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公 司治理结构并不是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 ,仅仅是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即仅仅是指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的治理机制。实际上 ,公司治理结构的全部内容 ,是指在契约制度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机制 ,既充分调动各种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又对各种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 ,即形成相互制衡 ,保证各种利益主体自身的应有利益与权力。因此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体制体系。一般来讲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第一 ,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关系。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不完善的 ,既有所有者侵蚀经营者利…  相似文献   

2.
公司的治理结构应该具有制衡功能,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亦称法人治理结构),就担负着既要使经营者能够顺利行使经营权,又要实现治理结构中各个部分之间具有制衡关系的双重任务。没有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就不能保证投资人实现营利的目的,所以,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探讨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应该从利益主体的角度进行。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各利益主体通过市场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法人治理结构的众多问题,其核心是妥善处理利益主体间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产生的矛盾。研究法人治理结构,必须看到有几个利益主体,法律承认他们…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组织结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机统一组合体 ,是调整企业股东(出资人 )与经营者 (出智人 ,含公司员工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 )之间权利、责任、利益关系的基本制度体系。公司治理结构制约着企业决策、资源组织调配、成本风险控制的全过程 ,对企业的成长发展、资本保值增值和持续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近年来 ,全球出现了一个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趋势。随着各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 ,作为微观经济基本制度安排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相应进行改革。国际组织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4.
民营施工企业的发展模式、发展途径正在出现新的变化,而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管理水平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必须进行创新。民营施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目标是建立员工、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企业治理结构。本文就我国民营施工企业如何合理选择企业治理结构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内外主体平衡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历史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由于内部人和外部人这两类主体不平衡所造成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的特殊困境,并根据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特殊规律性,提出了完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治理的两个到位一个平衡的理论。两个到位,即所有者具体化理论和所有者直面化理论;一个平衡,即内外主体平衡论。该理论既不同于委托代理理论中的股东至上论,也不同于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而是适应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特殊规律性的理论,国有独资公司有效治理,必须从外部引入一种足够强大的治理力与强大的内部人控制力相抗衡。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的历史,也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从失衡到平衡的历史。作为公司治理理论的新突破,成为探索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国有公司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集团治理结构中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先进国家的公司治理和企业集团治理模式,我国企业集团治理结构应实现治理型管理——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集团治理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等)、董事会及经理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明确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主体,是国有独资公司规范运作的前提,也是国有独资公司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用评分法对国有独资公司中众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从而界定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主体,以及各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生存、价值增值和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的作用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监事会曹景全吕源沛秦建设吕飞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连接并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解决公司内部不同权利、责任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在公司法人资产的委托———代理制下...  相似文献   

9.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认识财务管理目标。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质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参与。当前,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并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公司治理结构及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公司治理结构是指适应公司的产权结构,以出资者(股东)与经营者分离、分立和整合为基础,连接并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相互之间权利、利益、责任关系的制度安排。该制度体现了在投资主体多样化的情况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结构模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基础。然而国有独资公司股东的特殊性和唯一性与建立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传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吻合。  相似文献   

11.
股权激励是一种具有长期效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对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负相关、曲线相关三个方向研究成果的梳理,试图以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说明股权激励在公司治理中起到的作用,以使得股权激励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化工管理》2004,(11):21-21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公司治理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正是由于两权分离反映了契约控制权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及其拥有的信息量不同,决定了各利益方之间存在不对称和不完备的契约。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是公司治理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构建省级电网公司财务治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省级电网公司要完成建立健全现代公司制度、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艰巨任务,必需加强公司财务治理,完善财务治理结构和体系,营造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和氛围。省级电网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建立以财权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因此,在构建财务治理结构时,首先要明确省级电网公司的公司治理模式。省级电网公司的公司治理应以什么价值观为导向?是股东价值观,还是利益相关者价值观,或是两者融合?省级电网公司具有公用事业性质,利益相关者价值观比较接近省级电网公司的…  相似文献   

14.
曾江洪 《董事会》2015,(Z1):38-39
政府官员试图通过控制企业领导而控制企业行为,结果迫使企业领导将企业的决策权向权力部门转移,这也给权力部门有寻租倾向的个人有腐败的空间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整套有关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处理权利和责任的行为准则,它是个人契约的产物。与其他性质的企业不同,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产生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结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处理企业各利益关系方之间关系而形成的架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不是各利益关系方的制衡.而是通过对这些利益关系方的制衡使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内、外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发挥作用,外部则是通过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商品流通市场等发挥作用。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下,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是要通过构造合理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打造有效的治理机制,最大限度抑制代理成本,解决董事、监事、经理的选择与激励,实现公司的科学化决策,并使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都得到公正对待,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普遍建立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较为科学、规范、完整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然而公司治理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将导致公司治理的无效,并最终损害公司利益,需要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基础、可行性以及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实践经验3个方面的分析,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指导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应采取以市场价值理念为基本思想的契约理论。  相似文献   

18.
张华强 《董事会》2013,(4):100-101
在稳定匹配的成功运用中,除了匹配设计正确,更在于这种匹配的设计者超越参与匹配双方的利益。公司治理要想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稳定匹配,由任何一方主导都难以实现;只有同时体现两者之外的相关利益主体的意志,才能消除姑息相容的弊端良好的公司治理必须从清除"姑息相容"的隐患做起,否则任何精到的体制机制设计都难以确保公司治理的"稳定匹配",从2012年12月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治理结构的含义入手,就转轨期地勘企业的治理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图建立一种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以使经得和所有都在利益取币保持一致,缩濉处对称现象,解决激励与约束问题,保护所有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张冉 《山东纺织经济》2011,(8):30-31,83
随着理财及相关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公司理财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模式不断发展演进。作为现代理论界最新观点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共同治理模式,尽管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困难。本文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共同治理模式与IT治理与网络化做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IT治理与网络化对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这一公司治理模式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