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结合水土流失试验小区水土流失调查数据,运用MULSE模型模拟该试验小区水土流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MULSE模型可综合考虑水文气象因子以及流域下垫面情况,对区域水土流失的模拟具有较好的精度,模拟的年尺度和月尺度水土流失量和实测水土流失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5%,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51 2和0.614 2,符合水土流失模拟规范;模拟的月尺度水土流失量和实测月水土流失变化过程吻合度较高。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水土流失模拟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云南土壤侵蚀因子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仍然是云南省重大的环境问题,2015年云南省土壤侵蚀面积为10.47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7.33%。文章研究了云南省影响水土流失的土壤、地形、降雨、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等因子情况,并分析其各区域特点,对修订和完善区域土壤侵蚀模型及从宏观上把握云南省水土流失分布、发生和发展状况,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方略,预防和减免水土流失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精准获取地形因子特征是量化测定区域水土流失的关键步骤。鉴于地形因子的表征函数复杂、不易直观提取,本文以抚顺市为案例,遵循Arc GIS平台交互性与模块化,给出提取坡度坡长LS地形因子的规范流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研究区域水土保持关键性技术措施和水土流失类型基本现状,在详细分析了辽宁省朝阳市生态效应评价指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影响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高敏感性指标进行筛选和分析,选取了研究区域具有代表性的7个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各评价指标按照敏感性大小进行排序。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林草覆盖率评价指标的敏感性最大,而暴雨日数的敏感性最小,其他各参数指标敏感性由大到小以此为盐碱化、土壤风蚀面积、沙化土地、耕地面积和风蚀模数;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区域实施科学有效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并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管理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植物群落结构的水土流失植被因子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详细分析了各个层次中植被垂直结构对水土流失控制作用机理基础上,引入Cs作为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标并构建了水土流失植被因子指数模型,以大凌河流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在油松与山杨植物群落结构中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层为枯枝落叶层、草被层和林冠层;结构化植被因子能够结合各层次的盖度并综合考虑各层次中结构群落的相对作用对土壤侵蚀与植被关系进行客观、科学的描述,对于水土流失植物措施治理研究分析中该指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水土流失评价模型及其影响因子获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模型和"3S"技术,阐述了辽西地区水土流失与其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法以及获取的渠道,然后在对各种方法和影响因子内涵研究清楚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辽西地区的水土流失评价模型,并选取了影响因子获取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因子的算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今后辽西地区的水土流失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辽河铁岭段某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了降雨、土壤、植被以及地形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小流域的土壤的抗侵蚀性能;通过分析影响因子与坡面侵蚀性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了基于降雨数据的全流域输沙幂函数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研究流域内土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力学性能,其抗冲刷、抗侵蚀和抗剪切破坏能力较强,土壤的可侵蚀性能较低;降雨强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坡面侵蚀的主要因素,暴雨作用下的重力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影响土壤侵蚀模数的因子较多,而降雨的强度和年分布状况是决定土壤侵蚀模数的关键性因素;在各降雨强度多元回归分析中,多元回归效果最佳的雨强为最大30min雨强。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呼图壁河流域水土保持能力,结合呼图壁河流域水土保持现状对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水土流失类型进行分析,根据水土流失成因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表明自然侵蚀和部分地区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引起的人为侵蚀相叠加的混合侵蚀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诱因。研究结果对呼图壁河流域水土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选取鸭绿江各小流域竣工验收报告为数据基础,将小流域按照土地利用方式聚类划分为不同类型,然后分别选取土壤侵蚀量和用地面积分别作为因变量与自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元线性归回方程。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小流域之间的差异深入分析了各区域土壤侵蚀特征。结果显示:坡耕地对各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影响作用最为明显,其原因可能与坡耕地分布在平原与低山丘陵区交界处,地面结构高低不平,蓄水保土能力较低并且存在农业耕作活动关系较大,在水力侵蚀作用下土壤结构极易被破坏并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研究成果可为鸭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测算河流泥沙含量,研究当地水土流失程度,利用盲数理论建立模型,处理河流泥沙量计算过程中的随机信息、未确知信息、模糊信息和灰信息。依据盲数运算法则,计算盲数均值。选取大石桥西部平原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区域土壤侵蚀模数。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的数值差异,分析存在的原因,讨论模型的问题与改进方向。本研究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评价及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对改善区域水土流失现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省某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InVEST模型基本概念,综合考虑流域环境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总侵蚀面积达到4109. 47hm~2,总侵蚀量达到42725. 70t;主要受侵蚀土地类型为耕地与林地,侵蚀面积达到3783. 46hm~2,占比92. 07%,侵蚀量达37202. 62t,占比87. 07%;基于InVEST模型分析得出主要侵蚀原因为耕地的过度开发与林木的乱砍乱伐,建议采取"退耕还林+禁止滥伐+绿色工程"的综合治理手段对该流域水土流失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下库石莲弃渣场为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在弃渣场下游设置拦沙坝,拟采用混凝土或钢筋石笼两种型式,提出对拦沙坝型式选择有影响的5个因子:地形、地质、用途性质、施工难度、造价,并对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对比得出采用钢筋石笼拦沙坝较优的结论。为类似工程项目拦沙坝型式选择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现场勘察及模拟试验分析法,对赣江流域某人为堆积土区进行了堆积时间、坡度、冲刷强度以及覆盖度等不同影响因子下的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和产沙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产沙率均随时间呈减小趋势,有覆盖度情况下相同时间段内的累积产沙量要远小于无覆盖度下的累积产沙量,冲刷强度达到700L/h后,产沙量明显增大。研究结果对于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根据对各要素的分析,本文选取了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基本符合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使用双环法测定了长江中上游流域江西省段的土壤渗透系数,设计降雨试验对长江中上游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土壤水分入渗规律进行了探究。并且对两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针对地区的水土水流现状,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水土保持措施。本次研究可以为区域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因子PCP-C耦合模型,以辽河为例,对区域历时洪水进行分类。研究成果表明:PCP-C耦合模型即可充分考虑分类指标空间与空间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又可充分考虑历史洪水分类影响的多重综合因素,计算原理也较其他传统历史洪水分类方法更为简单,是区域历史洪水分类的一种方法。研究方法对于其他流域历史洪水分类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承德三道边地区由于过度开采而出现的大量采空区及其安全隐患,为了减少经济损失,选取三道边地区主采Ⅱ号和Ⅲ号煤层的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及采矿活动的具体情况,选取覆岩性质、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单个因素作为影响采空区稳定性因素的主要参数,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模糊矩阵,设置了评价因子权重,根据评价因子分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不稳定区域和欠稳定区域,并通过部分区域钻探、地面调查等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矩阵对采空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研究结果为后续注浆治理、监测等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治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漳州九龙江流域的流域水文气象特性、水生态和水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结合流域内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剖析了九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及产生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九龙江流域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旨在为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水环境监测体系构建,为漳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LSE)对阜新地区某径流试验小流域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并结合区域土壤侵蚀量检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ULSE方程由于可综合考虑降雨和坡面径流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土壤侵蚀量估算精度好于传统通用土壤侵蚀方程.研究成果对于阜新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具有高速度、高精度的特点,能够较好地反演区域微地形,成为当前获取信息的新兴技术手段。利用无人机航拍数据,以小流域为分析样本,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揭示了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相互关系,可为无人机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推广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