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和认识“小金库”的特性和危害入手,真正认清治理“小金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治理“小金库”的对策及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小金库”,但“小金库”仍然存在并花样翻新。治理“小金库”是维护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认为,要治理“小金库”,必须在透析设“小金库”的手法及根源的基础上,出重拳下猛药,严教严管严惩,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刘豪 《时代经贸》2010,(24):202-202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新时期“小金库”主要表现为涉及面宽、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和持续性长等特点。运用传统的账户盘点、资产清查等账项基础和制度基础检查手段能够有效揭露浅显而又简单的“小金库”,但是对于核算独立性强、存续时间短、金额大的“小金库”来讲,传统的检查方法显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当前,为了能够快速、有效、深入地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审计方法和手段,有效查找“小金库”的源头,为全面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我国对"小金库"问题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小金库"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一度还有"反弹"的迹象。为此,建立防范和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不仅是严肃国家财经法规、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依法治理、加大打击力度,直至最终根除"小金库"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对“小金库”治理的工作进行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收入方式和财政税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于“小金库”的治理以及预防从而达到对于腐败进行预防以及廉政建设;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形势较差,对于“小金库”开展治理以及开展工作的有着极强的具体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小金库"的特征及其用途的把握,分析"小金库"存在的客观原因,提出治理办法:加强领导干部、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实施财务公开;加大处罚力度,严惩"小金库"行为。  相似文献   

7.
"小金库"成为国有企业个别人腐败、谋利的温床,在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的情况下,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构建预防杜绝"小金库"的长效治理机制,成为国有企业治理层、管理层的重要职责。本文从国有企业人员教育方面、企业的管理体制方面、内外部监督方面以及支出程序方面提出了加强"小金库"长效治理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冬莲 《时代经贸》2011,(4):165-166
本文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从“小金库”的概念入手,列举了企业“小金库”的常见表现形式、资金来源和去向,分析了企业。小金库”形成的主要原因、存在的危害及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进而对企业如何构建防范“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武迎春  李晓 《时代经贸》2012,(22):233-233,237
“小金库”虽小但其根源深、危害性大,所以在现实经济管理中屡禁不止,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度研究,认为要实现彻底治理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并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维护财经纪律,推动各项工作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晓茹 《时代经贸》2011,(14):182-183
近年来的审计结果和财政监督捡查结果显示,“小金库”的发展范围和金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从工商企业到行政事业单位不断蔓延。特别是在少数权力部门、金融机构和垄断行业及其二级以下预算单位中,设置“小金库”的现象尤其突出。“小金库”,从来都被公认为违纪曲非法行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治理。小金库’问题,多次明令禁止,要求坚决治理。她通过分析。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其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严重损害,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根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金库”检查是审计检查的难点,如何发现和识别“小金库”是检查的关键.本文将中医的“望闻问切”理论运用于审计实践.在中医中,望为观气色,闻为听声息,问为问症状,切为摸脉象,合称四诊.在审计中,望,即观察,闻即从谈话中捕捉有用信息,问即要善于提问,切即归纳要点,掌握审计主攻方向.在治理“小金库”过程中,“望闻问切”提升为善“望”、细“闻”、巧“问”、妙“切”的典型做法,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现象一直杜而不绝。纠其原因,一是利益驱动,二是意识淡薄。2015年10月到12月期间,塔城地区财政系统率先在全地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专项治理工作涉及地区本级和所辖五县二市,做到了县市全覆盖,抽查预算单位达30%。专项治理小组在和布克赛尔县检查中,要求预算单位边查边改,最终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各检查单位整改和落实。  相似文献   

13.
“小金库”这一经济现象在经历三次治理整治之后从未遏制,该问题将是个长期的研究课题。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小金库”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以综述评价的方式加以总结,以期为后来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突破口和理论依据,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查处“小金库”提供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金库”是中国当今社会的一大毒瘤,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健全有序的市场经济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必须根除“小金库”。通过对“小金库”的形成进行分类,并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其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朱雨 《经济师》2011,(7):154-155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讲话时,要求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小金库"治理工作中。"小金库"的检查是专项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检查方法的选用是保证检查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小金库"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利用举报法、询问调查法、查阅资料法、盘点核对法、核实收入法、审核支出法、清查往来款项法。检查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种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小金库”营造举隅刘俊民随着国务院清查“小金库”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那些形形色色的小金库也随之曝光。这些单位究竟采取了哪些手段,来营造自己的“小金库”呢?一、截留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对手中掌握的各种缴拨款项,在其运转过程中,不是七折八扣,就是全额截...  相似文献   

17.
何谦 《时代经贸》2010,(14):68-68
“小金库”问题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本文对小金库的定义及其成因进行逐一分析,最后总结了几点治理小金库的办  相似文献   

18.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随着“小金库”检查力度的加强,“小金库”的形式也越来越隐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的规模逐渐扩大,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因此高校资金呈现出来源多元化、支出繁杂化以及资产配置广泛化等特点.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财务管理机制,因此“小金库”便应用而生,高校也从以前的清水衙门变成了腐败贪污案的高发地.基于此,本文主要在介绍“小金库”现象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应对建议,从而探讨建立完善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彭伟 《经济师》2003,(6):285-285
当前 ,我国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 ,贪污受贿、损公肥私等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仍然存在并花样翻新。其中 ,违反国家“收支两条线”规定 ,私设“小金库”案件 ,屡禁不止。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正确认识“小金库”的危害性 ,彻底根除“小金库” ,借以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一、“小金库”的成因与危害1 .一个部门、一个单位 ,违反规定搞自收自支 ,无证收费或强行代收 ,私立账户 ,公款私存 ,往往与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紧密联系 ,并以管理混乱、滥行开支、挥霍浪费为主要特征 ,必然产生腐败行为。2 .管理失控 ,对一些经济实体和负责人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