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紫叶 《上海质量》2014,(12):1-1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总结了“新常态”的九大趋势。第一条就是“消费需求: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事实上,由于全球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增长、消费乏力,包括美国、欧洲在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接近饱和,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依靠自身的消费需求来推动。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解读主要是从全国层面来进行的。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的关键是对潜在增长率进行合理估算和预测。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不仅从全国层面估算潜在增长率,而且还从区域层面估算潜在增长率。本文使用生产函数方法,以ARMA模型为辅助,对中国经济的合理增速进行估算。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来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相对于以往将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为6%左右,这与中央所做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相吻合;(2)根据生产函数法,从供给侧来看,新常态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主要源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收益率下降带来的资本投入减少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下降;(3)虽然从全国层面来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总体上呈现出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下降趋势,但区域层面则呈现出增长率分化的趋势。新常态并不意味着各地区同步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基于长期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震荡的状况,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的含义,“新常态”正式成为党中央的共识。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求人们对新阶段的新常态有更深入的认识。如果人们一直停留在各种旧常态的思维范畴,就可能错失新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只有尊重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江北 《科技与企业》2014,(18):142-142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与此同时,政府必须防范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习主席为中国经济下了新定调,称之为“新常态”。一、“新常态”是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的经济术语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从过去的“常态”转变到“新常态”已,有助于统一各方的思想。所谓“新”,经逐渐成为更多业内人士的共识,而此次习主席明确这一提法就是“旧”的对比或演化。中国“旧常态”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即将进入“新常态”。这种提法具有独创性但其并非无源之水,它的理论根本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观点在中国当前经济社会状况下的碰撞。“新”就新在不仅仅在理论提法上面有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有新突破。“常”就常在要创新完善政府现代治理理念和升华政府现在治理能力。保障在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的无形的手要科学辩证的结合应用。而中国房地产市场是最考验中国经济能否进入“新常态”的一个标杆。  相似文献   

6.
自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继而在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会议上演讲时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以来,“新常态”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就出现“新常态”的前因、后果及其呈现的主要特征一抒己见,期望能抛砖引玉. 一、历经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十年文化大革命把中国经济推到濒临崩溃的边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世纪.中国经济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即将进入“新常态”。这种提法具有独创性但其并非无源之水,它的理论根本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观点在中国当前经济社会状况下的碰撞。“新”就新在不仅仅在理论提法上面有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有新突破。“常”就常在要创新完善政府现代治理理念和升华政府现在治理能力。保障在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的无形的手要科学辩证的结合应用。而中国房地产市场是最考验中国经济能否进入“新常态”的一个标杆。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从现有文献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等三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是体现在“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客共享”等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城镇化滞后、人口红利消失、经济风险加大”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国内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就是从速度规模经济向质量效益经济转型。质量是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而计量是提升质量的基础。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好发挥计量检测技术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服务质量发展?笔者认为,计量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常态,科技创新是新常态下“新”的关键所在,始终坚持服务产业则是新常态下的“常态”的重要的内容,把握好计量发展的“新常态”将给福建计量带来发展新机遇,也是开启计量事业新征程的密钥。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突出的时代命题。新常态的实质就是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新常态有三个核心特征,速度——GDP增长将保持在7%左右,结构——经济增长结构和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下,过去30年高速发展中积累的痼疾,比如资源能源浪费、环保意识欠缺以及需求  相似文献   

11.
物流装备业进入“非常态” 自2010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潜在运行能力开始下降,经济增长开始进入换挡期,进入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为7.7%左右,预计2014年将继续下降为7.4%左右.根据《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观察,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潜在增长能力为7%~7.5%. 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潜在运行能力下降,经济增长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由常态的高速增长下降为中速增长,工业制造业和物流业也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很多工业品生产能力过剩,能源、原材料消耗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崔忠付 《物流技术》2014,(12):10-13
从2012年开始,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速增长阶段。在“新常态”下,中国物流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物流业能否成功地转型升级取决于我围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下面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物流信息化今后的发展趋势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当中国经济进入“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的新常态,破坏金融市场稳定的威胁之一依旧来自于信用冻结。  相似文献   

14.
刘胜军  李健 《英才》2015,(1):46
当前面临的挑战不是短期的外部冲击,而是长期的转型压力。“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速的过渡,也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切换。从国际经验来看,5%左右的增速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而言是比较理想的“新常态”。当然,从过去35年的9.8%下滑到5%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中国就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从过去出口、人口红利、投资、房地产转向新的动力,包括创新、消费和城镇化。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是趋势,没有必要阻止。只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速的自然回落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少透支一些未来未必是一件坏事。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中国经济迎来了新常态,“中国梦”作为每一位公民的梦想,正成为国家与人民的新连接点。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员,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地产梦”应怎样配合“中国梦”?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应如何发展?周颖舟:今天大会的主题是“大时代下的地产之路”,那大时代如何解读?1840年作为一个断点,中华文明从高峰走向沉沦。经过170年,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为的是一个中华民族复兴的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常态具备全方位趋势性———新常态与经济增长降速、发展质量提升、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密切相联系,势必对社会、政治、文化、法治以及生态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全方位的、带有趋势性的新格局。研判新常态需要战略性与宏观性———从战略层面来讲,新常态顺应了生产发展的新要求、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传统产业的转型;从宏观层面来看,发达国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挑战倒逼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向创新驱动型转换。迎接新常态注重规律性与预见性———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造成的,要从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角度出发,采取恰当的战略战术,来切实有效地应对新常态,增强预见性。  相似文献   

17.
《江苏企业管理》2014,(11):25-28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的重要表述,开启了中国经济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一切惯例可能都会被打破.一切新规都要重新学习,直到习以为常。新常态下,政府该如何协调与市场的关系?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家和投资家们如何为企业找寻新的发展动力?从上期开始。本刊通过经济学家、学者和企业家的视角,观察新常态下新的经济框架、新的投资逻辑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肖运香 《湖北审计》2014,(12):49-49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7月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提“新常态”,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一系列论述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韦森  李健 《英才》2015,(1):48
对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要顺应,不要慌。如果政府不能意识到经济增速的下行,依然用高投资或者政府投资,例如基础设施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很有可能走向大萧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持续的高增长,中国持续30年非常不容易,即使是7%也是西方历史上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这时候进入中速增长期,并不是坏事。包括“一路一带”在内的海外投资,目的是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4年中国人力资源领域的重大事件为基础,总结和概括了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力资源新常态。本文认为,经济新常态、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以及技术变革是推动中国人力资源进入新常态的驱动因素。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制度环境的变化、区域劳动力市场的构建、收入分配改革、人才竞争及人才激励、技术变革对人力资源的冲击是中国人力资源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