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本文将山东省制造业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用投入产出方法从量化角度对山东省制造业各产业部门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来分析各产业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以及产业的波及效果,揭示山东省制造业中的主导产业(群),为山东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的合理演化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了解和掌握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及其变动规律,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通过研究浙江省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最终依赖系数来分析其经济的结构比例、各产业间相互依存程度、各产业的发展顺序以及产业的波及效果问题,以期为浙江省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河南省物流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一)物流产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分析 一个产业的影响力反映的是该产业的最终产品的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说,产业影响力就是一个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乘数。  相似文献   

4.
毕常振  黄剑辉 《华商》2008,(2):15-16
通过编制北京市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定量地反映了分析北京市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而考察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影响力、感应度以及完全消耗关系。然后就得出的各项系数指标分析目前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汽车工业是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以奇瑞为代表的安徽汽车产业快速崛起,对安徽经济和我国民族汽车工业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利用有关资料,对安徽汽车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固定资产折旧系数、直接劳动报酬系数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汽车产业在安徽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促进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为研究《四川省支柱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一个子课题,利用2012年四川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重点分析四川各支柱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影响,不同方向的关联对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前向关联为下游的产业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技术,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后向关联带动了上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上游产业为其提供原材料、生产机器设备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因此,研究产业关联度对于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四川核心产业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产业集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辽宁省由于产业结构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原因,经济发展已普遍落后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本文着力从区域比较优势的基准出发,采用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系数、比较利税系数等指标,结合2000年和2005年各产业相关数据,分析辽宁省产业结构,争取找出比较适合辽宁省自身情况和历史特点的主导产业.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带动辽宁省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中间需求率等指标,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关联效应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流通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下降,中间产品的属性降低,最终消费属性增强.流通产业对其他部门产品消耗的增加,说明产业自身增长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  相似文献   

9.
利用黑龙江省各产业区位商值和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以及产业关联度系数等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中常用的指数构造方法,对优势产业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目前黑龙江省存在着总体产业优势地位不突出、经济效益不佳、技术进步投入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推进企业生产和组织结构升级、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以促进黑龙江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黑龙江省各产业区位商值和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以及产业关联度系数等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中常用的指数构造方法,对优势产业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目前黑龙江省存在着总体产业优势地位不突出、经济效益不佳、技术进步投入不足等问题。应采取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推进企业生产和组织结构升级、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以促进黑龙江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就业相关系数、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特征,对威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威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程度在降低,产业增长的就业吸纳力在下降。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促进威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靓 《北方经贸》2005,(1):20-21
产业集群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东部产业集群效应使东部地区强化了“后天优势” ,阻碍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 ,对流行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形成了重要挑战。东部地区利用西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及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 ,使中西部地区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发展经济的难度加大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我国199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外商投资、市场分割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基尼系数均有所增加,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其次,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就业结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国际贸易效应来影响东道国收入差距,FDI的收入分配效应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并存在区域差异;再次,地方政府对各产业的保护程度不同,因而市场分割因素将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其收入分配效应同样存在区域差异。同时市场分割通过限制劳动力、资本和商品的流动以及技术溢出,抑制FDI的收入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ompares commonly used approaches for estim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long-horizon returns and a predetermined variable X1, such as dividend yields. Specifically, we look at regression of (i) nonoverlapping multiperiod returns on Xt (ii) overlapping multiperiod returns on Xt, (iii) single-period returns on multiperiod Xt, and (iv) single-period returns on Xt and its implied long-horizon regression coefficient. We provide analytical formulae which quantify the efficiency of the estimators used in the various approaches. Using the formulae, as well as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the estimators used in the various approaches differs remarkably, depending on the dynamic structure of the regressor. of special interest for financial economists, when the regressors are highly autocorrelated, we find that the regressions (ii) (iii), and (iv) provide only marginal efficiency gains above and beyond the nonoverlapping long-horizon regression.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高增长率与高失业率并存”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 ,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 ,也存在较高的失业率 ,这种经济现象是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相悖的。文章依据中国国情 ,从高经济增长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客观现实出发 ,分析造成此种经济现象的原因 ,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以期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 ,提高就业弹性系数 ,把失业率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常州曾经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但自90年代起,常州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经济地位出现边缘化迹象,且与周边城市的差距逐步拉大。如何应用定量研究方法从结构性问题入手,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为常州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显得十分紧迫。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应用结构变化值、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产业扩张弹性对苏州、无锡、常州苏锡常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促进常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制定发展对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首先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运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了安徽省各行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及其时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其次通过安徽省各行业能源利用强度的测算,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结果,提出了节能降耗约束下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层次可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志俊 《北方经贸》2005,(5):104-105
文章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现象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资源禀赋、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技术创新和历史偶然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需要 ,而现代物流是各国经济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两者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互推进的关系。文章首先指明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总体趋势与中国的产业结构现状 ,而后着重论述了现代物流的再造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意义 ;进而结合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就现代物流再造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即在体制再造、主体再造与外部环境再造方面取得突破 ,阐明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这一重要时期更应重视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