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伟 《经济师》2006,(12):259-259
所得税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会计中专门研究处理会计所得和应税所得差额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文章阐述了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所得税核算方法及其信息质量的衡量.所得税会计是为了调整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因此,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目标是真实反映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正确确认、计量所得税费用与所得税负债——应纳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企业当期创造的收益所应负担的所得税金额。所得税负债(应交所得税)是根据税法的规定,按照适用税率和规定的税基(即应税收益)计算的企业当期对政府的纳税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特征所得税会计是指研究处理所得税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以企业所得为中心,依据所得税法规和财会制度,运用税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会计体系揭示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的差异,核算所得税。其基本特征有: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所得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所得税。第二条本法所称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相似文献   

5.
一、所得税与消费税对资本收益的不同处理一般认为,由于消费税仅对所得中的消费部分征税(这里所说的消费税是广义的消费税,不是我国税法所规定的特种消费税),对储蓄和投资不征税,对储蓄和投资所得也不征税,而所得税则对全部所得征税。但是,根据打赌理论,所得税仅能对无风险收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所依据的行为性质课税理论及其不足,提出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确立应考虑其在慈善领域的功能与定位,建议所得税立法应给予慈善信托受赠所得及经营性所得免税的优惠.同时笔者总结了代表性国家对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的立法及经验,并将这些立法启示运用到我国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具体制度的建立中,这能防范慈善信托所得税优惠制度沦为纳税人的避税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三方面主要内容(即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分类、对差异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所得税在财务报表上列示),就中国和印度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作比较,并得出相关研究的结论,旨在增进两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相互了解,进一步促进两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所得税会计在我国产生较晚,完整统一的所得税会计理论尚未建立起来,所得税会计实践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在会计收益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制定和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开征证券交易所得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的税收状况,征税环节大体有三个:一是对证券发行环节的课税,它是指对申请发行并进行登记的有价证券征收登记许可税。二是对于证券交易环节的征税,它主要是对股票以及其他有价证券的买卖成交额征收的一种行为税。三是对于证券交易所得环节的征税,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证券交易所得包括对持有所得和对转让所得两部分,分别对应证券投资所得税和证券交易所得税。证券投资所得税指对证券投资所产生的股息、红利、利息所得课征的税,即通常所指的股息税和利息税。  相似文献   

10.
郑红霞  巫霞 《当代经济》2006,(22):70-71
本文针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三方面主要内容(即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分类、对差异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所得税在财务报表上列示),就中国和印度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作比较,并得出相关研究的结论,旨在增进两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相互了解,进一步促进两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所得税会计在我国产生较晚,完整统一的所得税会计理论尚未建立起来,所得税会计实践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在会计收益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制定和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销售收入额扣除成本、费用和缴纳流转税金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所谓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计划,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所得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本文从所得税纳税人身份、税率、所得税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曲玲 《时代经贸》2007,5(12Z):133-134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所得税会计正是研究如何处理这些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及有关所得税会计的文献资料,谈谈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最适所得课税郭庆旺就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所得税制主要有三大特征:第一,以综合所得基础课税,即综合所得税制。第二,设置各种必要扣除,免除人的、物的最低生存费用,即所谓最低限额课税。第三,超过特定所得部分,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制度征税。最适所得课税论研究的主...  相似文献   

15.
所谓线性所得税,是在综合所得税的基础上,针对产生于累进税率结构的种种问题而提出来的,即在扩大税基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减免税措施,实行边际税率不变的税率结构。也就是说所得和税率都不按等级划分,只需要一个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即可。应税所得越大,税额越大;反之,则越小。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得税会计指的是依据现行所得税法,对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计算出来的税前利润总额进行纳税调整,确定纳税所得,以此来计算应缴所得税和本期所得税费用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会计体系中,所得税会计已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会计学科。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所得税会计起步较晚,对所得税会计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茹长云,刘连环新税制规定所得税的核算必须以应纳税所得额为依据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并规范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从而保证了税法的独立性,强化了所得税的调控功能。但在具体工作中,有不少同志把应纳税所得额(简称应税所得下同)同会计上的...  相似文献   

18.
从所得税角度看,税收制度主要用于防止企业低估利润、少交所得税,而会计制度主要用来防止企业高估利润、误导相关决策。与所得税的课税目的不同,会计核算的目的使得按照会计核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税前利润与按税法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之间往往出现差异。通过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和会计制度两类差异性的初步比较,可以制定若干的措施使实际中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更协调,既保证纳税人的利益,也保证了国家税收。  相似文献   

19.
由于财务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有所不同,会使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计算出的税前会计收益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差额时,应在缴纳所得税时,对税前会计收益按照税法规定加以调整,这就产生了所得税会计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所得税会计是我国会计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会计制度和所得税制度相对独立的条件下,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日趋扩大。如何建立一套适合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理论,企业如何利用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协调好会计与税收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