大。这种逆向调控的矛盾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住宅需求旺盛、住房供给不足和政府政策的效应抵消。房地产有效调控的治本思路是,增加楼市的有效供给、完善住房发展模式、转变住房观念等。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商周刊》2013,(16):61-61
当政府权责归位,当土地收益被合理分配,市场的自发机制自然会形成一般公众收入买得起的房价。一个国家的住房政策,本来就不该以房价涨还是跌来判断是否符合公众的需要。房地产调控作为住房政策的一部分,应该努力实现让每个人住房有保障。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说,中国从来没有提出把房价调下去,一直提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保持稳定增长,还有"增长"两字呢。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只有6.77,不算很高,但社会差距较大: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平均是22.69,最高收入户平均是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控市场,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来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对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房政策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对高收入家庭,应由市场来供给住房,政府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与住房政策体系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只有6.77,不算很高,但社会差距较大: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平均是22.69,最高收入户平均是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通过税收政策来调控市场,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来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对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房政策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对高收入家庭,应由市场来供给住房,政府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