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农业用水约占全国总量的70%,而在占耕地总面积约一半的灌溉面积中,大中型灌区的灌溉用水又是农业用水的主体,因此农业灌区的用水体制改革是实现治水转型的关键,而农业用水确权是当今用水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近日,本刊专访国内著名农田水利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姜文来研究员,就我国农业用水权制度的发展变迁、农业用水确权制度存在问题与原因、我国农业用水确权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2.
王寅  任亮  王崴  张彬 《水利经济》2019,37(4):39-41
为进一步明确合同节水量参与水权交易的路径与方法,根据直接取用水户与间接取用水户的用水特点,从制度基础、交易方式等方面进行水权交易可行性分析。直接取用水户能够开展区域、取水权与灌溉用水户等类型水权交易;若能明确间接取用水户的取用水处置权以及专业节水公司的合同节水量收储权,间接取用水户也有较大水权交易潜力。在分析相关参与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提出水权制度建设与配套资金支持是相关政策的设计要点,应围绕水资源使用权的确权、赋权与易权设计水权制度,从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降低企业税负三方面开展配套资金支持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3.
3月19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召开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会议,拟在今年全面推行的集体经济组织"确权到户"股权改革,将一改过去按人头分配的原则,通过以户为单位进行股权登记与股份分红。股权确权后,社员股东再也不用担心户口迁出就取消股权;同时,嫁入村里的外来媳妇,可以通过确权到户的"户内共享"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开始,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全国已有5个省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正稳步推进配套改革,有14个省区市的林改已全面铺开,其他省区市也正在积极进行试点。全国已确权到户的林地面积12.7亿亩,占集体林地的50%。  相似文献   

5.
林改来自民意,顺应民心,这是政策的基石和工作推动力;农民有既得利益,更有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这就是确权到户后森林资源能够得以保护的社会心理依据。确权到户如果只让林农分得一份管护责任而没有利益,改革将无生命力。赋改革以生命力,成为政策制定的又一关键课题,也是配套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浅论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现状及改革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重要性,讨论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发展过程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建设、轻改革、轻管理的倾向仍然存在;对灌区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管理水平落后,缺乏一定的标准;节水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提出改革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途径与对策:提高认识,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水意识的觉醒;加快角色转换,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水管理体制;通过水权、水市场理论的实践推进灌区等用水体制改革;合理进行水价改革,完善水价体系;建立和维护农民自主管理灌溉用水的制度,让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实事求是地选择农田灌溉高效用水机制;抓好试点,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水管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水权属于水资源使用权,是农业生产者为了农业生产而取用水资源的权利。在我国,作为农业用水权主体的农业生产者,对于水权的理念和意识尚不够明确和重视。当前,如何完善农业用水机制,厘清其过程中地方政府、组织与农业生产者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如何提高农业生产者用水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业用水确权,进而提高水资源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本期聚焦农业用水确权,意在探讨分析我国目前农业用水权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通过对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高度重视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全市九个县区全部开展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2017年9月底,完善合同确权到户116.79万户,占确权农户的97.27%;确权到户耕地964.54万亩,占二轮承包面积的141.69%;已颁发证书115.52万本,占应确权农户的96.21%。始终注重政府主导。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委书记、省长多次到信阳调研指导。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现状及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农村灌溉管理转权改革的一种制度形式。通过对湖南铁山南灌区的10个用水户协会和200户农户进行调查,采用针对面板数据的自然试验评估法,研究了用水户协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绩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农民用水户协会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作用,应作为我国灌区管理改革的一种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措施。在推行了土地股份改革的地区,由于土地长期由集体统筹经营,确权工作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基于广东省佛山市和东莞市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对此类地区确权工作面临的难点、农民的确权意愿、确权之后农民继续参与股份合作经济的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农民确权意愿较高,但承包地流失面积大、土地承包合同和证书到户率低、土地承包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可能会阻碍确权工作顺利推进。确权还可能对现有股份经济的持续经营带来冲击。建议在此类地区采取灵活多样的确权方式,并出台相应措施应对后确权时期股份经济可能遭遇的解体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刘一明 《水利经济》2023,41(3):43-50
水权交易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稀缺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亦是中国当前水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中国水权交易所2016—2022年的交易数据对中国水权交易的总体概况、不同交易类型的水权交易特征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并讨论其试点推广效应。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水权交易以取水权交易为主,其次为区域水权交易,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渐趋活跃;区域水权交易主要表现为用水总量指标在区域间的重新配置,取水权交易主要表现为行业间的取水权交易,而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主要表现为行业内的水权交易;政府在水权交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水权交易的发展,参与主体开始出现多元化,更多的用水户开始进入水市场;中国的水权交易试点具有一定的推广效应,不仅仅表现为“量”的增多,还表现在交易方式上的创新。中国水权交易未来的发展空间在于不断创新水权交易方式并激励更多的用水户参与水权交易,需要因地制宜推进水权改革,加快推动初始水权的分配与确权工作;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计量与监控体系,并积极推动水权交易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水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雪野水库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情况,在分析借鉴其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水库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提出了对灌区产权制度、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农业用水水价制度、水费征收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以农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的灌区基层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我国必须加大水资源治理制度的改革力度。深入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治理制度,认为现行的以水量分配和取水许可为主的水资源治理制度体系存在水量分配固化、权属意识薄弱、治理手段行政化和部门职能重叠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水资源治理制度体系改革的内在动因。提出水权制度是现代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水资源治理领域的表现形式,并论证现代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新时代水资源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制度基础。依据产权理论的确权、交易、监督管理3个相互衔接的制度模块,提出水资源现代治理制度改革取向。建议新时代水资源现代治理制度体系以确权登记为基础、水权为表现形式、市场机制为核心,处理好水权制度与水资源系列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河(湖)长制、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水利工程融资、取水许可制度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水资源治理体系的深化改革,加速建立现代化的水资源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阐述水权、水权制度的概念及水权制度改革的思路;通过对水权初始分配的研究,明确了初始水权的分配层次、分配原则,提出各区域水权分配、各行业水权分配、各用水户水权分配的分配方法;结合河北省水权制度现状和水资源过度开发的特点,围绕水权的合理分配、高效利用和顺畅流转,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规划了河北省水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提出建立河北省水权分配制度、合理水价形成制度、节约用水奖励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在现代水权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参考国外水资源管理办法提出:我国水权制度改革的根本思路是强调水权的私有性质,提高产权明晰度和水权的流动性。水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政府在建立现代水权制度的过程中仍要扮演重要角色,其具体工作包括分配初始水权,组织水权交易,完善水法体系,以及宣传水权知识等其他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6.
梁波  姜翔程 《水利经济》2006,24(2):26-28
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管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对科罗拉多河管理历史及当前发展现状的研究,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对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启示:水权的明晰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的必要性和我国水资源管理改革路径应该选择自下而上的渐进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7.
林地确权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它是集体林改深入推进的前提,更是林农实现林地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的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从农户的角度探讨林地确权对农户林业收入、林业生产投资、配套政策需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林改工作的稳步推进,将林改的价值深化和延伸。  相似文献   

18.
水权交易制度作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与实践领域均迎来新一轮探索热潮。交易价格机制是水权市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当前我国水权交易试点地区实践,剖析其价格总体水平与价格形成方法,认为价格构成不全面、定价测算不科学、议价机制缺失、监管不到位是驱动水权交易价格改革的主要动因。提出应树立水权价格为财产性收益的认识,科学界定水权的价值构成和价格的形成方式,依托水权平台的交易组织功能,发挥市场在水权价格形成中的决定作用,并构建有效的水权交易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浅议水权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娟 《水利经济》2005,23(2):49-51
关于水权管理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对水权的内涵、水市场的优点、有效水市场的条件以及存在的交易成本和外部性等方面的探讨上;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对水权的初始分配、水权制度的建立以及水权市场实施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为我国缓解水资源短缺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情况的差异与复杂性,对于其具体实践和运作还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Evaluation of value of irrigation water is essential for supporting policy decision making relating to investments in the irrigation sector,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and water pricing and for crafting policies to compare the variable impacts of water reform within and across sectors of the economy. This paper asks the question of how much an established irrigator would pay for water and at what price farmers planning to expand the area they have under irrigation would consider paying for the right to access water.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net present value of both annual and perennial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e Murrumbidgee catchment. Using these estimates the total value of water used in Murrumbidgee catchment is estimated. An aggregate water supply curve is derived for the catchment from where water may be acquired from irrigators for environmental f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