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使用仿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将中国长期国债利率分解为风险中性利率和期限溢价,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短期政策利率对风险中性利率和期限溢价的影响机制,以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对收益率曲线传导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短期政策利率既会正向影响风险中性利率,也会正向影响期限溢价;在较高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水平下,中国货币政策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政策预期渠道和资产组合渠道的传导效率均显著降低.建议在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过程中,除了培育合适的短期政策利率外,还要降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基准利率选择的利率期限结构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利率和利率期限结构是经济运行和金融投融资活动中的重要指标变量。基准利率是短期低风险的市场化利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期限结构是基准利率、基准利率预期和期限溢价的综合,它反映了不同期限最低风险资金交易的资金价格。根据基准利率选择的原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和短期国债利率适合成为我国基准利率的载体。同时,这些基准利率与中长期国债市场利率共同形成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Duffle和Singleton分析技术,对5只国债和5只公司债券(2008—2009年)在扩展卡尔曼滤波拟极大似然估计法下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中国公司债券信用溢价近期斜率为负,国债与公司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都偏小,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过于平滑,长期债券收益率与短期债券收益率相差微小;债券信用溢价与股市大盘指数收益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以及债券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公司债券信用溢价与无风险利率溢价利率期限结构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债券信用溢价与层次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高斯估计方法,使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短期利率数据,对单因子连续时间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短期利率具有均值恢复特性。和其它模型相比,BS模型在数据拟合方面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分析和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和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指数样条法估计出我国上交所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对其进行静态的分析,得到上交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统计特征。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特征,发现水平因素、斜度因素和凸度因素对我国国债即期利率曲线变动的解释能力分别达到51.28%、26.63%和10.86%,累计贡献率达到88.77%,不同因素对各个到期期限即期利率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预期理论是理解利率期限结构的基本理论,其成立与否对于投资者和央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国债收益率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研究发现,利率期限不同,结果不同。中度波动利率序列能够支持预期理论,而高度和低度波动利率序列均拒绝预期理论。其原因在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导致不同期限利率升贴水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辅以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仅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量就高达7.37万亿元人民币,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大幅攀升,通胀预期日趋明显。在此情形下,评估当前货币政策对于市场利率的短期和长期的效果极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货币冲击能够降低不同期限的基准利率,且利率的期限越短,受货币冲击的影响越显著:预期通胀对于不同期限的影响冲击为正,且利率期限越长,利率受预期通胀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数据,通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行静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次多项式曲线较好地拟合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呈向上倾斜,符合纯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长期国债收益率高于短期国债,这与纯预期理论相符舍.我国目前上市国债的期限结构明显不是很合理,短期国债发行量和发行规模较小,超长期的品种还很少,而中长期债券占的比重较大,期限结构并不健全.  相似文献   

9.
国债收益率曲线描述某一时点上一组上市交易的国债收益率和他们所余期限之间的关系。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基本属于平向类型,即国债收益率对国债期限的变化呈钝化状态,说明国债发行中存在问题。应建立合理的国债利率结构,改变国债期限结构与利率结构倒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制度顶层设计变化,分析当前投资者结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应改善储蓄国债期限结构、适当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实行浮动利率制度、采用多种利息支付方式、准确定位储蓄国债的受众群体、扩大承销机构,实现储蓄国债市场交易、调整储蓄国债持有者结构,加大宣传服务力度、确保发行信息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1.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运用1999—2012年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对宏观经济变量都有正向影响,其中短期内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则更为长远。此外,财政政策冲击会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而货币政策冲击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则较微弱。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造成了经济长期低迷和失业率上升。为了挽救经济的颓势,美国采取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货币,对我国通货膨胀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文章利用VAR模型,通过实证检验美国货币供应量、双边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我国货币供应量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结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对我国通货膨胀造成冲击,短期内会促进我国通货膨胀,但从长期看会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联动关系传导路径,并采用VAR模型对中国1998年2季度至2013年1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长期看是中性的,不过货币政策短期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经济发展状况对货币政策的反作用也应关注。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形势审慎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应注重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1996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为基础,首次建立了货币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带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VAR模型(TVP-VAR),以此来考察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增长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但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驱动效应;货币增长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作用不确定,而在中长期时间内货币扩张会引发通货膨胀。经济的增长并没有推动货币增长,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导致通货膨胀,但在长期内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本不存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货币增长的作用依状态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货币需求、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因素影响而呈现出长期稳定性特征,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对其即期增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而利率的外生性削弱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节作用;基于VEC模型的短期Granger因果检验,支持货币量、利率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短期均衡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以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变化以及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为出发点,对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确实存在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现象,即对于同一货币政策,各行业对其敏感度不同;第二,财务结构是影响企业对货币政策敏感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不同财务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效果不同,营运资本的作用较小,总资产规模和负债率的作用较大,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比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易受到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选择模型,运用2004~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季度数据考察了技术冲击和市场利率等因素变化对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稀缺的程度与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选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市场利率的变化对风险投资的退出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市场利率下降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加速退出质量较差的风险企业,同时却更长时间地持有质量较好的风险企业;(3)技术进步会增加风险企业的数量,提高风险投资市场上风险企业的平均质量,加速风险投资退出。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惯性内生于通货膨胀动态演进系统中,并会制约外生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而导致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成本增大。纯前瞻性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不包含内在的通货膨胀惯性,无法用来描述和解释通货膨胀惯性问题。构建包含通货膨胀粘性假设的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采用1996—2013年的季度数据来描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惯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较高的通货膨胀惯性意味着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较高的反通货膨胀成本,中央银行应该赋予控制通货膨胀目标更高的权重,并将市场型货币政策工具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调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针对房价问题的货币政策频繁出台。利用2003-2007年房价指数和货币政策变量的季度数据,关对我国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调控能力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变量与房价指数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调节来调控房价。脉冲响应函数显示,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存在3 ̄4个月的滞后期。方差分解说明,货币政策对房价调控能力有限。相对而言,利率工具要优于货币数量工具,利率政策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延将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评述有关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研究成果:(1)房价与利率问题正日益受到各界关注;(2)房价与利率的关系,学者之间研究的结论不相同,有的学者认为利率对房价产生影响,有的学者认为利率对房价没有影响。研究启示:货币政策与房价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调控政策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