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明 《中国保险》2001,(12):30-31
中国已入世,保险市场全面放开指日可待,人才争夺战加剧.现代“猎头”正变着法地挖掘保险企业的人才。如果保险企业经营者不能管好、用好人才,那些人才势必会成为保险“猎头”们猎取的对象,或许“猎头”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把人才工作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今年初在农总行召开全国农行行长工作会议上,杨明生行长代表总行党委宣布全国农行全面启动“四大工程”,并把“人才培养”列为四项战略性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雪 《西南金融》2002,(3):18-19
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中国后,首先引发的将是一场“人才大战”,而实现管理人员的“本土化”是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唯一可走的捷径。因此,如何应对这场人才争夺战,从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流失隐患,已成为一个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本试图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对这场“人才争夺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国家建设人才支撑”放在重要位置专门阐述和部署,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达了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坚定信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央银行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银行人才队伍建设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央行事业、人才为本,抓住人才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建立起一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发展的导航,文化是可传承的灵魂。中国工商银行长春金融研修学院在全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企业文化杨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人才兴行人才强行”战略,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教育培训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管理——关乎健全的体制,服务——关乎高效的传承,责任——关乎社会的效应”,长春金融研修学院正是凭借着多年来对管理、服务和责任的执着坚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实现“115工程”而努力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庞向华中国农业银行去年全面启动了旨在培养跨世纪、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115工程”(即农行到2000年培养100名高级、1000名中级、5000名基层金融管理人才)。到目前为止,已经在长春、武汉、天津3所...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更高层次的人才竞争需要,我行在全面启动“人才工程”战略中,将突破点放在对年轻干部,尤其是90年以来接受的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员工的使用上。为全面了解我行年轻干部使用情况,近期,我们对辖内90年以来接收的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学历学生分布现状、岗位交流、培训情况、流出情况以及对各行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中层干部年龄、学历、  相似文献   

9.
王祯 《税收征纳》2023,(12):54-56
<正>“到光谷,彼此成就、共同出彩”,光谷是世界人才的机遇。今年以来,武汉光谷产业活力全面迸发,并逐渐形成了人才“敢创”、资本“敢投”的生动局面。现如今“光谷是全球人才圆梦的高地”早已成为了无数人才和企业的共识。值得一提的是,武汉艺画开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画开天”)也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在光谷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市政府主办的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公司和经营者人才公司,已先后按市场化方式向数百家企业输送了880名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一把手”及各类高级人才,推进了经营者竞争上岗新机制的形成。这两家高级人才公司主动、大量地为国有企业物色、举荐有交流价值的企业“一把手”和高素质经营人才,已经在使企业摆脱困境、参与竞争和多元发展中,显示出一人救活或带动一个企业的关键效应。经营人才公司把国有企业列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对受荐者业务能力严格把关的同时,全面考察其政治素养、人格修养和敬业精神,还进行不定期跟踪了解。迄今,…  相似文献   

11.
王军 《中国税务》2014,(2):9-14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无论是担负当下全面深化税收改革的繁重任务,还是实现未来税收现代化的美好愿景,都需要人才引领,尤其需要一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横刀立马、攻坚克难的领军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教育部曾明文规定凡是中专以上学历者即为人才。在英语的翻译中常把“有用的人”译为人才。时代在快速发展,人们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现实中的本科生也有人不一定承认其为人才。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视为人才呢?笔者,“人才”是指精英、骨干力量、杰出人物。而“会计人才”便是会计人员中的精英。众所周知,会计工作的主作用者是会计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全面挺进中国后,首先引发的将是一场“人才大战”。外资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由于对国情、民情不熟悉,惟一可走的捷径就是实现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因此他们对熟知本地业务,市场信息及公关技巧的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人员的需求最为迫切,外资银行将以其竞争的优势大量吸纳国内银行的优秀人才,随之而来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人才、客户、市场资源的流失,并使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原来就存在员工总体素质相对较低,拔尖人才缺乏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困境,因此,如何应对加入WTO后的人才争夺战,从战略高度审视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流失隐患,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监管事业,人才为本。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队伍建设与有效履责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员编制紧张、专业化人才匮乏、发展通道受限,缺乏有效激励已经成为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制约性因素。“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阶段。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相似文献   

15.
高级人才从“洋面孔”到“土面孔” 跨国公司入华已有20年,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十多年之内,中国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加之跨国公司缺少对中国本地人才的认同感,使得本地人才难以进入外企的高级管理层,“高级技术人才出口,高级管理人才进口”成为中国人才流向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保险的收藏     
重于引进,忽略培育。“引进”和“培育”是储备人才的两条有效途径,功效同等、意义同大。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不少领导者往往偏重于“引进”,一味地认为只有外来的人才更先进、更超脱、更具战斗力,全然忽略了用“培育”的手段创造人才。然而并非单位内的每个岗位每个专业都需要引进人才,并非离开了引进人才就不能高速运转。相反,在特定时候、在相同的条件下,从本单位培育出专业人才,不仅花费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围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内涵与实质。介绍了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通过积极探索,在建立与地区协调的发展速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同步提高经营效益和社会形象以及推进人才兴行战略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下一步工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迈向国际化道路已成为战略推动的重点之一。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开拓国际金融市场.融入世界经济环境.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要拥有多层次的具有国际业务能力、国际化视野、国际文化背景的专业人才.而只有通过全面、专业、长久的引进培养该类人才.提高商业银行人才保有度,才能保障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道路的高效通畅。本文通过介绍当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于引进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相关管理策略.总结一些发展中遇到的共同困境,并最终探讨式地提出了“决策流程为基础.招聘需求要清楚,文化环境需相辅”的三点核心举措和“选、用、育、留”四个方面来加强国际化人才在商业银行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资源管理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已成为业界共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央在2003年末专门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也确定了“人才强国”方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争夺日趋激烈,这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越  相似文献   

20.
朱昱 《中国金融家》2006,(10):75-76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乡随俗”。近年来,外资银行不断通过调整在华发展战略来促进经营的本地化、尽快实现人才、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与本土文化相契合。随着中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迫在眉睫,外资银行今后必将加快推进自身的本土化进程,这个进程主要以中外资银行积极合作、人才本土化和金融创新本土化为核心。就此话题,记者在凯宾斯基饭店采访了来京访问的北德意志州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浦德范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