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般在微积分教程中,可应用给出的等价代换的定理去求解两个函数比或两个函数乘积的极限;但对于求幂指函数极限,可重使用等价代换定理,微积分学教程中却没有论及。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论证,指出在幂指函数极限计算中,可以使用等价无穷小或等价无穷大代换。代换后的极限形式变得简单易解。  相似文献   

2.
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方法求极限可以简化计算.教学中往往强调只有乘积因子才能进行等价无穷小代换,而“+”“-”号连接的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特定条件下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  相似文献   

3.
等价无穷小代换法是解决极限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既要理解等价无穷小的定义,还要熟悉常见的等价无穷小形式,既要能灵活应用等价无穷小代换,又要清楚其使用的前提,还能灵活自如地运用等价无穷小的性质和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基因表达数据提出模糊聚类的方法,不直接作用于观测数据,而作用于行和列的模糊相关矩阵的等价闭包。利用该方法可有效地将相似的行或列进行聚类。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是微积分学中求极限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教学中往往强调只有对乘积因子才能进行等价无穷小代换;该文对这一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补充,且指出对非乘积因子在某种条件下也可利用等价无穷小的代换求极限。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论述政府债务经济效应的理论中,李嘉图等价定理提出了和凯恩斯主义不同的观点。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是否成立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目前经济转型阶段,尽管李嘉图等价定理不成立,但它提醒人们注意在使用财政赤字政策时,政策工具使用的限度,因此李嘉图等价定理对我国的财政政策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政府财政赤字通过债务发行还是增加税收来融资是无关紧要的,政府支出与总需求无关。这是因为理性的经济主体会意识到当前的赤字就是将来的税收负担。文章根据我国198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李嘉图等价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并不成立,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逆周期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这很可能是由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尚不存在。但实证结果也显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远远大于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因此通过减税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应当成为财政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等价量代换法在计算极限中因能够简化运算而深受喜爱,但是教材中的定理却又有许多限制,这给等价代换的使用提供了诸多不便。在应用等价量代换法求极限的过程中,只要能够恰当理解"等价"与"等于"的区别,适当使用上述由定理得到的充分条件及其结论,合理利用泰勒展式,即可使用等价量代换法求极限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嘉图等价定理是一种中性原理,其核心思想是政府债务与税收是等价的,即政府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筹资,其对经济总量没有任何的影响。通过分析国债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论证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不成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软件测试的定义、原则、方法、步骤等,并结合等价分类法列举了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张量积,研究了Nφ型商模上的符号为一般有限B laschke积的解析Toep litz算子的相似性、酉等价性及极小约化子空间.  相似文献   

12.
Nida's translation theories, especially for hi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are highly praised and adopted in Chinese translation circle. Howev-er, there are a lot of criticism and misunder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ssue on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so as to benefit our translation studies o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level.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存在着超额和欠额现象。译文不可能达到原文绝对对等的信息。绝对等值的翻译是不可能的,只能求得翻译近似的等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翻译对等”已经成为现代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等”也成了译者们追求的目标。为了阐述翻译对等的实现,运用实例,从形式对等、功能对等、风格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对等的途径。指出对等是相对的,是效果的对等,翻译的标准是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底欧盟议会通过了欧盟证券监管委员会关于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的建议,在2009年年初至2011年年底三年内,将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的会计准则认定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效。回顾了欧盟会计等效认定机制的形成过程,并着重分析了由欧盟证券监管委员会所掌管的技术认定程序,介绍中国在寻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努力及寻求等效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世界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奈达将信息论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要实现动态对等,必须要平衡译文的信息传输负载,使译文的冗余信息与原文的冗余信息对等。翻译时要调整译文的冗余信息,实现"冗余对等"。  相似文献   

17.
英汉互译中的等值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等值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在表达上应达到等值效果 ,符合语言本身的要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译、意译、概念转换和代换等方法来达到等值翻译 ,实现两种语言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概念和音响形象之间的联系而言的,是普遍存在的。象似性也是普遍存在的,但 还不足以构成对任意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孝经》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详细阐述了孝道的思想,对弘扬中华孝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译本数量不多,且没有充分传达出孝道的精神内涵,这就有碍孝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翻译对等论中的内容对等为指导,以今文《孝经》的原文本和现有《孝经》的六种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孝经》中有关孝文化的六个概念术语的讨论,或许可以发现译文中存在的省译和误译等问题,并拓展出新的英译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