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我国以P2P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新形态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互联网金融从严监管的大背景下,面对P2P网络借贷平台频频发生的跑路诈骗等事件,在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违法活动的同时,也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体系,发挥其积极作用,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P2P网络借贷是一种直接的融资模式,其以互联网为媒介,在融资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方式,采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脱离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手段将资金贷给需求的主体.这种直接、快捷的网贷模式受到了大众的青睐,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了市场的繁荣和进步,但与此同时也给网络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6)
P2P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内容,给传统金融信贷业务的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很大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互联网P2P借贷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模式,然后对P2P借贷与传统金融信贷业务做了比较分析,指出P2P借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对P2P借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借贷也迅速兴起.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在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有着巨大的帮助.通过分析P2P借贷工具在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特点,来进一步探究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思路.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金融服务网站。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正式的中文翻译为“人人贷”,主要是指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客户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将资金借出的客户,另一个是需要贷款的客户。网络借贷指的是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的金融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信贷的概念 P2P是互联网概念,表示互联网的终端对终端信息交互方式和关系发生,这种交互式是基于互联网网络,不通过中间媒介.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强烈的融资需求,民间借贷不断创新,网络借贷平台就此产生并得以发展.网络借贷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通过金融中介,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交互,实现自助的借贷行为.在网络平台上,借贷双方可以实现借贷信息发布、投资咨询、资金流通、合同签署以及其他增值服务.2006年,中国第一个从事小额信贷的P2P平台宜信在北京成立,此后,P2P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时代,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其平台数量呈井喷式增长.P2P网络借贷的出现无疑方便了人们对资金的需求,提高了个人资金的利用率,但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面临着滥用与泄露的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及借贷流程,从投资人和借款人的安全意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控与系统、黑客攻击、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以促进P2P网络借贷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最近这些年,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了时下人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和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的协作性更强、透明度更高、操作性更加便利.互联网金融可以延伸到金融电子商务、自动转账、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以及在线理财等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兴起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并通过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探寻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P2P互联网金融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给金融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了不小的波动.自2015年,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经历了多家死亡的重创,也有相当比例的借贷平台涉及非法集资,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非法集资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并就非法集资问题的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段翀 《技术经济》2020,39(5):35-47,59
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提升了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构建合理的网络借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网络借贷的潜在风险及时甄别与预防,对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根据K-S检验与距离相关分析相结合,筛选对借款客户违约状态甄别能力强的指标,建立了网络借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P2P网络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个人对个人借贷)平台LendingClub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借款金额、借款利率等借款标的特征对借贷者违约具有显著相关性,借款者年龄等个人特征、借款者年收入等财务特征以及借款者违约次数等信用特征均对借贷者违约风险产生显著影响。投资者在出借资金时,往往青睐于已婚、年龄适中、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历史违约次数较少的借款人。因此,风险监管部门应构建网络借贷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对P2P平台进行风险监测,同时建立关键信息共享机制,融合多源数据,明确审查范围,实现P2P网络借贷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曲斯鸣 《经济论坛》2015,(4):103-105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虽然这种新型的理财模式逐渐被大众所青睐,但由于我国P2P网络借贷起步较晚,仍处于金融监管的真空地带,因此隐含着巨大的法律和道德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目前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法律风险的成因,提出完善法律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