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外部力量”日渐增加,加之70年代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准则的制定应该考虑“外部力量”以及准则本身的经济后果等因素。1977年美国学者Rappaport在《会计准则的经济影响》一文中提出:对规范公司必须报告什么和如何描述其经济活动的准则制定过程来说,需要以一个更宽的眼界,而不是传统的技术会计角度来重新认识,也即会计准则的制定需洞察会计在经济环境中的作用及会计决策对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后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以及薪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的存在,导致了经济后果学说最终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准则制定的政策观。  相似文献   

2.
会计准则一度被人们视为"检验实务的标准和未来实务改良的指针"。这种就准则论准则的技术观,对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导致了对会计准则体系技术上的刻意追求,而忽视了外部因素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事实上,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生成与提供的规范,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不同的准则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为人们认识会计准则开辟了新视角。因而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当考虑会计准则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后果,通过会计  相似文献   

3.
杨华 《财政监督》2005,(7):56-57
会计准则一度被人们视为“检验实务的标准和未来实务改良的指针”。这种就准则论准则的技术观,对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导致了对会计准则体系技术上的刻意追求,而忽视了外部因素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事实上,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生成与提供的规范,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不同的准则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它和2001年“资产减值”制度及2001年相关准则(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相比进一步完善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经济后果观认为:会计准则作为生产与提供会计信息的规范,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企业会计政策的变化将会对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新准则在可收回金额计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等方面发生变化,它的实施将会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后,ISAB和FASB联合启动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项目,特别是在金融资产分类计量和减值模型方面进行了多轮改革和意见征求,其中不乏有降低准则复杂性并兼顾其他社会性需求的背景。本文在简单梳理准则改进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会计准则的信息中立属性和经济后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准则复杂性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重构若干问题。本文认为,投资者和分析师是财务报告真正的利益诉求者,准则修订首先应当考虑他们的信息需求;经济周期波动内含于经济的基本面与经济行为,与会计规则无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合理考虑“社会性”因素,但需以技术性为其根本属性加以维护;相对于会计准则改革而言,金融监管改革才是防控系统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标本兼治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将影响到准则制定的政治过程,并导致对市场有效性的怀疑和改变准则制定和研究的范式,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对其经济后果的考虑不充分,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经济后果观经济后果是指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制定行为的影响(Zeff,1978)。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可能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会计准则是一份公共契约,遵循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各个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和既得利益。因此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不能单纯从  相似文献   

8.
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在影响国家之间利益分配而造成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为一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收益和成本。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收益主要表现为降低融资成本、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贸易,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成本主要表现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和变迁成本。为使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应从多方面考虑,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在影响国家之间利益分配而造成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为一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收益和成本。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收益主要表现为降低融资成本、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贸易,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成本主要表现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和变迁成本。为使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应从多方面考虑,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是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的结果。我国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公允价值运用上都考虑了经济后果,本文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7,(22)
目前,理论界关于会计属性的观点大体可划分为"技术观"和"非技术观"两类,其中,"非技术观"又包括经济后果观和政治程序观两种。本文认为,会计的政治程序观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后果观的直接延伸。在着重分析会计的技术观和政治程序观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会计首先体现为一个技术过程,但会计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过程,它还是一个政治过程,技术性是会计的基本属性,而政治性则是会计的衍生属性。  相似文献   

12.
会计准则的技术性和经济后果并存已经成为会计理论界的共识.但是在各国(国际组织)制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并没有将经济后果考虑进来,经济后果始终不能融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内部.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力的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将信息弱势群体的需要放在首位.同时,还应更进一步对外部信息用户进行区分,以最弱者的会计信息需要为出发点,保证那些最弱势的、依靠内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作为其主要信息来源的使用者能够获得足以支持其决策的会计信息时.只有当最弱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都能够获得充分质量的会计信息时,会计信息才最佳地实现了其社会性.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度供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其形成和运行必然受到准则供给和需求的制约。新制度经济学为会计准则的供需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对我国会计准则的供求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供求处于一种“制度失衡”的状态,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4.
财务会计准则由出现到发展,到最终的成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从最初的西方财务会计准则制定,到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都有一定的成就,本文就财务会计准则在美国的发展得出对于各个国家在制定准则时的启示,再次研究了财务会计准则的性质,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会计准则时一种技术手段,另一种是经济后果观,从整体的财务会计准则概述上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李英  付培 《财政监督》2012,(17):32-33
会计准则的"政治程序观"与"经济后果观"分析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对会计准则的性质进行了阐释,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意义重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在两种观点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取其精华,满足会计信息准确、及时、可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不公平性,在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具有特殊性。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会有利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明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向,有效地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与有效的执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应该选用合理的制定模式,采用规范的准则制定程序,并确立科学的会计准则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无形资产会计规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企业已由过去依赖固定资产的时代进入了日益依赖无形资产的新时代,但无形资产之谜却仍然困扰着人们.无形资产面临是否对其进行确认、计量以及后续确认的难题.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一旦制定相应的无形资产会计规范就将会对政府、企业以及投资人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我国作为一个以政府为主体直接制订会计准则的国家,在考虑制订新准则时必须认真考虑新准则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并应一并考虑其成本动因,这种成本将会影响对准则的需求及利益各方接受准则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刘胜忠 《财政监督》2011,(10):43-44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采取二元格局——购买法和权益法并存,这是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考虑,即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全面应用购买法的环境还不具备,也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体现。本文简要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权益法的适用范围,阐述了权益法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案例分析了权益法核算企业合并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了完善权益法在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安然等一系列美国会计丑闻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针对会计准则改革的报告中呼吁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它指出:“在准则制定尤其是目标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下,应用收入费用观是不恰当的,……在持续地向目标导向准则制定模式的转变过程中,FASB应当保持资产负债观”;在报告中,SEC认为:“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从而成为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2004年7月,FASB在其答复SEC的报告中称:“FASB同意SEC报告中的观点—在给定的框架下分析资产和负债及其变化,对于制定财务报告准则是最合适的方法”,同时FASB还明确表示“打算在其准则制定项目上继续采用资产负债观”。  相似文献   

20.
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78,自引:7,他引:71  
本文以股份公司会计制度改革为例 ,从会计改革的目标出发 ,运用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 ,分别从信息观和计量观的角度 ,就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定量研究 ,对其改革效果做出实证性的评价 ,籍此观察《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合理性。研究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会计改革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而且离不开执行机制的改革提供有效的准则执行支撑系统。《企业会计制度》面对缺乏效率的准则执行机制 ,出台尽可能回避按“公允价值”计价的改革政策 ,无疑是考虑会计准则与经济环境的融合性而做出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