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什么是过度反应股票市场之过度反应(overreact)是指某一重大事件引起股票价格产生剧烈变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对事件影响不能合理正确地评价所造成的。其实,不只是在股票市场,在其它领域人们往往也会片面夸大现有的信息。在股票市场,由于涉及投资者的切身经济利益,广大投资者在得知某一事件后,往往会对未来股价过于乐观,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上涨;或者对未来股价过于悲观,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下跌。经过一段时间消化之后,投资者能够合理评价、修正事件影响时,股价便会产生反向修正,即原来超涨的或者跌幅低于理论水平的在反向修正中便会超跌或涨幅低于理论水平,而原来超跌的或涨幅低于理论水平的在反向修正中便会超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投资者会过度关注价格,而不是理性人理论认为的收益率,是造成股市过度波动的重要原因。投资者过于看重股价,导致低价股价格波动更为剧烈。借助创业板放宽涨跌幅限制的自然实验,本文发现改革后创业板股票极端波动加剧,主要来自低价股的贡献,且无法被收益率与彩票型偏好解释。利用低价股过度波动的反转策略能实现显著的月度超额收益,证实投资者更看重股价而非收益率,从而产生过度反应。此外,低价股在新闻公告日有更高的异常收益、更弱的盈余公告后漂移,进一步证实投资者过度关注绝对股价。交易软件、宣传榜单只显示价格而非收益率,可能加重了投资者的这一错误。设置灵活的涨跌停制度、注重收益率而非绝对价格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减缓股市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3.
许多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反向策略在短期内获利性较为显著,而动量策略在长期内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即中国股市具有短期反应过度和长期反应不足的双重特征。这一现象不仅动摇了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而且对现有的行为定价理论模型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尝试从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异质性两个角度对这一异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或低落)阶段,市场更容易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他们的信息反应模式也不尽相同,各自主导了市场在短期内和在长期内的整体表现。这一发现为中国股市在市场非理性反应上所呈现的独有特征提供了很好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研究——来自台湾股市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台湾股市数据,主要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参照Kaniel et al.(2008)构建了个人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以反映投资者股票交易的强度。采用这种交易不平衡性指标来构建投资组合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首先研究个人投资者交易和股票的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分析投资者的交易策略,然后研究个人投资者净交易的收益预测能力从而分析个人投资者交易的信息含量。本文研究发现:台湾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采用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表现出很强的处置效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的信息含量不足;个人投资者交易中的盈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过度反应和价格冲击。文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2018,(3):126-141
本文结合Hong&Stein(1999)的模型、传播学中"两级传播理论"、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考察信息传播和投资者关注度如何共同影响股票价格,并对"百度股市通"选股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汇报以下3个主要发现:(1)"百度股市通"筛选出了在源信息发布后具有短期价格动量的热门股票,所选股票在"二次传播"日前具有超额收益和超额交易量。(2)"股票推荐"加速市场对源信息的定价过程,在推荐发布当日即实现充分定价。(3)市场在"股票推荐"发布日过度反应,次日反转;"股票推荐"与"初次传播"间隔越小,股价过度反应程度越大。综合起来,"百度股市通"产生了舆论影响力,加速了信息融入市场的过程,但是对于所推荐股票的长期价格没有影响。有限关注是媒体产生舆论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以往研究注重信息而忽视传播,本文弥补了这一不足,所得结论可以对互联网财经媒体的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1994—2003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且与国外相关研究得出的结果相似,即在长期内存在过度反应,而在短期内。过度反应不存在,或者说至少不显著。因此,我国的投资者也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获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7.
价格涨跌幅限制起到了助涨助跌作用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价格涨跌幅限制是否具有助涨助跌作用对于判断涨跌幅限制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有的研究表明 ,股价在发生涨跌停时存在一定的过度反应。然而 ,本研究发现 ,在股价发生涨跌停时 ,虽然涨跌幅限制不能完全消除过度反应 ,但是可以显著地减小而不是增大过度反应的程度。本研究还发现 ,价格涨跌停本身并不是导致过度反应的原因 ,因为股价不仅在涨跌停时存在过度反应 ,而且在大幅度变化但未达到涨跌停时也存在过度反应。本文据此认为 ,没有证据表明价格涨跌幅限制具有助涨助跌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国家产业政策一直是中国政府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研究了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政策对金融证券价格和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产业政策在公布后短期内能给投资者带来较高超额收益,但在中长期对收益率没有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产业政策存在陆续披露的过程,机构投资者利用他们获得信息的优势、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其他投资者对过时信息(stale news)的非理性反应进行获利,从而导致对应证券的收益率反转(return reversal)。由于这些行为,国家真正要扶持的企业得不到长期稳定的金融市场资金的支持,使得产业政策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因此而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行为解释:BSV和DHS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券市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实证发现。对于这两种市场异角的解释,学术界并未统一。BSV模型和DHS模型是基于投资者不同的认知偏差,分别对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作了统一的行为解释,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我国证券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过度自信、流动性和资产定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在一个多阶段金融市场中是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投资者要求的期望收益的.结论表明,由于投资者过度自信,容易低估风险,从而在一段时期内会使得价格急剧上升.投资者人数实际上是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一个表征,我们的结论表明,由于过度自信的投资者的存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流动性提供者的角色,从而使得一段时期内即使对理性投资者来说,依然导致了风险的暂时降低,他们也会接受比较高的资产价格,要求相对比较低的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1.
魏宇  唐吝春 《技术经济》2021,40(5):100-113
本文将投资者、媒体报道及个股收益统一到一个模型中,利用面板VAR模型探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媒体报道倾向对收益的冲击效果大于投资者意见一致性,但二者的持续性均较弱.具体来说,悲观报道倾向导致低收益,而乐观报道倾向对收益的冲击为正,但由于交易者的过度反应行为,收益将会反转降低.另外,市场低迷期,收益对媒体释放的信息及交易者行为的响应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陈平 《当代经济》2008,(9):128-129
传统主流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条件,就是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并且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决定自己的决策方案。然而在现实中,投资者决策行为却往往是有限理性的,主要有:处置效应、羊群行为、过度自信以及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本文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的成因进行相关分析.并尝试提出纠正我国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的相应措施.从而尽量减少有限理性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过度自信是人的特征,不是市场的。但是人们过度自信的特征会影响市场投资行为。投资是一个艰难的决策过程,涉及到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常常过度交易,积聚投资风险并导致投资组合收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徐强  赵伟霞 《经济纵横》2012,(11):109-112
信息不对称是引起股价过度波动的重要因素,在股市的博弈中,机构投资者处于政府与个人之间,起着传导和加工信息的作用,并因此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构建政府、机构、个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后发现,政府、机构、个人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与股市过度波动呈正相关关系,政策信号质量越差、机构投资者专业素质越低、个人投资者学习能力越低、信息传递机制越不完善,股市越容易出现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国家政策走向,因此,受到市场投资者的关注。而社保基金的投资信息只能通过其持股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布才得以披露。这些上市公司为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提前将信息泄露给其他机构投资者,公司股价会产生一个在信息披露之前反应的超额收益,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闭式基金价格报酬过度波动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承明  宋海林 《经济研究》2005,40(3):108-118
本文研究了中国封闭式基金价格报酬与净资产报酬的数据特征及其影响关系 ,主要的结果是 :( 1 )中国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报酬相对于基金的净资产报酬一方面存在过度波动 ,另一方面又存在反映不足 ;( 2 )通过检验表明 ,投资者情绪风险对价格报酬过度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 ,而Fama的三因素风险因子对价格报酬的过度波动几乎没有解释力 ;( 3 )封闭基金价格报酬的过度波动表明 :由于投资者行为使基金股票价格相对于基金净值存在额外的系统风险 ,封闭式基金折价正是对这种系统风险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市场中,“羊群行为”被解释为:投资者(个人或机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决策影响,而放弃自己对市场的预期,表现出投资行为的一致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被广泛应用的LSV法的不足,利用CSAD法,建立截面收益的绝对偏差与市场收益的关系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考察其羊群行为,并进一步分析羊群行为与股价波动和基金收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企业价值被低估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翠波 《当代财经》2001,(10):67-70
国外90年代以来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原本期望引起股价上扬的盈余管理行为却导致股价的下跌,并且这种下跌通常倾向于低估企业的价值。本文的研究就是围绕这一现象。从分析管理层从事盈余管理行为前如何预期市场的反应入手,进而分析市场是如何作出逆向的反应、如何作出过度的反应,从而低估企业的价值,最后对于价值被低估企业的管理层该如何应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更名现象愈演愈烈,随着上市公司的陆续更名,股票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更名效应.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分别从过度反应理论,投资者关注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上市公司更名效应产生的原因,从而可知上市公司更名不仅不会给公司本身带来收益上的提升,而且还会扰乱股票市场和投资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20.
彭贺 《当代财经》2003,(3):53-56
证券投资心理行为障碍是指投资者想达到却没有达到某一获利水平的心理、行为上的原因。行为障碍包括过度反应、反应不足、行为陷阱、错位效应以及羊群行为等;心理障碍包括过分简化信息、不当利用启发式、控制幻觉以及过度自信等。这两个层面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都可能产生影响,因此投资者要提升投资业绩,就必须克服上述心理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