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价格对社会的影响,不仅关系到房地产市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从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住房价格高居不下的实际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房价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学龙  杨文 《经济评论》2012,(4):88-96,144
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经历了两轮房地产价格加速上涨,而最近这一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地价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土地供应限制下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模型表明房地产市场的真实逻辑是房价决定地价,而非地价决定房价。推动房价飞速上涨,致使房价脱离真实供求因素的根本原因不是地价,而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导致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过分依赖,从而有动力利用各种政策支持高房价,这就降低了房地产投机的风险,刺激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需求,推高了房价。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房地产投机明显超过了不依赖土地财政的经济发达国家。这表明房价调控政策必须与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房地产投机问题。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年多宏观调控的我国房地产市场,当前已经出现了新变化。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高房价开始松动,但房价总体还处于高位。同时,前期过剩的流动性积累的社会资金,仍使房地产投资投机存在冲动,形式的复杂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只有全面地调整与改善当前存在缺陷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才能够降低商业银行房贷的风险,保证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可以说,2009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飚升,住房销售快速增长,基本上是国内银行无限的信贷扩张结果。如果国内银行个人信贷增长与房地产信贷增长的这种格局不改变,国内无论采取何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高房价要得到遏制是不可能的。而遏制高房价就是要从限制银行信贷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无限扩张入手。在这点上银行管理层看到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大中小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远远超过了国内居民的承受能力,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泡沫,房地产业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以高房价为研究起点,分析了高房价反映出房地产业结构性失衡的机理。进一步通过高房价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房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房价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萍  王含旭 《新经济》2014,(8):22-2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价格持续升高,逐渐与公允价值相背离.本文以公允价值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房价的影响因素和高房价与公允价值相背离的原因,将公允价值同商品房价格结合起来,研究了公允价值中对房价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并且总结了能够将公允价值的效应更好地发挥在商品房定价中的有效对策,对二者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叠加,这对于稳定当前我国的高房价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除稳定商品房价格外,还能够带动社会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对此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芳  姚玲珍 《财经研究》2018,(8):88-100
现有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上涨可以提高企业可抵押房产的价值,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投资水平.但近年来,在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的同时,私营企业投资却出现了增速放缓甚至总量下降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价格与私营企业投资规模之间存在某种负向关联呢?文章结合私营企业特点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并利用第十次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较高的房地产价格抑制了私营企业的总体投资规模,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显著,这说明,房价带来的成本效应起了主导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扩大再生产和研发创新等实业投资受高房价的负面影响更大,而房地产投资在高房价背景下却有所增加.同时,规模较大、具有政治关联的私营企业更倾向于扩大房地产投资规模,而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本文为理解高房价背景下的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党凯 《当代经济》2016,(6):119-120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银行信贷规模持续增长,房地产价格一路攀升,高房价已经吞噬了居民储蓄毕生心血甚至是几代人的财富.高房价等因素产生的风险也在不断的集聚,公众更加关注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风险.由于我国现在金融体系仍处于改革时期,各项制度、金融结构、资源配置功能仍不完善的阶段,尤其需要注意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房价,政府采取了各项调控措施。但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不断地吸引了国际热钱流入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通过对国际热钱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了国际热钱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与成熟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相比,中国楼市究竟有什么不同?高房价的背后推手何在?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     
《开放时代》2012,(1):109
闵学勤即便社会分层形成了购房的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但住房强大的现实和象征意义,以及极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暂时模糊或搁置了分层差异,这种全民的集体非理性不仅助推了高房价,也让购房者深刻体验了人居不匹配的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房价成因的供求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飞 《经济与管理》2009,23(1):74-76
近年来,中国房价一直持续上涨,过高的房价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房地产市场的非常规发展也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中国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过旺与有效供给相对不足造成的,因此,抑制有效需求与增加供给是遏制高房价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房价似乎陷入“调整一观望一再涨”逡巡往复的“怪圈”,高房价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房价过高与土地财政化、住房结构不合理、政府官员涉足房地产关京密切,这就需要改变“土地财政”、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打击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人民生活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税制是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力杠杆。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二级市场上住房价格高攀不落,高房价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利用房地产税收改革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空,有效地调控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开放时代》2012,(1):109-109
闵学勤即便社会分层形成了购房的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但住房强大的现实和象征意义,以及极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暂时模糊或搁置了分层差异,这种全民的集体非理性不仅助推了高房价,也让购房者深刻体验了人居不匹配的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16.
张敬如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223-225,282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的繁荣推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房地产业繁荣的背后却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带来的数不尽的弊端,这严重阻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高房价的产生无外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因素。经济上主要受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和居民收入等因素影响,政治上主要受国家抑制不合理房产需求政策影响,社会层面主要受社会心理预期影响。要想解决高房价问题就要依靠改变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市场格局、打破地方政府同房地产商之间的利益链条、树立正确的房产消费观念和严格私人购房制度等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房价逐年偏高,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几乎一半以上的议案都是围绕高房价,老百姓也把安居希望寄托于两会,正如某房地产界知名人士所形容的,"两会"似已变相成了房地产大会。当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把目光聚焦于"房价"之上时,毫无疑问,"房价"这等民生大事肯定位列两会热议的首位。房价过高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人说是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有限性造成的,有人说是各种住房需求的增长造成的,有人说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对信息的操纵放大了市场失衡的状态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房价过高的根源在于中国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分税制。浅析高房价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并提出解决高房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对当今中国解决房地产问题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高房价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影响了社会和谐,侵蚀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因此,房地产宏观调控势在必行,这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房地产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财政体制、银行信贷、税收、土地管理特别是保障房建设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切实落实中央制定的调控措施.从长远来看,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涉及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口的合理流动、社会财富的均衡分配、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建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城乡对立的消除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9.
供求关系视角下的持续高房价成因及其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经济师》2010,(6):221-221,226
文章通过供求关系视角对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别从供给与需求角度来分析房地产持续高房价成因,并从供给与需求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2009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飚升,住房销售快速增长,基本上是国内银行无限的信贷扩张结果.如果国内银行个人信贷增长与房地产信贷增长的这种格局不改变,国内无论采取何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高房价要得到遏制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