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6年6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预测)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2)货币供应量M2对工业增加值和CPI作出系统性的反应,且M2新息是由央行决定的,表明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3)我国基本不存在货币传导渠道,主要的传导渠道是银行贷款,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直接调控经济,并引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际上是两个——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2,这种调控模式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4)两个中介目标调控不同的领域:信贷规模主要针对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主要针对金融市场,这是我国央行的一种现实选择,央行也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一致和协调。上述结论对于货币政策实践是有意义的,表明我们更应关注信贷规模指标并以此为核心来调控经济。当然,这种货币传导模式存在缺陷,只是阶段性地起作用。从未来的发展模式来看,要采用包含更多信息的利率作为政策中介,其前提条件是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孙明华 《财经研究》2004,30(3):19-30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种途径,但国内学者对于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技术,对我国从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3年第一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1、LOAN和GDP以及M2、LOAN和GDP之间的稳定关系,证明了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我国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市场传导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从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传导过程中,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和M2和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从信贷市场到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GDP、CPI、CUS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但是有一定程度的梗塞.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8年-2010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有效性研究.在运用Joh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检验确定存在长期稳定和因果关系后,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认为:贷款总量和利率对货币供给量M1的影响是显著的;货币供给量M1对产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而对物价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同时,在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模型研究中得出政策传导机制流畅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快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贷渠道与汇率渠道方面入手,构建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因素模型,从而探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具体影响途径与效果。实证研究表明,我国2005年之后房价的持续上升与货币供应量、个人按揭贷款额度和汇率三者有一定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与货币供应量、个人按揭贷款额和汇率长期存在稳定关系且呈正向变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把人民币汇率波动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监控体系,采用1996年1季度至2008年2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来影响实际经济总量的,并且狭义货币供应量更能实现对实际产出目标的传导和调控;(2)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扩大会减少货币供应量;(3)不可能三角在我国是成立的;(4)将人民币汇率波动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监控体系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经济研究》2017,(8):78-93
本文试图从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对货币政策影响民间借贷利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解释,论文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宏观货币政策实施→信贷市场变化→民间借贷利率调整"为分析路径,实证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上行,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存在差异。与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所不同,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未能显著影响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立场对民间借贷利率的传导路径中,以信贷利率、信贷规模及银行风险承担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信贷市场通过机会成本渠道、资产替代渠道及逆向选择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何慧刚 《经济师》2004,(11):84-8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部门通过政策的冲击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 ,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 ,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依赖的方式与路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两种渠道 :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货币渠道主要分析利率、汇率等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如何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信贷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企业、居民财务状况和银行信贷条件的变化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文章在论述货币渠道的传导途径的基础上 ,对货币渠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是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放大效应,不能将其与信贷配给相混淆,而应理解为直接通过信贷供给的变动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数量传导机制。运用CC-LM模型和贷款供给函数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机制,并运用动态广义矩方法进一步估计我国货币政策贷款供给函数后得知:第一,虽然我国满足信贷渠道必须的金融摩擦条件,但是其所依附的价格传导机制并不畅通,无法放大货币政策的效果。第二,我国垄断性的银行业结构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渠道将以规范化的利率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而信贷渠道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辅助性机制存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实证结论是:无论是在80年代还是在90年代,信用渠道都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以及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货币政策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均具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股市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以及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等几个侧面,实证分析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其结论是,中国股市的发展已经对狭义货币M1的需求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整体上加剧了狭义货币M1需求的不稳定性;中国股市的发展并未给广义货币M2的需求造成系统性的影响;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目前都还比较微弱,特别是投资效应;中国股市的发展已经一定程度地分流了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信贷渠道仍然是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2.
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通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其原因既在于传导主体行为的被动性 ,又因为传导工具的无效性。以信贷途径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低效性的根源。要使货币政策真正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有力手段 ,利率的中介指标的作用必须有效的发挥 ,利率市场化是其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一、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对比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资本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共同进行传导 ,同时信贷传导途径仅作为传统利率传导途径的增强机制、补充机制 ,并不成为主机制。然而在我国 ,信贷传导途径表现特别突出。信贷传导途径主体之间的博奕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低效性。既然我国信贷传导途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 ,那么信贷传导途径的任何“瑕疵”将直接导致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弱化。其传导主体之间的博奕性主要体现在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难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 ,商业银行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实施放贷行为。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真正决定因素是新贷款的可获得率和旧贷款的偿还率。由于我国这两项比率都不高 ,因此对扩张性货币政策 ,信贷...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处于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之中。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在新的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致使原有的信贷渠道己开始阻塞或萎缩,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及时、顺畅、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改革方向来看,利率以及资产价格渠道应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但从我国现实来看,信贷渠道仍然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因此,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发展货币市场、健全利率渠道,更加重要的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构建健全的商业银行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必然带来影响,成为倒逼金融业实施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厘清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2—2012年相关数据作为变量指标,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1994—1997年以及1998—200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相似文献   

17.
韩丽娜 《时代经贸》2007,5(10Z):176-177
本文在收集整理我国季度M2、GDP和CPI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1994-2006年货币供给量M2与实际产出、物价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虽然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使得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大,但是可以采取将中介目标进行定期调整的办法提高中介目标的政策效果。所以,当前以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仍然具有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一、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但在逐步削弱,信贷机构结构的不平衡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平衡1998—2001年我国广义货币分别增长15.4%、14.7%、14%、14.4%(2001年含股民保证金存款),分别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消费物价指数增幅之和高出5.4、8.4、9.5、6.4个百分点,M2与GDP之比,1998—2001年分别为1.31、1.46、1.52、1.64,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国之前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与M2之比,1998—2001年分别为82.8%、78.18%、73.82%、70.9%,可见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但在信贷市场上,传导货币政策机构的结构极不均…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颖 《当代财经》2005,(12):47-48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小、见效慢,表明其传导机制效率低。现有研究大多是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以及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途径上找原因,认为利率尚未市场化、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滞后是货币政策有效的重要制约因素。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要解除这些制约因素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而信贷渠道仍然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