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危险而艰苦,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和危险性工作对矿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以煤矿智能化转型为背景,通过在山西某国有煤矿展开问卷调查,构建了智能设备应用对井下矿工工作负荷、疲惫感和疼痛感的影响研究框架;并利用层次回归以及Bootstrap方法,对最终回收的20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矿智能化建设通过减轻矿工的体力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显著降低了矿工的身体负荷,减轻了疲惫感和疼痛感,其中身体负荷改善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可以为煤矿企业和管理者制定合理的智能化建设策略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借鉴,从而促进煤矿工人福祉和工作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矿企业劳资矛盾已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社会矛盾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矿工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应有保障。美、德、日等国调节煤矿企业劳资关系具有丰富的经验,对我国构建煤矿企业具有重要启示。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煤矿企业劳资关系的实际,探索通过树立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加强劳动关系法治化,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应有职能,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等途径化解劳资矛盾。  相似文献   

3.
<正>班组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基层单位,产品的生产消耗大部分在班组中发生,班组费用的节约和浪费直接影响企业成本的降低与升高,对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作用。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通过班组经济核算,可以实现全员经济核算,企业职工不仅只是各项劳动消耗、物质消耗的直接耗用者,也成为他们的管理者,对的投入、产出有一个较明确的了解。搞好班组经济核算,对企业  相似文献   

4.
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科教兴煤的重要内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企业产出为重点,抓主要生产环节形成综合自动化系统,做到减人提效。主要在三方面:一是煤矿生产自动控制和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二是煤矿矿区井上井下有线、无线通信系统;三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矿企业信息化得到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煤矿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发生很大变化,国有重点煤矿普遍安装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电网电力调度、电网优化、铁路调运、计量销售等工业自动化建设,部分企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九五”期间,煤矿通信网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53%的矿区与公网实现全自动联网,网络容量已拥有110万线交换  相似文献   

5.
一、煤矿物资供应经济效益的概念煤矿物资供应的目的是组织和完成本企业所需物资供应和管理。在实现它的目的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和占用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以及物化劳动的占用。)由此可以说煤矿物资供应经济效益,是指其在实现组织物资供应管理过程中,对它消耗和占用社会劳动有效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途为输送矿工,其目的是缩短矿工上下井的路途时间,减轻矿工上下井的体能消耗,提高工效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井下物探是煤炭采集工作安全保障的前提,它能够避免矿工进入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中工作,帮助其在进入煤矿工作之前,对整个煤矿内部的情况与信息进行了解。本文从井下物探技术在煤矿工作中应用的特点、内容、类型等多方面,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相应解决途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巷道支护技术是保障煤矿井下掘进顺利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对煤矿生产和矿工安全极为重要,分析支护技术在煤巷掘进中的应用情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劳动定额综合了企业管理学、数学以及劳动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对劳动定额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进行研究,可以合理确定劳动时间消耗、合理利用劳动规律,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随着煤矿生产不断向深部水平发展,作为矿山综合自动化基础的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的每个过程都起着积极作用。煤炭企业可通过应用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煤炭出产率,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降低安全隐患,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本文就神华神东煤炭集  相似文献   

11.
科技前哨     
井下无线安全技术德国新近研发的煤矿井下新技术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种“井下无线安全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安装在矿工头盔上的摄像头传送地下煤矿实时图像,并通过手机、耳麦等移动通讯设备,借助微型电脑进行数据传输等。例如矿工在进行井下维修时,通过“数字眼镜”  相似文献   

12.
煤矿企业物料是指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采煤、掘进、运输、通风、安全等作业所消耗的各种辅助性材料、设备、零部件、支护用品等矿用物资,种类成千上万,涉及的环节众多,煤矿企业的各类物资消耗总额大约要占到原煤成本的50%。  相似文献   

13.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极为特殊,深入地下数百米,空气流通不畅、温度变化大、尘埃浓度高以及可燃气体泄漏风险等因素,可能给井下工作带来巨大威胁,保障井下安全是重中之重。机电安全供电技术是保障井下安全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能够确保矿井生产所需的电力供应连续、稳定,而且可以在供电系统出现异常时迅速隔离故障,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本文探讨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重要性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单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之一.煤矿井下生产班组更是如此。班组管理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全班组乃至全矿生产任务的完成与否.更关系到全班组人员的安危.关系到全矿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加强煤矿井下班组管理.是搞好全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具体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过电流是煤矿井下高压电网的常见故障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因此,对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对减少安全隐患、保障矿井和矿工人身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职工自救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安全工作的日益重视,煤矿企业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职工的安全素质有了质的飞跃。但煤矿开采属高危行业,五大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矿企业应在重视职工安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高职工自救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井下爆破作业是煤矿开采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因爆破作业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屡有发生.确保爆破作业安全性,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开展对爆破作业危险预知和预防等安全技术的深入探讨,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保证国家资源供应和保障矿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 什么是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效果,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即经济活动有效成果同取得这一效果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例关系。投入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人力的投入即活劳动消耗(V),物力、财力的投入即物化劳动(C)。产出即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包括C+V+剩余产品m。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作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对科技条件越来越重视,使得我国煤矿井下工作条件不断提高,国家建设煤矿的规模不断加大,煤矿井下掘进设备也大规模采购,但是在煤矿井下掘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对自身技术的提高,导致煤矿井下掘进的准确性降低,而且由于煤矿井下掘进不准确导致的煤矿井下事故也严重影响煤矿井下工作的工作发展,因此要注意对煤矿井下掘进技术的发展,保证煤矿井下掘进工作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实施精细化管理已成为现代煤炭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开始引入精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进一步推广精益思想在煤炭企业的应用,系统地总结全国煤矿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成果,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决定开展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征文活动。本刊作为此次活动协办单位之一特开辟《精细化管理征文》专栏。开篇特邀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外管理》总编杨沛霆,皖北煤电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葛家德分别从行业、专家、企业的角度为精细化管理撰文,其他优秀论文将在本刊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