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异构数据库支持的问题。一种解决方案是针对各种数据库分别编写SQL语句。但是这种方法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复杂度。金蝶公司设计了一个异构数据库应用框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框架负责将用户的SQL语句自动地转换为各个数据库能够识别、执行的SQL语句。程序开发人员无需关心底层数据库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索利江 《财会月刊》2012,(35):85-87
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提高审计质量、推进审计转型的重要途径。应用SQL-Server软件的审计案例国内很多,但探索研究SQL语句在EXCEL2010环境下的审计案例研究国内尚较为少见。SQL语句在EXCEL2010环境下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具有较多优势和便利之处,对审计人员提高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大有裨益。本文试结合审计工作实践,以案例的形式阐述SQL语句在EXCEL2010环境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缩短大数据量的查询处理时间,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效率,提出了针对SQL语句进行优化的策略。首先分析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时间开销;然后介绍了SQL语句执行路径和语句优化的原理;其次分析SQL语句优化的通用策略和原则,通过相应的解释加深读者对这些策略和方法的理解;最后总结了SQL的优化意义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陈佳 《企业导报》2010,(8):179-181
为了缩短大数据量的查询处理时间,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效率,提出了针对SQL语句进行优化的策略。首先分析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时间开销;然后介绍了SQL语句执行路径和语句优化的原理;其次分析SQL语句优化的通用策略和原则,通过相应的解释加深读者对这些策略和方法的理解;最后总结了SQL的优化意义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宋素荣 《价值工程》2012,31(16):169
数据库检索速度的快慢一直是数据库开发和应用人员关注的焦点,影响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SQL查询语句效率的高低,而在SQL查询语句中多表查询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最能体现查询的复杂性,也是SQL查询语句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开发中,存储过程的大量使用为后期的维护带来诸多的不便。动态SQL语句不仅能优化存储过程,而且能完成静态SQL语句无法实现的功能。本文以我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开发为例,探讨动态SQL语句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应用程序开发中,有时不得不把SQL语句直接嵌入到某种高级语言中使用,利用高级语言的过程性结构来弥补SQL语言实现复杂应用方面的不足。动态SQL方法允许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临时“组装”SQL语句,为嵌入式SQL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本文以业界广为使用的ORACLE数据库为基础,讨论了ORACLE数据库使用动态SQL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7):211-212
在Web系统中,SQL注入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漏洞。攻击者利用此漏洞通过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直接地访问,严重威胁系统安全。本文由SQL注入原理着手,对产生SQL注入原因以及常见的SQL注入攻击方式进行了探究,并提出有效防范SQL注入攻击的对策,旨在为一些Web应用在防注入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性能问题一直是决策者及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影响数据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SQL查询语句的低效率,而在SQL查询语句中多表联接查询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最能体现查询复杂性,往往是SQL优化的重点与难点.为了提高查询速度,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执行效率,文章从分析关系数据库多表查询处理过程入手讨论查询优化技巧,指出多表查询优化的原则.通过几种优化策略的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在一定稃度上提高了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0.
毋世晓 《企业导报》2014,(9):119-119
用户使用表单页面进行交互时,系统对关键的SQL操作语句进行预处理,可以防止SQL注入。经过预处理的数据查询语言比普通意义上的SQL语句更加安全可靠。本文以留言板系统为例,对该系统的功能里涉及登陆、注册、添加留言的页面代码SQL语句部分进行了预处理,借以保证用户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海量城乡动态监测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是城乡动态监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义乌市城乡动态监测集成数据库为例,在对城乡动态监测集成数据库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ArcSDE和SQL Server 2005的城乡动态监测集成数据库设计及构建流程,并对城乡动态监测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库逻辑设计及数据库存储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浅谈SQL Server数据库的特点和基本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旭 《价值工程》2012,31(22):229-231
数据库的实质为数据的集合,数据库是根据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出现了许多大型的数据库,主要包括:IBM的DB2、Oracle数据库、Informix数据库、Sybase数据库、Postgre SQL数据库、Access数据库、FoxPro数据库、INFOBANK数据库、MYSQL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等等。而SQL Server数据库在众多的数据库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因此,本文探索了SQL Server数据库的特点和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3.
赵明 《价值工程》2012,31(25):181-182
在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数据完整性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触发器作为数据库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能够在表中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触发完成相关操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文章研究了在SQL Server环境下,如何通过设计合理的触发器,实现电子商务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冯桥华 《价值工程》2014,(22):202-203
SQL语句具有查询效率高、易修改、简单易用的特点,灵活使用SQL查询技术使就业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数据维护与上报工作中解脱出来,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就如何使用SQL查询技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上报工作中的应用提出几种SQL查询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叶符明 《价值工程》2010,29(20):144-145
本文以贫困生的管理培养为研究对象,开发基于SQL Server2005的贫困生管理信息系统,并使用SQLServer 2005 Analysis Services(SSAS)创建数据挖掘解决方案,发现贫困生学生智育成绩、德育成绩的分布情况,并挖掘智育成绩、德育成绩的相关性,从而为贫困生的评选及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于实现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安全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裕清 《价值工程》2010,29(34):194-195
SQL SERVER数据库是一个可以用于管理的关系型数据库,它包含联机事务处理数据库OLTP和联机分析处理数据库OLAP,可以用它来执行事务、存储和分析数据以及建立新的应用程序。它是一系列产品和技术的结合,现在在电子商务、银行业等大型的数据管理中都得到大量使用,在这些行业中除了对数据的存储功能要求较高,最主要的是数据的保密性,因此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了当今SQL SERVER数据库最重要问题,本文以SQL SERVER2000为例,主要介绍了如何防止外来用户登录SQL SERVER及其访问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基于SQL SERVER 2000的数据挖掘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文华 《物流科技》2003,26(2):54-58
微软SQL SERVER 2000第一次包含了数据挖掘功能,微软的数据挖掘解决方案是基于一个称为OLE DB for Data Mining规范的工业标准,它是由微软提出并且由众多数据挖掘公司支持的工业标准。这个规范展示了一个新的类似于SQL语言的数据挖掘语言,数据开发者们可以利用它去建设数据挖掘应用。本文提出了如何利用SQL SERVER 2000去建设数据挖掘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张敏 《价值工程》2011,30(13):183-183
许多用户共享的数据都集中在数据库系统中,因而其安全性也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旦数据库遭到破坏,整个系统都将面临崩溃。从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自身提供的安全机制出发,对在设计与开发Web网站中所遇到的操作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并对SQL注入漏洞给出具体的防范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可用于网站设计中对SQL Serve数据库进行安全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仓库货物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主要完成对仓库的货物管理,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设计数据库,并使用当前优秀的开发工具-C#和ADO.net数据存取技术,说明了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Conventional content analysis uses “hard-edged” categories for coding qualitative data (e.g., content themes), and this practice not only loses valuable information but also restricts the ways in which such data may be analyz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cedure based on fuzzy set theory which extends content analysis by permitting the researcher to use fuzzy, or “blurred” categories for coding. These categories are allowed to overlap one another, thereby enabling the researcher to investigate overlap and inclusion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atic categories. The technique is briefly explained, and the bulk of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a demonstration of its use in an applied research context. The final section discusses some extensions of this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