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基于2008年至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从企业偿债能力、成长性、营运能力、现金流动性、资本结构等方面入手,分析流动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得出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越低,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现金比率越高,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交所《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清欠详细信息披露》专栏公布的数据为基础,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实证发现ST公司和非ST公司在占款比率上存在很大差异.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和董事会规模会影响非ST公司的占款行为,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和资产收益率对ST公司的占款行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公司治理变量对ST公司的占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来衡量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并建立模型研究在不同竞争性行业中盈余管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不同竞争性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文章还对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存在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性与盈余管理不存在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盈余管理关系在竞争性不同的行业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新资产减值准则执行背景下,选用2004年至2009年房地产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新准则颁布实施对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准则实施后,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过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有所抑制;经济因素对于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行为影响较实施前更为显著;同时,盈余管理动机对资产减值变动的影响程度反向变动.由此可知,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由于新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有不同的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前有动机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微利公司和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在2006年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以调增利润的幅度较大,这说明这些公司利用了旧会计准则的空间进行了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采掘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从该类行业上市公司是否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角度,回归分析样本公司社会贡献率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及资产负债率之间的关系;并对2009年采掘业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沪市和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两职合一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众多的财务指标中选择出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等四项作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判断的核心财务指标,并分别探析了其对于投资价值评价的实际意义,试图为投资人及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利用固定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 1.亏损公司巨额计提. 按中国证监会的现行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时,公司的股票就要被特别处理(即ST处理);若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就将被暂停上市交易(即摘牌).上市公司为避免连续亏损,往往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模糊性,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次亏个够",以便来年"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在深沪两市上市的67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2007~2013年的数据,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粘性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上市公司营业成本、销管费用、营业总成本存在成本粘性;2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成本粘性程度呈下降趋势;3资产密集度、存货密集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三名高管薪酬、GDP增长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对成本粘性有显著影响,即较高的资产密集程度、存货密集程度和GDP增长率能够加强成本粘性程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三名高管薪酬、净资产收益率降低成本粘性程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普遍不合理,财务杠杆效应比较弱化。本文选取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作为出发点,利用导数性质与极值定理确定最佳资产负债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揭示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债务利息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及显著水平,为上市公司动态优化资本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提供理论指导与实务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乐晨 《价值工程》2020,39(4):57-59
盈利能力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对企业盈利能力问题探究有利于帮助企业更好的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本文利用收集到的企业相关数据,尝试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多个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用数据降维的思想简化数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探究了公司的资产负利率与销售利润率、资产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2008年至2011年CDP项目在我国的调查报告,以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经营绩效与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显著正相关,与公司规模、每股收益的关系不显著,与总资产增长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6-2008年深、沪两市高管持股比例大于1%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投资者的投资效率和股东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两个角度分别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作为高管持股的假设变量,对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当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指标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存在三次曲线关系.而以每股收益作为公司业绩指标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业绩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鉴于房地产业的高竞争强度,文章以我国沪深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营销能力、资产专用性和公司规模五个维度来描述企业市场竞争力。文章通过建立两阶段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因素对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产品市场战略竞争力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不显著,短期的盈利能力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1999 ̄2002年度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政策的对比,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当年计提减值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如果公司在第二年扭亏,其在亏损当年计提的数额要显著大于其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额,而且很多公司在扭亏年度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增加当期利润。研究还发现,2001年后上市公司在亏损当年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8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状况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并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商誉减值准备计提进行了差异分析,同时在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以及财务状况因素的影响下,采用2007~2008年的截面样本数据对影响商誉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他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率、合并商誉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商誉减值测试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2002-2008年A股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风险、资本结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与银行规模五个方面时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与加权风险资产率及银行规模显著正相关,贷款减值计提率与资本充足率负相关,与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在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我国对亏损上市公司特殊的政策要求出发,通过对亏损上市公司自身和资产减值制度两个层面的分析,对亏损上市公司中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其地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证明价值投资在中国适用性的指标与方法有很多种。文章尝试从本杰明.格雷厄姆成长股价值评估模型出发,以净利润增长率为指标,按照价值投资的原则,以我国8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跨行业与分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净利润增长率与收益率的相关性,并对不同规模下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跨行业还是分行业,净利润增长率与收益率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基本不受股票规模大小的影响,并且价值投资在中国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