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欣 《活力》2011,(8):57-58
每每布置作文,总有一些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便是给课余时间写,不交作文的也还是大有人在。因此,许多老师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章?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杜甫有句诗说得极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其中的“神”不就是从“读”中来的吗?所以我想,鼓励学生多读不失为培养学生写作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难板块,作文是学生书面表达的最主要的形式,是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读、写、改三个方面来具体进行。  相似文献   

3.
自设的情网     
那是我的初恋。不知道爱慕是何时从崇拜中萌生出来的,等到我开始注意时,心中的那个身影早已无法忽视。他不是特别高大或帅气的男孩,但很优秀,我读初二时,他已上高一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和他有了在一起学习的机会,因为我的文章写得还好,导师推荐我进了高中级的作文培训班。他是这个班的班长,也是班里最活跃的人物,而且倍受女生欢迎,在当时几乎他成了每位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那段时间,我的作文成绩一直居于培训班前列,参加竞赛还获了  相似文献   

4.
名人书喻     
朋友伏尔泰说:“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小男孩怯怯地走近办公桌。“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次,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我写这篇文的时候,一年一度的高考分数刚刚公布,同往年一样,一些媒体和教育机构又一次展开了“状元”访谈、高考经验介绍之类的传统话题。我读了一些相关报道,也听了些类似的经验介绍,注意到考取高分的“状元”们除天资聪颖外都有一个共同点,也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地方——基础知识扎实,正是因为他们有扎实的功底,才有了后来的金榜题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读海伦凯勒的传记的.徜徉于那悲惨而又满溢热情的文字中,我的整个心灵都被震慑了.我震惊于一个女子何以有如此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这是世所罕有的.正如马克&;#183;吐温所说的:“20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海伦凯勒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不仅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更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  相似文献   

8.
叶世宏 《活力》2005,(7):186-186
教会学生用“五步朗读法”修改作文。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反复读和改的实践中,悟出方法,训练技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  相似文献   

9.
一个从事秘书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讲过“先为人,后作文“的观点,使我感触尤深.作文有许多技术性操作,可以修饰,可以拼贴,还可以重来;做人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无法矫饰,无法装点,更无法推倒重来.……  相似文献   

10.
马跃跃 《民营科技》2010,(10):56-56
听、说、读、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作文的教学来说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写,就是我们常说的"笔杆子"要硬。可是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作文的口头教学,也就是口头作文的训练,重视口头教学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是学生的思维得到更有效的锻炼,这样一来,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写作能力了。所以口头作文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中学生的口头作文为切入点,谈一谈对口头作文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很多高中语文老师的一个困惑点,要么就是老师念几篇范文,要么就是同学互评,要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试作文的写法,以分数来衡量作文水平的高低,有的甚至干脆不讲作文,让学生的作文自生自  相似文献   

12.
EMBA是个啥?     
赵雨润 《新前程》2009,(6):11-11
凡是知道我读商学院的EMBA的人,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读EMBA好不好?值不值?"从我2007年入学到现在即将毕业,提出疑问者绝对不下百位,而我所给予的答案也始终模棱两可:看怎么说了.但如今,回首两年的校园时光,了然于心:EMBA,关键不是读还是不读,而是该怎么读.  相似文献   

13.
郭凡生 《英才》2009,(8):117-118
一本书,吸引我入迷,我就读,不能吸引我,就扔掉。对我而言,读书的第一要义是读着过瘾。因为,只有这样读书,我才能记得住、才能消化吸收。我最早接触的书是《野火春风斗古城》和《红岩》——那个年代,大家都读这些书。“文革”时期,我则想方设法去找一些世界名著来读。大学毕业,尤其是做企业之后,我确实读了很多书。  相似文献   

14.
凌宏达 《活力》2004,(9):80-80
话题作文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不限文体.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只要扣紧话题.可以抛开材料,较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体裁,选取自己最深刻的感受,从最佳角度楔入,从而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行文活泼的文质兼美的佳作来。话题作文的生命在于“新”,作文只有写出新意来,才会有闪光点,才会让人喜欢读。下面从六个方面探讨话题作文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红枫 《活力》2005,(5):180-180
近几年来,随着对中学语文教改的深入,各地报刊对中学语文教学展开大讨论,有人提出“课内读课外考”,语文试卷不考语文知识,只考阅读与作文。这都表明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抛弃陈旧落后的“文章学”教学方法,确立“研究学”教学方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甄严 《秘书工作》2006,(9):41-42
最近我读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翁请雕刻家迈克尔&;#183;安吉罗为他制作一个雕像.一天,富翁来到雕刻家的工作室,看到雕像还没有完工,他抱怨说:“我看不出你的工作有什么进展,这个雕像和上次我来看的时候没有什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杜老师: 您好! 我是广西的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文字工作中,常常搞不清楚两组词的区别,在这里向您请教. 一,“查看”与“察看”.读了《秘书工作》第4期刊登的《浅析“查”与“察”》一文很受启发,想请您具体解释一下“查看”与“察看”的区剐. 二,“制定”与“制订”.我查了一些资料,有的说两者是同义词,可以通用;有的说前者强调结果,后者强调过程,不能通用.也请杜老师指点.  相似文献   

18.
不公开怎能不骂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付占东读者给本刊编辑部来信说:今天无意中读了你刊评论员写的《村务公开贵在实》(载《乡镇论坛))1998年第2期——编者注)一文,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在《人民日报》上读过的《给村民一个明白》。两篇文章我都读了不止一遍,可是越读越令我困惑和不解。要说对文章的意义和内容,我都能理解个八九,使我不能理解的是,既然中央和上级政府都明确规定出“村务公开”这样好的政策,那为什么我们村就不能坚决执行和顺利实施呢?再说实施村务公开也并不是单方面“给村民一个明白”,重要的是还“给干部一个清白”,难道说村干部就不想要…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房地产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曹振良教授,是我在1983年5月第二届全国房地产经济研究年会上结识的良师益友。20年来聆教、受益颇丰。最近,有幸拜读了他的新作———《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与管理》一书,使我耳目一新。感到这是一部以全新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化房地产经济巨著。开篇,“代序”———《试议“三维双向”经济增长范式》,引人入胜,舍不得不把这部长达43万言的巨著一鼓作气地读下去。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读大学时,我的老师教导我们的就是经典学派大师A.Smith倡导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即通过“…  相似文献   

20.
让我们倾听     
我读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的时候,书写作业,其中有一篇是研究“倾听”.刚开始我想,这还不容易啊,人有两耳,只要不是先天失聪,落草就能听见动静.夜半时分,人睡着了,眼睛闭着,耳轮没有开关,一有月落乌啼,人就猛然惊醒,想不倾听都做不到.再者,我做内科医生多年,每天都要无数次地听病人倾倒满腔苦水,鼓膜都起茧子了.所以,倾听对我应不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