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西方当代家族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管理模式。通过美国、欧洲和日本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发现其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产生差异的主要根源。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欧洲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日本文化的家族主义、不同民族的信任度等,均形成了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规模和生存周期,并深刻影响着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徐强胜 《经济经纬》2007,(5):151-154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企业立法变革。这次变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创设了更多的体现企业不同构成的新型企业形态。无论是美国创设的有限责任企业和有限责任合伙,还是日本创设的合同公司,它们都看到了这些企业的内部构成需要以一种更新的企业形态加以规范和引导。二是对传统企业形态的变革。无论是古老的合伙制度,还是现代的公司制度,都不再简单地强调其责任的承担,而是在重视其企业构成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独立主体性和内部关系的和谐,从而鼓励投资。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各国企业文化的形成。日本企业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极大推动了公司的发展。这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以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例,分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旨在说明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与20世纪90年代前期相比,90年代中期以来,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都加强了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必由之路这一观点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但是,新千年以来,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西方工业国家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重新恢复到90年代初期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研发活动在地域分布、投入强度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和以下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企业兼并浪潮的特点与影响□吕光明企业兼并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四次企业兼并浪潮。1994年以来,又掀起了规模更大的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  相似文献   

6.
李建华 《经济师》2010,(8):97-98
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企业产权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机构和权限划分存在着重大差别。文章主要对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代表性的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袁敏  王建兵  于慧芹 《经济师》2001,(1):144-144,146
现代企业管理实质是人的管理,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企业家。1998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出的40家1998年世界声望最佳公司全部由欧美国家及日本瓜分殆尽,其中美国占了半数有余。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和微软的比尔·盖茨则在最受推崇、最有领导才能的企业家中荣居榜首。在评出的1998年亚洲地区声望最佳公司前十名中,我国仅有海尔位列第七,张瑞敏也扬名于世。当然如果我们敝帚自珍的话,国内有名的企业家就不止张瑞敏一个了,如长虹的倪润峰、联想的柳传志等等。但相对于中国众多的企业来讲,那毕竟还是少数。如果将中国的企业家和西方发…  相似文献   

8.
蔡国栋 《发展研究》1998,(10):44-46
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日本、韩国不少企业破产倒闭之时,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兼并特别是大企业的兼并高潮迭起,其动因、意图如何?对我国企业的改革重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的战略有什么裨益与启迪?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西方企业兼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企业兼并是指两家甚至多家独立的企业吸收合  相似文献   

9.
阎俊  陆雄文 《经济管理》2005,(15):80-84
本文通过对100多家在华日资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日本企业基本上没有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移植到中国,而是采取了一种东西方“混合式”,并有向欧美模式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1993年以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和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合著的《再造企业──工商管理革命宣言》在美国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工商企业管理革命。企业再造的思想不仅在理论界形成研究探讨的热潮,而且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已开始进行了企业再造的实践。据美国卡尼指数公司1994年所做的一项代表欧美6000家大型企业的621家企业再造调查显示:70%的企业都已着手进行一项或多项再造计划,剩下的企业有半数也打算实施再造。企业再造为许多企业带来了惊人的变化。 一、企业再造的背景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企业一…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的新动态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王郁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思想不断发展变化,先是美国领先,进入80年代,日本又开创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使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美国在企业管理方面又进行了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标杆管理法又称为标杆瞄准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企业“学习日本经验”的运动中,由施乐公司首开标杆管理先河,随后西方企业群起跟风,形成了“标杆管理浪潮”。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应用了标杆管理,它的出现在西方管理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并且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萍 《经济问题》2004,(1):54-56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是各国争相抢占的制高点。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上居世界前列,企业信息化发展神速。了解这些国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中吸取经验,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武勇 《经济论坛》2004,(18):53-54
一、学习型组织是变革的产物 从现代管理理论演进的轨迹看,学习型组织无疑是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企业文化理论创始于美国。“二战”后针对日本企业对美国经济的挑战,美国一些管理专家开始研究和总结日本企业管理经验而创建了这一理论。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变革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文化背景下建立的企业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代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企业并购投资的法律管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尤其是与美国相比,日本对企业并购投资的法律管制独具特色。认真研究日本对于企业并购投资的监管法制,对我国正确利用跨国并购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别国企业成功的概率,有效规避跨国并购投资中的法律风险;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企业并购行为的法律体系是有借鉴作用的。一、日本规制企业并购行为的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日本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规制的主要法律,它不仅调整着国内企业的并购活动,而且还直接影响跨国企业的并购活动。1947年4月,美国帮助日本制定了《关于禁止…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 ,企业文化似乎源于日本 ,而且日本企业界比其他国家的企业界更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企业文化的历史 ,就会发现企业文化理论始创于美国 ,而不是发端于日本。其产生背景大致是这样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企业界咬紧牙关 ,卧薪尝胆 ,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奇迹 ,向欧美老牌工业帝国发起了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对日本企业界发起的强大挑战 ,美国的企业管理专家们开始研究日本崛起的奥秘所在 ,他们发现日本企业管理方面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东西 ,就是日本企业比美国企业更注重人本管理 ,更强…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文化传播的内部营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煜东 《经济论坛》2006,(12):110-113
一、问题的提出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众多美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美国产品不敌日本产品问题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美国人引以自豪的美国管理模式出了问题。美国人长期以来只重视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而企业经营的成功往往是由“软”的因素所决定的。而基于整体价值观塑造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由此,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个研究企业文化管理的热潮,大批优秀著作涌现出来,如《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日、美企业管理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瀛 《经济管理》2001,(6):69-74
日本管理思想的核心为团队精神,而美国管理思想的核心为个人主义。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日本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时会首先考虑社会效益,美国企业则是以自身的经济效益为先;第二,日本的企业与职工是一种稳定的家庭式关系,企业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实施“软”管理,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的发展以年功育列制为主,美国企业与员工之间只是一纸合同确定了双方权利与责任的契约关系,其员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公司对员工的管理倾向于“硬”管理,员工的发展不是论资排辈,全凭个人的能力。最后,日本企业处处以“和”为贵,注重团体内部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对外竞争力增强的目的,美国企业则重视企业中单个成员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李娴 《经济问题》1992,(3):40-41
无论在西欧、美国还是日本,中小企业都得到大力发展。在日本,从业人数在299人以下企业占生产总额的50%以上和出口额的43%以上,支持着90%的劳动者的生活。在美国,就业人数为30—50人的公司保证了25%—50%的就业人员的工作。在西欧,中小公司占欧共体公司总数的90%,占了全部就业人员的2/3以上。 小型企业在我国的工业经济结构中并不是崭新的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工业基础而实行扩大企业规模的方针,并没有使小企业完全匿迹,但在改革前,也没有得到足够发展,改革十多  相似文献   

20.
张敬  孔琦 《经济纵横》1997,(11):40-43
从现代西方企业购并浪潮看我国企业购并□张敬孔琦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界再次掀起了全球性购并风潮,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此次购并的内容已大大超过60年代的“混合兼并”和80年代出现的“融资兼并”,涉及的行业从电脑多媒体、娱乐到制药;从电力到公共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