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A股市场数据的实证检验和分析,检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对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存在盈余持续性,并且现金流量的持续性要高于会计应计的持续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盈余持续性越强;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大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较强,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无显著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集中度越高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越强.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3至200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方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其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社保基金作为证券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能否发挥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实现其社会效应愈发被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从社保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前后公司盈余管理变化的角度来衡量社保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社保基金与其他投资机构者一样发挥了监督作用,能够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时发现,国有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对社保基金的这种治理效应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时代金融》2019,(6):218-220
本文以2015-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分析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媒体监督在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即管理层权力越大,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第二,良好的媒介环境能够显著抑制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媒体监督具有公司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机构投资者是对上市公司进行外部监管的重要力量,对公司治理意义重大。传统意义上的盈余管理是对应计项目进行盈余操控。但目前市场机制和政策越来越完善,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企业管理者开始寻求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方法,也就是真实盈余管理。那么外部的机构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会产生何种效果?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选取2012~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和样本。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和盈余管理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公司治理,其持股比例越高则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大,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在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受到有效的监督;而公司治理水平低的公司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环境和机会。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本文建立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利用沪深主板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观测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克服因方程联立和变量遗漏所引起的内生性偏误后,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结果也表明,在2004~2013年,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变动。结果还表明,在2007~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成为机构投资者参与持股公司治理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8.
股价崩盘风险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一直是学者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选取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非机会主义,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大;无论是盈余管理程度、还是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都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而加大。本文拓展了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全面理解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会计策略的综合运用视角,探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在投资者情绪影响业绩快报披露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年报中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披露业绩快报的可能性越大;对于盈利公司而言,高涨的投资者情绪对业绩快报披露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盈余管理策略中介,但对于亏损公司而言,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对业绩快报披露产生直接抑制作用,投资者情绪高涨经由盈余管理策略对业绩快报披露所产生的间接正向影响,会被直接的抑制作用所遮掩。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上市公司不同信息披露策略之间的交互影响,并进一步理清投资者情绪对公司不同信息披露策略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之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公司盈余稳健性呈负相关关系,即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并没有发挥监督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之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公司盈余稳健性呈负相关关系,即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并没有发挥监督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计方  刘星 《财政研究》2011,(3):69-72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3.
市场环境、民事诉讼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4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本文对市场环境、民事诉讼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遭受诉讼的概率越大。在诉讼发生当年,上市公司普遍采取了降低盈余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一现象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此外,我们没有发现,各地区市场环境的差异对上市公司因诉讼诱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投资组合视角出发,在考虑投资组合权重的前提下,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投资组合中不同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投资组合中权重较高的企业发挥了积极监督效应,抑制了该类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盈余管理类型细分后发现,机构投资者同时抑制了该类企业正向与负向盈余管理。现有文献主要关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忽视了投资组合的权重,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汪君 《时代金融》2013,(18):255-256
本文从"寻租"理论的视角,对银行监督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认为盈余管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寻租"行为,导致这种"寻租"行为存在的根源是银行与企业签订的不完全债务契约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让银行面临着来自企业管理层的道德风险。本文进而基于博弈论的思想对银行监督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公式化的分析,分析发现,银行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具有监督效应,并且发现银行的监督力度越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就越低,但是永远不可能通过银行监督的手段完全消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作为关注要点,深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效果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并且盈余管理程度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本文还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有效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高于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而且信息披露质量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提高.本文还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信息披露对于盈余管理的监控作用更为显著,并且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发现意味着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会计信息的专业性,个人投资者往往难以从会计数据中识别盈余管理;而作为投资专家的机构投资者能否识别盈余管理,并将其融入到市场价格机制中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股票累计超额报酬率和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的股票的超额报酬率与正向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股东能从会计信息中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将其反映到市场价格机制中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A股钢铁类30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90个观测值为样本,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为优化A股钢铁类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遏制过度盈余管理提供现实依据。研究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操控行为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操控行为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信息治理观视角,探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财务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增加,但是,由于财务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治理功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会降低,并且发现二者以相互替代的方式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采用新会计准则后,财务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均能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这支持了本文的会计信息治理观,表明财务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具有降低公司信息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11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应用衍生品及其投机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担心企业应用衍生品尤其是应用衍生品的投机行为会损害其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担心超出了机构投资者通过积极的监督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意愿,因此,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对那些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投资,大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证据还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并不普遍,份量也较轻;衍生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亦不普遍并且应用的程度很低,大多数应用衍生品的公司是为了套保,但一旦投机则非常严重;机构投资者较为看重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成长性,而反感其业绩与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