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该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对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行为的有益影响,探讨如何使测试工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行为,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解决提出可操作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在健身意识和实际行动中都呈积极向上的趋势,但有诸多因素仍影响着体育健身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行为受意识的影响,当然也就直接影响著他们的身体素质,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行为与健康意识,是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与健康做一些调查研究,以寻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习惯的对策,以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行为受意识的影响,当然也就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素质,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行为与健康意识,是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与健康做一些调查研究,以寻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习惯的对策,以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研究新时代我国休闲健身文化发展现存问题以及具体培育途径.我国休闲健身文化发展现存问题:大众体育价值意识缺乏;大众健身休闲意识薄弱;大众对休闲运动项目缺乏了解;社会中缺乏休闲健身文化传播;休闲健身缺乏科学指导.针对我国休闲健身文化现存问题提出培育途径:培养大众体育价值意识;培养大众健身休闲意识;宣传多种体育活动,多培养具有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充分利用新时代互联网+体育传播的宣传作用;完善社会体育的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体育指导方面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阳光体育活动是由对学生终身受益、有利于大学生身体发育、健康成长的各种体育项目组成.在高职院校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能增强学生健身意识,养成锻炼习惯、缓解精神压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和更新观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体育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的启动年,如何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农村体育的工作重点。本文提出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构建多元体育服务体系、盘活现有体育设施、加强指导员队伍建设等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发展全民健身的重要基地。而对高校学生来说,更是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培养体育兴趣、意识、技能和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是将来贯彻执行全民健身的“生力军”,必须让他们养成体育兴趣、意识和习惯;具体实行到学校体育上,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体育课。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质量和学生测试成绩的提高,高校体育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体育规划意识与发展理念;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并坚持不懈付诸实施;提高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的次数并加强督促检查;建立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加强对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针对存在的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所偏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能力等问题,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2.
“终身体育”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处前处长保尔·朗格朗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能力。要真正做到这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表明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总体认识不高,参与意识较差,体育锻炼行为、素质、能力、习惯与"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强化非体育专业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陕西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大学体育课程分项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认为分项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体育参与人数和学生体育行为指标。建议高校今后应进一步发展完善体育课分项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闲暇时间增多,使得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健身及体育文化娱乐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经过大量有关城市居民体育文化健身与健康文化生活方式的研究表明,哈尔滨市居民强身健体的生活意识普遍增强,广大城市居民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和健身生活方式.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整合体育场地资源,合理利用;加快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政府应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站点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李艳霞 《改革与开放》2016,(18):105-106
大一新生的体质状况,其实反映的是中学体育教育的一个结果.我国学生的体质水平并不那么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没有强制执行和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除了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外,学校体育工作还要把工作进一步细化.本文以“提高学生自身健身意识,学校严格监管”为切入点,对中学阶段体育课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提出了一些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17.
该文探讨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文献调研、统计处理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健身行为人群所掌握的健身技能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健身技能是影响健身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尽快完善体育社区指导员制度,改革学校体育教育,从而提高教全民健身技能水平,为进一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体育文化的大力宣传,其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体育文化和领悟体育文化丰富的内涵,为人们体育素质的提高、健身意识的升华、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积淀。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根据以上原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