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对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调研和对美国、英国等科研较发达国家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的分析,结合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通过调研、统计分析,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剖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同时基于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英国政府为应对“脱欧”、新冠疫情等综合挑战,加快政策转型,拟将英国打造成为全球创新中心。通过分析“脱欧”后英国的科研经费投入支出情况、多元化科研经费结构及其政策转型的具体举措,从而提出对中国科研经费投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杜莲珍 《经济师》2014,(12):207-207
国家将科技创新摆在全国发展的核心位置,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也是科研经费增长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科技投入的增加并不等于创新能力的相应增强,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针对高校科技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网络信息化建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英国于2004年成立技术战略委员会,2014年8月更名为创新署,主管科技创新,是英国商业、能源与工业战略部下属的公共机构。创新署为促进英国的科技创新采取了很多举措,包括营造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进行直接投资等方式,并始终贯彻一条主线:政府只是科技创新的"推手",在资源配置、经费使用、项目评审和成果评价等环节放手让市场"说话",试图解决行政手段包揽的"高风险"等问题。本文将对这些举措进行介绍,并分析政策的着九点及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科研投资增加,成果显著瑞典社会党从1982年重新执政以来,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制定了以增加就业、促进生产为主、经济补助为辅的方针;在科技方面,全面加强科研工作,不断增加科研经费。1981年,科研经费为国民经济总  相似文献   

6.
科研经费“包干制”对激发科研人员潜能、提升科研绩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中国科研经费政策演变的基础上,采用政策分析法对比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总结中国科研经费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改革的逻辑动因,并从考核、激励、容错、审计监督、防控预警、多中心治理6个方面设计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机制,以期破除科研经费改革中面临的梗阻,优化科技资金配置,调动科研人员热情,释放科研人员潜能,提升科研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科研经费来源和联邦国家科技纲要的实施。 当前俄罗斯的科研经费与其他领域预算拨款一样,受经济形势的制约。由于通货膨胀,国家科研经费预算拨款实际上减少了。当年俄国家预算草案中此方面拨款约为4.5万亿卢布(民用),占俄国民经济预算的2.4%,比过去少得多,但比1993年的数额增多了。由于投  相似文献   

8.
科研经费是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的保障。随着政府、企业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经费在企业资金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科研经费,发挥其最大价值,成为企业科技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文中通过建立管理机构、制度建设、流程管理几方面对企业在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上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科技项目经费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英国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管理财政科研经费的基本格局,并以部分典型评价活动为例,从国家和机构两个层面对英国非政府部门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机构工作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剖析,包括: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管理框架、成果使用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科技计划中拟通过专业机构实施计划项目及配套经费管理的改革,从制度建设、规范制订、标准选择等不同维度提出了对专业机构工作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捷克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长幅度达到前所未有的6%。科技投入比上一个年度提高10%。尽管捷克各个不同党派对事关国家发展问题的见解大相径庭,但在发展和支持科技问题上却基本趋于一致,都向科学家承诺增加科研经费,加强监管。鼓励科研与工业发展相结合。2006年下半年捷克政府换届后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把发展科技、转化科研成果和推进技术创新视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1.
NESTA是英国一家创新中介机构,目前是英国最大的唯一支持创新发展的非政府机构,致力于为政府、社会、创新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支持。NESTA通过与其他机构和公司合作来协助创业公司取得发展,同时从事创新政策研究、公益事业发展,定期发布创新研究成果和报告,对英国的创新政策制定有重大的影响。NESTA模式集聚了政府、投资机构、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在英国的创新企业金融服务市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值得推广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2011年,英国国内研发总投入为274.亿英镑,占GDP的1.79%,达到近10年的最好水平;研发经费主要来自企业、政府、海外和大学,其中,企业占46%;企业使用经费占总经费的63%,高等院校使用经费占26%。研究发现,英国25%的职工持有高等教育资格;制药领域研发强度最大,为38.9%;英国的论文引用率每年增长7.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1%的高引用论文中,英国占13.8%,仅次于美国。分析显示,英国科学产出具有研究质量和效率高、研究领域全面、知识流动活跃、国际合作产出较高但专利申请低等特点。我国与英国在科学研究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应充分利用英国领先的科学研究资源带动我国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以2012-2016年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该作用路径下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高管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研发投入在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高管任期负向调节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正向调节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高管学历在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中,均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创新研发主体,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异质性研发创新投入关系值得关注。选取2005-2018年我国内地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创新数据,采用面板VAR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中政府创新投入与市场创新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府创新投入对市场创新投入存在积极影响,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两期左右的滞后期,且只在短期内显著;从长期看,政府投入对市场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对研发的投入分国家预算资金投入、企业部门投入、国外资金投入和其它投入,业已形成成熟的研发投资机制。在联邦专项计划的框架下,俄政府更加注重创新基础设施发展、科研成果商业化机制建设、优秀科学流派的扶持和科技人才问题的解决。联邦政府还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预算外资金,鼓励工业、企业界等资助研发。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俄对研发投入的结构性特点是政府投入的比重在国内研发支出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技术前瞻研究工作发源于1994年的技术预测计划,现已成为英国政府的一项常规工作。英国技术前瞻研究组挂靠在商业、创新和技能部下属的政府科学办公室,有优秀的研究队伍和稳定的经费支持,其开展的项目涉及新兴科学和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围绕科技能发挥作用的重大社会问题,例如,全球变化、应对肥胖和洪涝灾害等。技术前瞻研究项目的研究报告和提出的有关建议,不仅对英国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对国际社会关于一些重大问题的判断和应对措施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对英国技术前瞻研究工作的由来、已经完成和正在开展的项目、核心研究团队、项目的遴选标准和特点等进行系统介绍,并以案例的形式阐述了其前瞻研究项目对政府部门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于长革 《财经研究》2006,32(2):30-41
关于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学术界有颇多争论,虽然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公共资本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文章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得出结果:公共投资与产出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出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即公共投资占GDP的合理比重为4.5%,公共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合理比重为22%左右。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velops and estimates a new-Keynesian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fiscal policy in the UK. We find that government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yield the highest GDP multipliers in the short-run, whereas capital income tax and public investment have dominating effect on GDP in the long-run. When nominal interest rate is at the zero lower bound, consumption taxes and public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are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fiscal instruments throughout the analysed horizon, and capital and labour income taxes are established to be the least effective. The paper also shows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fiscal policy decreases in a small open-economy scenario and that nominal rigidities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spending and consumption taxes, whereas decrease that of income taxes.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