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曾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体制机制。由于政府改革的滞后,这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机制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制度约束。政府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双刃剑的作用,能否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正向激励,关键还在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的体制机制:科学定位政府经济管理的领域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推进大部制改革;科学地设计政府和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改革审批经济体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但是市场机制并没有有效地促使经济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提高型转变,所以我们需要在政府行为的视角下从政府行为、政府职能转变及制度体系等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创新。政府迫切需要逐步从当前与民争利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的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型政府向让市场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转变。然而,中国以GDP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决定了官员为了地方GDP的增长而不惜诉诸区域间的恶性经济竞争及放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等行为。要实现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实现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的转变。同时,必须尽早制定和安排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颁布具有强激励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振兴政策,重点激励节能减排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引进,从制度层面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3.
诱致型制度变迁使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并繁荣一时。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建是一种强制型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安排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此限制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要想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可持续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从强制型制度变迁向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具体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消除农民顾虑;建立多元化、科学合理、高效的筹资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费用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建立技术过硬,服务质量高的医疗服务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有所转变,但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影响,转变的总体效果不理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在延续,在某些领域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没有实现转变,甚至还有恶化趋势.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陕西经济的发展方式要由"速度--规模扩张型"向"经济--环境--道德协调型"转变,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政策机制进行导引,通过发展战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绩考政策等工具,促进陕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完成陕西经济质的跃升.  相似文献   

6.
继2005年6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发展循环经济又作出了具体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而对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重新构建,以此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措施.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出发,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对于转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总会计师条例》颁布2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以及当前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等特点,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使总会计师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客观上对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探究现行总会计师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对于建立与国际CFO制度趋同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总会计师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方式落后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转变发展方式是化解资源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约束,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看,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约束,完善产权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制度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认为,人口结构特征、资源能源价格机制、金融市场、环境污染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社会保障制度、外贸环境、汇率制度七个根本因素,通过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居民部门消费——储蓄选择、外贸发展阻断机制三种路径发挥作用,造成了我国"高投资、低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经济增方式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和利用好这些根本因素,并要平衡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稳定运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经济时代 ,信息化给城镇化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城镇化进程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发展道路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城镇化道路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 ,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弱。要推动中国的城镇化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 ,应该着眼于逐步形成合理的金字塔体系 ;以工业化为依托建立城镇体系 ,利用新经济发展先进的城市分工 ;小城镇的发展应以制度创新为主 ,大中城市的发展应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彧 《企业经济》2006,(9):12-14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严重损害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转变增长方式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中心环节。本文阐述了我国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性,分析了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所需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05,(11):60-60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铜业)在过去的五年,完成了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模式从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李中 《经济界》2013,(3):62-67
文章以制度变迁为视角,系统研究了市场机制、政府制度以及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认为今后在转变发展方式问题上,除了要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外,还要加强非正式制度创新,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唐现杰  徐泽民 《物流科技》2006,29(4):115-118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的拉动,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这种资源依附型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再持续下去。“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自主创新则是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只有转变思维方式、调整发展思路,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实施以人为本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又多又快又好,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总体上采用了外延扩张式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中共中央最近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改变这种发展方式的缺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终结土地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现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是传统以物为本发展方式的典型代表,大规模畸形的土地收益分配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主要有五大利益主体,导致财产性收入大大挤占了劳动收入和人力资本收入,引发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创业创新导向的新经济模式.土地收益分配要从物本方式向人本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它违背了建立资本市场的初衷,导致资本市场定价机制严重扭曲。上市公司股权的高度集中,妨碍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及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就必须抓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这个核心,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制度。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系由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发展而来。文章从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以及发展绩效与发展方式评价等视角,探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路径与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在发展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蕴涵着制度创新的内在潜力.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具体表现在: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权模糊问题、社区封闭性的自我强化机制呈现刚性化、浓厚的社区福利主义.制度的缺陷还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如加大"城中村"问题解决的难度、制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等.因此,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面临着进一步的制度创新,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社区型向企业型转变、从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一、有必要对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评价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所在,而企业则是实现两个转变的主体,只有企业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才有可能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而企业也只有超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完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长期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固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逐步形成,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密切相关,但是与国家对企业的评价考核也不无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管部门对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