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4月,国际投行高盛和鼎晖从瀑河市政府手中接过了双汇集团。几番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后,一场“整体上市”路线之辩渐渐浮现在公众眼前:是将双汇集团未上市资本注入境内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还是以境外公司为整合平台,实现在境外的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现金流折现模型为基础,以双汇集团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首先估计出双汇集团的加权平均成本,进而以其作为贴现率,对双汇集团的整体价值做出评估并对该模型的应用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32):33-33
中信集团启动股改欲整体上市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信集团的股改目前已启动,并计划于明年在香港整体上市。中信集团有关人士此前曾表示,整体上市能更好地实现各个子公司间的协同效应。在中信集团庞杂的业务体系中,其拥有的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达38家(这些子公司同样也控股参股了众多企业),其中10多家控股参股企业为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境外上市,外界认为,  相似文献   

4.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32):33-33
中信集团启动股改欲整体上市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信集团的股改目前已启动,并计划于明年在香港整体上市。中信集团有关人士此前曾表示,整体上市能更好地实现各个子公司间的协同效应。在中信集团庞杂的业务体系中,其拥有的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达38家(这些子公司同样也控股参股了众多企业),其中10多家控股参股企业为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境外上市,外界认为,  相似文献   

5.
戴瑛 《黑河学刊》2011,(11):112-114
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是一个多视角、多渠道、多角度的法律问题。我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一直采用以政府公权为主的监管模式。随着大量中国公司境外上市,政府公权监管的效果受到置疑。因此,有必要引入私权手段来完善公司境外上市的法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乃忠 《黑河学刊》2011,(11):115-117
公司境外上市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保护、企业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处汇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体系的研究以政府公权监管为切入点,阐述政府监管的目标、方式、重点、机构、内容,全面分析政府公权监管在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为构建公司境外上市全面的监管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公司境外上市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境外上市程中容易出现的八大陷阱,并针对这些陷阱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旨在帮助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有效规避各种陷阱,少走弯路,少交学费,从而最终实现在境外资本市场的成功上市。  相似文献   

8.
境外上市已成为中国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截止到2003年初,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已经有100多家,而要求到境外上市的企业则更多。据了解,仅排队准备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就有近1000家。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首先要了解法律的门槛有多高。拟到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两方面的法律规范:一是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上市地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具体地说,我国企业在境外主板直接上市要先在国内获得批准,批准的前提条件是:1.上市公司必须是按照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筹资的用途必…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监会对中国企业境外募集股份和境外上市所涉及的各项政策法规汇总如下: 1、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关于批转证监会《关于境内企业到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存在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关于境内企业到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存在的问题的报告。 2、关于境外上市企业外汇管理  相似文献   

10.
高鑫 《中国报道》2012,(10):64-67
7月30日,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成的公告》,双汇集团正式装入双汇发展,从上市以来就一直困扰着双汇发展的关联交易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相似文献   

11.
何杨 《民营视界》2007,(2):28-29
近年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中,境外上市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到香港、纽约、伦敦等资本市场,通过境外IPO(首次公开募集)、红筹股、买壳上市、造壳上市等方式实现境外融资。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境外非国有企业有125家,到2006年3月,国内已有27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红筹股方式实现海外上市。  相似文献   

12.
王晓滨  陈石 《开放潮》2002,(5):56-57
上市方式的选择国内企业境外融资上市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间接上市方式又包括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就目前而言,国内民营企业境外上市仍主要以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中的造壳上市为主,买壳上市将成为未来的  相似文献   

13.
王钰滨  陈石 《开放潮》2002,(7):58-59
境外上市的架构设计 企业做出实施境外上市决策之后,根据企业条件选择境外上市方式,首先开始进行上市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骤是首先设计企业上市的公司集团架构,其后围绕着公司的架构,进行股权结构设计调整,进而进行企业股权重组、资产重组、业务重组等后续工作的安排和具体实施,因此,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许多中国企业在境外成功上市融资,更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筹划境外上市。在此过程中,如何选择上市地是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2011中国金融高峰论坛”上,来自各大交易所的专业人士就此话题进行了集中研讨。  相似文献   

15.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1,(3):69-70
王勇:加强国有产权和产权交易的监管 国资委主任王勇在1月7日举行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说,今年将进一步改进和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管,加强对重点子企业、境外资产监督,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管理。王勇还表示,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推进股权多元化,大力鼓励民间资本采用市场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继续推动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整体上市或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境外上市成为新的热点话题。从1993年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家中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如1997年中国电信,2000年中石油、中国联通,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从2004年开始,国有银行业也驶上海外上市的快车道。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正式在香港上市。  相似文献   

17.
并购要闻     
《上海国资》2006,(5):96-96
高盛、鼎晖出资20亿收购双汇集团 4月26日,经北京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漯河市国资委和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招标,由美国高盛集团、鼎晖中国成长基金II授权、并代表上述两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20.1亿元的价格竞得第一大股东双汇集团的整体国有产权, 从而间接控股双汇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最大的跨国工程承包商,拥有3100亿元资产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交股份",01800.HK)无论是在产业界,还是在资本市场,都是炙手可热的"巨无霸"。2006年12月15日,中交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是中国第一家成功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5年后,中交股份于9月24日正  相似文献   

19.
境外募集资金调回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采取离岸或红筹模式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环节之一。 近日,一位受理过多起企业境外上市的中介人士告诉记者,那些几年前就完成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至今融资资金能全部调回境内的并不多,某极端案例中,有家企业用了3年才调回募集资金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最大的跨国工程承包商,拥有3100亿元资产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交股份",01800.HK)无论是在产业界,还是在资本市场,都是炙手可热的"巨无霸"。2006年12月15日,中交股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是中国第一家成功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5年后,中交股份于9月24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