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徽省人力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论表明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所以,需要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人才环境进一步开发安徽省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不同区域人力资本的差异造成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文章选取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质量、人力资本投入的三大指标,全面比较安徽省与浙江省的人力资本差异,同时探析安徽省与浙江省自然与经济现状差距悖论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质量与能力的差异化。因此,必须通过构建现代教育战略体系,创新人才引进体系,重塑人力资源能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四大渠道,推动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安徽东向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瑜  何新敏  钱士茹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6-18
安徽作为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地带,在中部崛起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安徽东向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制定高效能、高素质、高潜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体系.文章分析了当前安徽省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区域人力资本的发展。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要实现苏浙皖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必须从人力资源战略角度出发,结合各省市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供求现状,实现高中低端各个层次及三次各产业人才合理分布,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效用。安徽省要融入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也必须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定位,结合本省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制定相应战略,提高自身人力资源实力,助力泛长三角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芳芳 《特区经济》2014,(9):148-150
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经济发展就越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向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外向带动"已经作为安徽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因此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外向型经济,再选择描述外向型经济的指标,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比安徽省与其他各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用主成分分析来对安徽省各地级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地级市的发展水平排名,结果发现,安徽省处于我国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与东部地区和少数中部地区差距明显,安徽省各地级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并根据以上分析指出大力发展安徽省外向型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园 《特区经济》2011,(9):185-187
加入长三角区域,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是安徽省发展的良好机遇,不仅能够促进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也会促进安徽省金融的迅速壮大。在加速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中,安徽省应当合理制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经济战略步伐。于此同时,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拟定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的金融战略。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的金融战略目标的定位,分析安徽省金融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陈兆荣  吴杰 《特区经济》2008,(4):199-200
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崛起,安徽省沿江经济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推进安徽省跨越式发展和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的关键。本文构建安徽省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墒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分析排名靠前的各县市发展的模式及特点,提出安徽省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增洋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0-15
安徽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跨越式发展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双重压力.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特征和结构特征的分析,以及和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作比较,评价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差异,为安徽省处理区域发展中均衡和非均衡关系及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从2005~2014年本文通过对2005~2014年经济金融数据挖掘,以安徽社会融资规模为研究对象,从总量与结构两个层面分析探索安徽省融资结构和经济发展,得出二者处在总量、增速和相关性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说明安徽省社会融资规模可以作为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一个中间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城镇化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等方面影响,分析出城镇化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朱盛毅  朱金蓉 《乡镇经济》2009,25(12):81-8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安徽依托中部崛起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切入点,是调整安徽农业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和实现安徽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系统分析了安徽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对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做了有益的探索,旨在为安徽崛起、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璇  蒋长流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52-157
文章在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以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来自中国24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数据和死亡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死亡率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并且部分城市死亡率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趋势.文章还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安徽省淮北市进行个案研究,以实地发放问卷为数据来源,以健康自评为衡量健康指标,考察各因素对居民健康影响,发现性别、教育和职业地位对健康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流动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自鹏  崔凤梅 《特区经济》2006,211(8):371-372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人力资源流动的直接动因,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下,促使人力资源从落后国家和地区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但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则加速了移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正确认识人力资源流动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从而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为国家级示范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是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科技人力资源是促进皖江城市带的迅速发展动力。通过与国内其它经济区相比,从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密度、结构、质量四个方面,分析皖江城市带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找出皖江城市带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了扩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提高其创新能力、改善其人才发展环境而应该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新成 《特区经济》2010,(11):301-302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没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很可能会失去目标,同时没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也会缺少一个巨大的推力,其进程必将受到限制。本文是从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进行阐述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但是鉴于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整合对接强势市场资源,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安徽省利用长三角市场资源的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长三角市场资源整合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是制定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对网络结构的变化、各城市间的经济关系、联系程度以及各城市在安徽省中的经济位置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总体而言,经济联系不强,城市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层级结构和小团体现象,各城市的经济地位差异巨大.对此,结合安徽省城市发展水平以及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提出安徽省城市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是现在社会活动中重要的资源,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缺少人力资源会导致其他各种资源不能够协调和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在新的时代里,人们开始关注并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人力资源的重要地位,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必要的资源,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文章主要概述了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理论与概念,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