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取向的完善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有限的现金越来越成为制约交易的"瓶颈",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信用交易必然产生并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应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需要整体性思维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人为为人"是东方管理学的核心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就是"人为"管理."人为为人"管理观的内涵十分丰富,能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管理层面起到观念导向的推动效用,是管理领域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诠释和落实.  相似文献   

3.
崔蓉 《改革与开放》2016,(12):43-44
公平正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面对目前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吸纳了多种思想理论的精华,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发展战略,又是社会与时代的要求,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本文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内涵与背景,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并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为指导思想消除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发展战略,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文化文明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其中,作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领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风貌和社会效益的好坏。因此,树立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领导观,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先进文化建设为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也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何强 《理论观察》2007,(6):74-75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诚信思想,其要义为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和诚信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基两个方面.在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培育公民诚信人格、推进政府信用建设,建构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8.
尹文涛 《魅力中国》2011,(8):369-369
行业协会程序自律是行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行业秩序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既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之一。行业协会通过程序自律,完善自身,提高效率,利于行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时行业协会程序自律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信用体系方面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王宏磊 《黑河学刊》2008,27(2):68-70
公平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时代要求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实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当代唯一正确合理的公平观,公平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对指导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馆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新任务下要求文化馆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不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社会的文化.大环境",从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拓展文化馆功能,开展群文活动浅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系统地形成了普遍和谐理念,即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有价值的和谐理念.这种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杨俊  王镭 《科技和产业》2007,7(8):53-55,66
当前的信用危机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究其根源乃是失信成本低廉和法定信用权的空缺。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的《民法典·人格权法编(草案)》明确规定了信用权制度。民法草案中信用权的出现,更多强调的是保护权利,并未对惩治诚信缺失及诚信制度的建立进行规定。本文拟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权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促进社会公众诚实信用观念的逐渐成熟,确认信用权为独立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盛不衰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守信"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还应是企业自身追求长久发展并对品格和能力等无形资源积极创造的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突出诚信在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营造公平竞争、求真务实的校园风气,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诚实守信、知行统一的文明大学生,本文针对大学生诚信危机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和谐,是贯穿于人类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社会的一条轴线。和谐,是形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基础,是实践、积累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融合的社会形态和理想境界。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文章提出,要爱护和谐这一贯穿古今中外的促进发展进步的永恒的生命线;要加深认识,和谐是个科学的实践过程;走向和谐,最重要的首先是提倡和实行公平正义;走向和谐,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走向和谐,走向大同,一定要从自身做起。  相似文献   

16.
董廉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2):133-135
本文结合CLM图和信用危机特征 ,分析指出 :当今信用危机已显现 ,我们必须从文化、资源、社会等成因出发 ,提高道德水平和加强法制建设 ,才能防范其恶化。  相似文献   

17.
王浩军 《特区经济》2006,(6):276-277
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础和保证。我国众多企业的失信行为,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成为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羁绊。必须正视这个事关我国市场经济总体发展质量的大问题,从速建构起完善的社会主义企业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诸种要素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德为要”,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9.
董彦喆  熊琴 《特区经济》2021,(2):138-141
人才是21世纪乃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现如今,人才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不断发展,需求不断前进,寻找人才变得迫不及待。在传统的人才筛选中,依赖的往往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主观感受来判定人才的信用及能力等。在阅读大量关于个人信用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目前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主要围绕着个人的消费、金融借贷展开,而系统、科学的对人才信用进行评估的几乎没有,大部分研究者主要围绕着用不同的方法对个人信用评价进行建模,来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同时还有部分学者针对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建议进行阐述,而完整地构建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却是凤毛麟角。本文旨在通过创建新型网络招聘平台收集人才数据,利用大数据、AI、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构建人力资源领域中的人才信用评估体系,以期系统、科学地对人才信用进行评估,创造性地将人才信用评估用于不仅仅涵盖于金融借贷领域同时还用于人才管理及创业投资领域等,且丰富了信用评估模式及从不同的角度完善了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With gradually deep construction in social credit system, the function of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emergence in prompting credit risk, maintain finance stable and impel society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But due to the enterprise credit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impels to be insufficient and the enthusiasm of commercial bank in using exterior rating outcome is not high, and some local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service is still bare to survive. Therefore, only exerting the government impetus function, enhancing the credit rating organization public credit power, guiding the society to increase credit product demand and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supervisory system combine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with industry autonomy, can further impel the credit rating industry steady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