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中的水域空间是城市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表现载体,其滨水独特性和地域色彩文化正是构成城市景观印象的主要部分。文章以兰州市河谷滨水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在依托黄河地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地域实体基础色彩进行全方位调研分析,总结出适合兰州市地域特色的基调色彩,并结合区域内不同功能主体特色,构建具有文化内涵的滨河景观空间分区色彩体系,提出山水城市滨水生态空间营建与色脉传承发展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特色街区中的旅游文化开发——以杭州中山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 《经济论坛》2010,(7):132-134
本文通过对杭州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尤其是城市特色街区中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阐述如何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底蕴的市场价值,浓缩文化元素,提出城市特色街区在旅游文化开发中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明  赵阳  任慧 《经济研究导刊》2011,(31):144-146
武汉素有"江城"、"百湖之市"的美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同时,由水域环境形成的水文化也别具特色,因此,为实现武汉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其水文化进行旅游开发。从水文化相关理论入手,通过对武汉市水文化资源的特色分析和对武汉市旅游市场的特点定位后,提出武汉市水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基本策略(包括总体战略、产品开发、项目策划、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1)],从而为了解武汉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岳阳市有多种特色资源,如洞庭湖的水文化,屈原精神,君上岛的茶文化及爱情文化等,在新媒体背景下,岳阳市的城市营销应充分运用微信、抖音等宣传自身的特色,塑造其独特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特色文化、文化品牌与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  王传宝 《经济师》2003,(12):236-237
文化发展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支撑 ,而特色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宁波特色文化 ,倾力打造宁波文化品牌 ,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宁波特色文化吸收了传统历史文化(包括商帮文化 )的优点和精髓 ,并有新发展。以新思路、新举措来发展宁波特色文化 ,倾力打造文化品牌 ,就一定可以提高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 ,确保宁波持续繁荣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市特色消退问题,从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营造、城市色彩规划、城市文化环境营造、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承袭地方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步行系统的概念和价值,分析龙岩市中心区城市空间特点和步行系统的现状。针对龙岩市的特点,构建了步行系统的整体布局,提出营造宜人的步行环境、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散步道系统、建设特色文化步行街区、塑造亲切滨水步道空间的中心城区步行系统构建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城市步行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依据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对辽宁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进行探讨.辽宁是一个工业大省,所辖城市均为工业城市,因而其特色文化城市建设必然与工业遗产保护有关.辽宁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史,是城市特色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保护工业遗产,弘扬传统工业文化,是辽宁进行工业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发展的新追求,完善生态城市理论,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是非常迫切的任务。文章从生态城市涵义入手,对生态城市涵义提出新的理解与认识,对生态城市的构成与运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并做出了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作为“智慧旅游”元年,全国多地都实质性地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文章以襄阳市为例,首先明确“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的涵义和关系,然后梳理襄阳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和襄阳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旅游建设的现状,提出襄阳智慧旅游建设应以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为基础,智慧城市标准建立为契机,借助科技技术创新,发展特色智慧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1.
城市风貌是人们对城市印象的概括,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本文以蓟县总体设计为实践载体,对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中的相关问题作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套城市风貌特色的控制引导方法,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在城市设计操作中保留并发扬城市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文化生态学语言解读当前城市发展与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之间产生的诸多矛盾,并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对如何保持城市特色,维持城市文化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地域性文化是城市的宝贵财富,是城市滨河景观的亮点所在。本文从地域性文化角度出发,对城市滨河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可以从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及设计要素三个方面对城市滨河景观进行设计。并以云南双江南勐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其特殊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从城市滨河景观的建筑、铺装、水体、景观小品及植物等角度探讨彰显滨河景观地域性文化的设计方法。现代滨河景设计中通过对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深度提炼与创造性的表达,可打造出富有地方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城市个性、城市魅力,实质上都是一个文化问题。没有文化的浸润和洗濯,城市不可能形成个性,形成特色,也不可能形成诱人的魅力,城市也"活"不起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永不衰竭的源泉和动力。一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城市文化危机。二是文化决定城市发展高度:"宜居城市"不仅具有功能,而且应该拥有文化。这是因为构建和谐城市离不开城市文化;文化竞争力决定城市竞争力;城市文化创新引领城市发展方向。本文提出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任务。首先是保存城市记忆: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其次是塑造城市特色: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最后是培育道德文化:城市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上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提升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武汉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从实施文化产业集群战略、促进“政府—社会—市民”三元互动、打造特色城市文化标签和建立城市主题文化教育长效机制4个方面着手,对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城市文明的徽像,特色文化更是鲜明的地域标志,其对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是不可缺少的生产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正在经历从物质向文化的经济重大转型,这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本文借此契机,开展对唐山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产业的深入研究,指出了整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的途径。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发掘唐山市的历史传统文化,促进其特色文化产业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对唐山市"十二五"期间城市的成功转型与经济的二次腾飞产生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龙岩市紧紧围绕现代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精髓有机结合的原则规划绿地系统,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比如:缺乏从整体上对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系统建设的把握,地域文化传承虽提出了总体的思路与方向,但规划方案相对简单,未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对于当地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较弱。因此,应该顺应自然山水,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系统规划,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承扬地域景观特色,以更好地完善和深化龙岩市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城市水域规划的生态原则和"五位一体"的生态模式,针对厦门市马銮湾的实际情况,从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安全及水健康"五位一体"的角度,进行了生态化、立体化规划设计,充分展现水域生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城市水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沈芬 《江南论坛》2022,(3):58-61
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之源,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对发展地方文化,打造城市地域特色,形成城市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杭州传统文化挖掘和文化软实力发展之间的堵点,并从顶层设计、地域资源、载体建设、人才动能等方面,对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