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农民长期被忽略而游离于城市之外。经济和社会要发展,就要创造新的消费群体,扩大社会总体消费需求,重要出路在于扩大城市容量,加快城市化建设,让农民进城,就成为城市化建设的根本一环。  相似文献   

2.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郊区城市化可以协调其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关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经济发展、设施完善、观念进步、政策扶持和农民务工是郊区城市化的基础。郊区城市化的主要趋势有三种:郊区并入城市核心区;郊区成为辅城、城市副中心;郊区与原有城市核心区成为地位平等的新中心。  相似文献   

3.
李耀平 《开放潮》2004,(7):43-44
城市郊区被动型城市化是城市在扩张过程中不断征用农村土地,改造农村面貌,农民被动地加入到城市的过程。它具有与其他非郊区农村的城市化过程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比如许多村是整建制改造,土地被全部征用,且被征用的土地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用于工商业用地,而是作为城市的新建住宅区,农民的转岗就业不是主要依靠就地消化,而是融入到整个城市。  相似文献   

4.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郊区城市化可以协调其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关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经济发展、设施完善、观念进步、政策扶持和农民务工是郊区城市化的基础。郊区城市化的主要趋势有三种:郊区并入城市核心区;郊区成为辅城、城市副中心;郊区与原有城市核心区成为地位平等的新中心。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市化,涉及城市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化的对象是农民,而大部分农民的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适应城市的生存要求,成为了推进城市化的较大障碍。因此,从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推进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担双挑”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03,(9):20-24
城市化是人口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和城市的现代化的统一。如果说,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量的增加的过程,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那么,城市现代化特别是农民市民化则是城市化进程中质的提高的过程,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市民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郊区城市化要合理选择自身的功能定位,妥善解决好农业调整与农业资源退出问题,要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增收机会。土地政策应当依据城市化进程作出调整,户口等制度性“门槛”应当进一步降低,要保障搬进城市的农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城市的福利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问题是富民,难点在农村,关键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城是因为城市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和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如果给农民以激励后,还是不能非农化,一定是遇到了制度障碍,通过消除制度障碍,就会按市场经济的逻辑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因此,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通过减少农民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通过促进郊县城市化来推进农民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石家庄市郊区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建设“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三化”强区奋斗目标。依托省会外延扩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依托城市化发展提高城郊农民的生活质量是近年来郊区“三化”强区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随着“四最”标准大都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郊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更好地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福利,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政府和城郊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兢 《特区经济》2010,(6):123-125
城市社会在对农民的开放与封闭之中徘徊。改革开放后城市社会对农民的开放已经使很多农民城市化。城市社会对农民的封闭已由政策性封闭转向经济性封闭。城市社会对农民的封闭增加了农民城市化的成本和社会风险。必须加强城市社会对农民的开放,逐步消除对农民的封闭政策,以推进农民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1.
李莺 《改革与战略》2012,28(3):48-50,183
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着资源风险、生态风险、农业风险和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风险,风险的症结在农村,化解风险的关键在政府有作为。文章认为,对农民工应"缓办户口,多发工钱",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支援农村的能力;在农业发展上,应聚集人才与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并重,走现代化农业之路;在城市建设中,应解决好建筑二步制施工与安全设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到中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兴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映射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流转,对于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中国社会转型、农村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流转制度的发展历程,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农村村民自治权异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土地资源的天然局限等角度分析转型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J.D.塞林格的成名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著名的文学形象,人们对他的性格特点各持己见无法达成一致。在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观照下,霍尔顿的真实内心得以展现,他是一个典型的具备自卑情结的人物,他缺乏对他人的兴趣,躲避现实世界,追求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导致霍尔顿产生"自卑情结"的原因在于他威权式的父亲,软弱不可依赖的母亲以及父母对另外两个孩子的偏爱。  相似文献   

14.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有效性。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不同教育阶层和学科渗透。文章结合翻转课堂就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改革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09,(15):25-27
同为市场竞争主体,在生存环境上却和难以转身的大象--国有企业的待遇相差甚远,但仍被看做中国经济的希望,并在改革开放以来像野草一样坚韧地生长这就是中国民(私)营企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刘炜 《今日重庆》2020,(3):95-95
很久没有更新公众号了,沉默了些日子,今天想写点什么表明我还活着。我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经历着切肤之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静观默察”,学会了埋葬痛苦。我开始内省,开始观察着各种人性,开始思考生命和死亡。慢慢地,我开始接受,开始和“它”握手言和。我相信,就算一片土地无论经历何种蹂躏,终有一天,花儿会重新绽放在这片土地之上。我们的中华民族不就是这样吗?几千年来,历经沧桑,饱经磨难,却仍屹立不倒。因为,中国人的顽强、坚毅、抗争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致使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合适的途径,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通过更新治理观念、规范治理制度、改进治理方式,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海旅游产业簇群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历近十几年的发展,上海旅游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产业组织,在上海经济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上海旅游企业仍未摆脱"小、散、弱、差"和"大而全"的境况。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上海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关系到上海旅游业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簇群是繁荣产业经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将从产业簇群的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周家贵湖北代表重庆的美,在其他城市找不到从1994年开始,我便与重庆有了接触。那时的重庆,对于我这个外地人而言,也是记忆犹新的:山是大山、崖是悬崖,江选破破烂烂的,无法吸引人去赏景。以解放碑为中心点。南岸的五公里就算是郊区了。而现在,两江四岸,高楼林立。夜色里的重庆那个美呀,在其他城市找不到啊。由于业务往来频繁,我几乎每隔几个月就去一次重庆。每次去都是自己开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