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但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现有规定在实施中也面临一些困难,为进一步推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还应在政策制定、会计监管、评估市场、市场环境的完善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近几年的运用,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的关系,着重对此准则中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运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及其确认和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就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持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在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中,首次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写入基本准则并在具体准则中大量的运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打破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了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新计量体系的提出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大进步。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的指导和规范,必然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会计准则,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使用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公允价值在使用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尚待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勤  魏彦博 《时代经贸》2008,6(8):136-137
我国新会计准则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由于我国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制约,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实务操作中造成使用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使用要求,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促进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后,公允价值被列为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8项准则涉及。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标志,同时,我国新会计准则也在其中表现了其重要性。我国应该怎样有效运用好允价值,文章将予以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评价 1.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计量的有30个,其中就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是显然的。笔者认为,如何准确理解公允价值的概念、特点和标准,是公允价值应用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计量观念和计量属性受到冲击。近年来,各国会计准则更多地使用“公允价值”这一全新的计量属性。本文就公允价值属性在我国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从我国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这一理论之后,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属性、概念以及可操作性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在会计实践过程中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模式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意义出发,对其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计量观念和计量属性受到冲击。近年来,各国会计准则更多地使用“公允价值”这一全新的计量属性。本文就公允价值属性在我国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比较全面地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导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正式确定了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等在内的五种主要会计计量属性。本文针对现值会计计量问题,探讨了中外现值计量研究的发展历程、实际运用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钱林芳 《经贸实践》2016,(8):159-159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2014年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准则,修订或新增了八项会计准则,一项准则解释。这是继2012年会计修订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修订。而其中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不仅是基本准则中唯一变动处,而且单独成为一项准则,可见其重要性。历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就是学术讨论的热点,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也有着曲折的历史,这次对于公允价值的修订意味着我国将继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大规模引进公允价值的同时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规范。本文从会计准则变动出发,进一步讨论计量属性选择和公允价值准则变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蔡蓉 《时代经贸》2010,(24):249-250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运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从目前我国会计运行环境来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全面推广与运用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在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所面临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簧建议,以期对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与老会计准则相比我们可以发现新会计准则有了很大的变化,取消了存货计量中的后进先出法,金融资产的分类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但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多数的资产计量都会涉及到公允价值的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崔蕾 《时代经贸》2008,6(10):137-138
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更好的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尤其是金融资产等一些市场价值变化较大的资产,用公允价值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公允价值的应用更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关系,突出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及必要性,具体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并对引入公允价值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公允价值(fair value)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运用必然有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和渊源,但是公允价值从某种角度上看是包含其它四类计量属性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以下本文拟对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及影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已经沿用和探索了多年时间,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成为当时实施的两点。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我国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尤其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上,公允价值计量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计量属性,早已被国际会计准则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采用,但鉴于我国的交易市场不规范,中介机构公信度低,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大特色,也是与国际会计趋同的必然要求,也是为更好实现会计目标而应采用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能够有效解决一些有关金融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使我国的会计报表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会计信息。但与此同时,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各界也存在较大的争议,都担心公允价值的运用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本文对公允价值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