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区域货币联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元的成功运行以及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极大关注。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对东亚经济体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此提出建议。从研究结果看,东亚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东亚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货币动荡正在使东亚各国脱离美元本位,寻找新的钉住货币。表现坚挺的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东亚区域关键货币,成为东亚各国和地区钉住的锚货币。本文在货币锚效应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个数筛选的步骤,挑选出最优模型来分析东亚各经济体货币的汇率货币篮子中美元、日元以及人民币的权重,从而揭示人民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的可能性,进而了解人民币主导经济区形成的条件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欧元的"示范效应"证实了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出现了区域货币合作的趋势。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东亚各国从共同的利益出发,面对来自外部的风险和压力,有必要加强本地区内的协调机制和金融合作。笔者通过对东亚地区诸国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东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主要国家的大致经济发展方向趋同,基本符合最有货币区域理论中的最优货币区域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 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最终波及到整个东亚地区,给东亚各国的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面对危机,东亚地区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难以应付危机的传染效应,只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求助.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危机国提出了一系列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苛刻要求,延误了解救时机,最终加剧了危机,导致各国经济经历了几年的衰退.东亚金融危机的打击使东亚各国清醒的认识到,抵御金融风险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必须在区域内部加强合作,共同合作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从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看"华元"及"亚元"的推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致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种应急措施消除危机带来的冲击,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受到了冲击,同时也使亚洲各国看到了实行统一区域货币抗击外部冲击的重要性.1999年1月1日,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盟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区域货币一体化的迈进;2002年7月1日,欧元正式成为欧盟的单一货币,使"最优货币区"理论演变为现实.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洲货币联盟提供了理论依据,欧元的诞生和流通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在目前状况下,推出统一中国货币以构建"华元"的一些设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构建"亚元"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超  李素莲 《黑龙江金融》2007,(4):26-27,30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所表现出来的极强的“传染性”,以及在危机救援过程中,IMF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促使东亚各国将货币合作提上日程。欧盟不断发展壮大,拉美的“官方美元化”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东亚各国渐渐意识到未来世界经济的竞争就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因此,进行东亚货币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阐述最优货币区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东亚货币合作进行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欧元的“示范效应”证实了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一)区域货币联盟理论: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40多年来在欧洲得到了广泛而深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东亚各国货币合作的愿望日益高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体系初见端倪。、但由于东亚地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殊性,东亚货币合作的道路上依然障碍重重.需要分层次、分步骤地稳妥推进。大势所趋之下中国应积极应对,大力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对于欧元的正式面世,仅从欧元自身进行讨论意义是不大的,有必要把欧元放入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中作一分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清偿手段和国际金融货币的三极货币体系将在今后20年中逐渐形成.虽然,欧元的出现有可能逐步改变美元霸权的局面,但是,三极货币体系并非是高效率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置的不稳定性,将严重地干扰非三极货币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琪 《金融纵横》2004,(9):18-21
一、引言 东亚货币合作的提出既源于内部的动力,也源于外部的压力。从内部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各国认识到了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由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成为一种地区性的货币现象,因此需要地区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  相似文献   

12.
马进  颜芳 《广西金融研究》2006,51(7):67-68,F0003
欧盟是第一个将货币联盟和建立单一货币设想付诸实践的货币集团,欧元的成功不仅将区域货币一体化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而且也使80年代中期以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向一个新的高峰,影响极为深刻.本文在分析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剖析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并就此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币金融合作问题进行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走近欧元     
欧元是欧盟欧元区内各国使用的统一货币.欧盟共有15国.现15国中以欧元为统一货币的有12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秦始皇推进统一的各项政令、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欧元的实践以及欧元区目前所面临困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区域差距与货币金融政策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15.
构建能够概括国际货币作为储备货币、计价货币、投融资货币应用状况的货币国际地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综合评价分析法,依照欧元相对地位变动趋势的不同,将1999 Q1至2010 Q1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其间欧元的国际地位和欧元相对于美元的国际地位变动,结果表明,欧元诞生至今,与美元相比,欧元相对地位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欧元储备货币和计价货币相对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2002年的新年钟声宣告了一个梦想的实现,经过了30多年的理论追求、8年的政策设计和3年的实践过渡,欧洲的12个国家终于迎来了全新的统一货币--欧元.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这个在银行和账面上被哺育了3年多的账面货币将正式出现在街头巷尾,成为人们手中的交易媒介."欧元区"各国的原有货币经过3年半的过渡期,将于2002年7月1日正式退出流通领域.不管未来的前景和走势如何,欧元的诞生将作为国际经济和金融的重大事件而载入历史,而将同样被历史铭记的是区域统一货币理论的提出者--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教授.1999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蒙代尔,以表彰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的分析"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开放经济是充满风险的经济,它既为经济主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使其遭遇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国际货币合作及国际区域货币是规避开放经济风险、降低开放经济成本的有效工具,它使货币的职能有了新的扩展。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模式有三种,即欧元模式、美元模式、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虽然欧元在1999年就已经宣告作为记帐货币出现在国际货币舞台上,但是也许更多的人愿意把2002年1月1日作为欧元正式诞生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欧元终于开始以实质货币的形式在欧盟区12国流通了.欧元区所有国家的货币全面兑换成欧元,欧元货币进入12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的货币和商品流通领域,按计划到3月份这些国家的大部分交易结算都将用欧元进行,7月1日起欧元将成为欧元区国家唯一可以流通的法定货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简述欧元产生的历史进程和意义,然后运用最优通货区理论来分析建立货币联盟、实现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条件,通过对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性、贸易相关性等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建立亚洲货币联盟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认为东亚地区实现货币一体化的条件正逐步走向成熟,而建立区域货币联盟的主导方式应以欧元模式为借鉴。  相似文献   

20.
袁天昂 《时代金融》2012,(8):17-22,24
20世纪90年代,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致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种应急措施消除危机带来的冲击,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受到了冲击,同时也使亚洲各国看到了实行统一区域货币抗击外部冲击的重要性。1999年1月1日,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盟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区域货币一体化的迈进;2002年7月1日,欧元正式成为欧盟的单一货币,使"最优货币区"理论演变为现实。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洲货币联盟提供了理论依据,欧元的诞生和流通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在目前状况下,推出统一中国货币以构建"华元"的一些设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构建"亚元"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