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林 《财经科学》2006,(8):43-51
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过度包装"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根本原因是当IPO公司的价值被高估时,对IPO公司的高定价行为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本文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分析了初始公司面临发股收益、持股收益与控制权收益组合时,IPO公司价值被高估没有约束机制以及引入约束时对于公司股票发行定价决策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一个发股收益与控制权收益不可兼得的治理机制,可以把IPO盈余"过度包装"的融资行为内生化.  相似文献   

2.
由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对IPO抑价发行进行实证研究,不论是新兴证券市场还是接近有效市场的成熟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新股均存在三个异常现象,即定价偏低(Under Pricing),发行高峰期(Hot Issue Market),新股长期弱势(Long-run Underperformance)现象。本文着重关注IPO抑价现象,力图解释"IPO之迷",为中国有效、稳定、科学的证券市场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3.
《技术经济》2015,(8):107-115
构建了一个两期承销商收益模型,用相对行业市盈率反映市场条件,研究了不同声誉的承销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IPO定价机制。以2005—2012年中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声誉承销商为提高声誉对当期承销的IPO进行保守定价,低声誉承销商以最大化当期承销收入为目标对IPO进行激进定价。这种定价机制导致:相对于低声誉承销商,高声誉承销商承销的IPO有更高的首日收益和更好的长期市场表现;在高估值市场条件下,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而IPO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之显著负相关;在低估值市场条件下,低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之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市场的IPO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创业板的IPO市场。风险企业IPO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有效渠道,风险型企业中的“内部投资者”——风险投资家,疳在企业IPO的时间决策、定价和股权结构等方面发挥特别作用;同时本文对创业板市场的定价、承销机制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中新股发行上市后一段时间内存在显著超额收益的现象,说明IPO定价偏低于市场价值,定价机制出现问题.本文希望能通过探索我国股市的定价机制,来追溯IPO抑价原因.通过Kruskal-Wallis的非参数校验方式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检验,发现导致我国IPO抑价水平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我国股市的投机气氛,并在本文最后针对该现象提出了降低IPO抑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綦孝波  刘延敏 《时代经贸》2010,(22):178-179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了影响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降低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率及提高创业板市场定价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价格管制导致的IPO时机选择现象.A股市场中IP0的发行价格受到管制,给公司带来不小的融资成本,研究发现,公司为了减少管制所带来的融资成本,会针对这种管制定价方式选择IPO时机,表现为:当公司的成长性较高时,将不愿意进行IPO,而会选择推迟上市,待其成长性实现后,当前盈利更高时才在A股市场IPO.海外资本市场不存在价格管制,公司去海外上市不需要根据其成长性进行IPO的时机选择,这使得海外资本市场上中国IPO公司的成长性要高于A股市场IPO公司.交叉上市的公司也多选择先海外上市,后回归A股市场.中国特殊的IPO定价制度使得A股市场成为一个低成长性市场.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报价是询价制度下IPO定价的核心环节,本文从机构报价中的意见分歧角度研究中国股票一级市场IPO"三高"问题,以及二级市场新股上市首日及长期表现。研究发现,我国询价机构的报价存在较大差异性,表明机构报价过程中意见分歧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询价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意见分歧越严重,一级市场IPO定价过高问题就越突出,并导致"三高"问题的出现;同时,机构报价差异性与IPO首日收益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级市场投资者意见分歧已通过询价机构报价的方式提前反映到IPO定价中;而长期来看,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未来股价下跌幅度越大,市场低迷问题也越突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市场IPO现象、改革与完善IPO定价机制,以及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IPO折价现象在资本市场已经司空见惯,而我国的IOP折价更是在几个主要的资本市场里是最高的.目前西方存在许多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这一现象,目前我国许多学者解释IPO折价现象时基本还是套用西方的理论,而本丈则是从中国的资本市场出发,给出了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了影响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降低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率及提高创业板市场定价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重启之后的中国证券市场,是否能有效地消除各种弊端,抑制首日超额收益过高等异常现象?文章选取我国IPO重启以后发行的新股作为样本,从信息的不对称、承销商的声誉、我国特殊的新股发行制度以及我国投资者的情绪四个角度对我国IPO重启首日超额收益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并力图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确定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形成两个环节来解释我国的IPO首日超额收益,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促进我国的上市公司对IPO进行合理定价,优化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12.
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艳 《经济论坛》2011,(10):132-133
本文基于国内外对于IPO抑价现象的理论解释,立足于新推出的创业板市场,对创业板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创业板IPO抑价主要受到了中签率的显著影响,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对称信息理论对"IPO折价之谜"的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求IPO定价与分配的有效机制以提高市场效率,是财务和金融学者探究"IPO折价之谜"的重大意义所在.本文立足于不对称信息理论,将IPO折价的起因分别归类于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以及优质公司的信号传递,并对相关理论进行述评,指出行为金融学的引入以及有关代理冲突与IPO新股分配机制的研究已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中国的IPO折价研究需要西方成熟理论和经验的引导,但同时又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段志勇 《时代经贸》2011,(22):183-185
创业板在我国推出即将达到两年,如今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自推出之日起,创业板就一直受到高发行市盈率和高IPO抑价率的困扰,创业板IPO的定价效率究竟如何,成为了理论界的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创业板IPO定价效率中短期的多时段比较为主线,对我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按不同分类进行比较分析,并试图找出我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按不同分类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对我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因素做实证研究,并对如何提高创业板IPO定价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在我国深市公开发行上市的50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搜集了它们公开发行上市前披露的公开信息等相关材料,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归纳判断了影响风险企业IPO定价的因素,并解释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采用市盈率法的定价方法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企业的真实市场价值。合理的风险企业的IP0定价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成本等因素对IPO定价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人工阅读招股书并打分的模式构建研发信息披露得分指标,并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与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抑价2个维度解释研发信息披露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对2012—2018年间459只创业板IPO新股样本进行研究,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定价明显偏高,研发信息披露提高了一级市场定价效率;而股票上市后,研发信息披露与IPO抑价率无显著关系,这显示了中国二级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尚不具备能合理利用研发信息的专业知识,不能有效利用企业在招股书中披露的研发信息.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完善研发信息披露制度,培养理性投资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李科  林雅嘉  祁宝 《当代财经》2023,(10):58-71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的变革如何影响IPO股票定价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DID模型,探寻投资者情绪对IPO股票定价的影响发现,相对于核准制主板市场,投资者参与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打新”的热情上升,投资者情绪加剧了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抑价。同时,相对于主板市场,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表现出更高的信息含量,这说明,注册制改革后,IPO抑价的变化不能由信息不对称解释。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投资者情绪推升股票短期估值的情况下,注册制创业板IPO股票表现出更显著的长期反转。分析师关注度高、乐观程度高、意见分歧大的股票,IPO抑价受注册制的影响更大。投资者结构更理性的科创板股票没有表现出更高的投资者情绪和IPO抑价,说明投资者情绪影响了创业板IPO定价。上述结论意味着,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不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情况,还需要密切关注股票投资者情绪变化,促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IPO定价机制一般分为固定价格、拍卖以及累计投标三种基本类型。中国目前实施的询价制,属于广义上的累计投标定价机制。这种定价机制中,承销商拥有的股票差别分配权利,降低了IPO抑价水平。研究表明,询价制是目前为止现实可行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上IPO定价的几种常用方法,指出受我国保险公司自身因素和市场现状的影响,国际上常用的IPO定价方式在我国应用都有局限性,提出了用抑价法破解我国保险公司IPO定价难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青洋 《生产力研究》2011,(12):293-296
IPO抑价现象几乎在每个有股票市场的国家(地区)都存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西方金融学界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假说。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新股抑价现象做出了解释,但解释力普遍较弱,并且实证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文章分析了现有IPO抑价假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