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已经实施多年,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研究了国际投资法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并总结了我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和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应该完善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李俊然 《经济论坛》2005,(18):115-116
企业法律形态是指法律规定的企业形态,即企业组织形式。根据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的规定,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组织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形态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问题 (一)《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冲突问题 我国于 1994年 7月开始实施的《公司法》与以前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在公司的法律地位、股东人数、审批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有矛盾的规定,其中突出表现在对有关资本的规定上。根据《公司法》规定,投资者采取“实缴资本制”,出资应一次缴齐。而在此以前,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外商采取的是“认缴资本制”,注册可以分期到位,第一期出资只需占注册资本的15%即可。 外资并购享受这种待遇的结果是:首先,作为并购方,外国投资者在合营…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在有限合伙制尚不被国内《合伙企业法》承认的情况下,大胆地进行了探索,是我国私募股权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部法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民事优先权制度,而是将有关民事优先权的内容散见于多部法律文件当中.一般优先权方面,1982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中最早规定了破产优先权,《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公司法》、《保险法》、《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中都规定了破产优先权、职工报酬优先权、劳动保险优先权、税收优先权等.但它们并非实体法上的权利,仅仅是程序法上的一种清偿顺序.此外,《商业银行法》还规定了个人储蓄存款优先权.特殊优先权方面:《海商法》中确立了船舶优先权,《民用航空器法》规定了民用航空器优先权,《担保法》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优先权,《合同法》规定了不动产工程承包人优先权.  相似文献   

6.
当前企业集团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其发展模式、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仍在探讨摸索中,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企业集团更具有特殊性,笔者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企业集团谈一点意见。一、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企业集团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问题企业集团一般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组成的群体,群体中的成员大多有法人地位,自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武汉市的40余家外商投资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对6家外商投资制造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阐释了武汉市外商投资制造业的现状与问题,其中重点考察了武汉市制造业投资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武汉市改善制造业投资环境和吸引外商投资制造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琳 《经济导刊》2007,1(11):92-93
外商投资性企业转移定价不能忽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性公司在我国的数目急剧增加.外商投资性公司凭借其资本、技术和管理上的强大实力,在我国进行如火如荼的投资活动,三星、丰田、飞利浦、大众、诺基亚、等一大堆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母公司在中国都已经设立了投资性公司.对外商投资性公司的开放促进了外资进入中国,积极引进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带来巨大活力;但是与此同时,外商投资性公司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并购引发的垄断、互相持股引发的法人资格丧失等诸多问题,在这些诸多问题中,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外商投资性公司集团内部的转移定价问题.①  相似文献   

9.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问题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如何有效控制这些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建立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转让定价税制成为我国税收征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在华跨国企业转让定价的现状及影响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现行转让定价税务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已成为令人瞩目的经济层次。由于我国开办外商投资企业的时间不长,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都在探索、完善之中,有些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地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有些地区没有统管外商投资企业的部门。企业立项审批归计委,合同签约归外经委。  相似文献   

11.
田平 《经济师》2014,(6):74-74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经济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合作企业法)已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于1988年4月13日发布施行了。至此,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三个法律均已制定完毕,在我国境内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都有法可依了。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产生发展和法律的起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作企业)是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合伙企业法》修订的6大突破中,最引入注目的即引入了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的规定.本文将重点从我国目前《合伙企业法》中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立法起源和特点进行思考,由此一窥目前该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郑碧丽 《当代经济》2006,(11):70-71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成绩斐然.截至到2005年4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2033个,合同外资金额11467.6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95.73亿美元.其中,2005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4001家,同比增长0.7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3.25亿美元.不可否认,大量外资的进入,对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外贸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中国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06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外商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全球跨国投资流动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各个方面也正在发生变化。在分析中国吸收外资近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在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清珍 《当代经济》2009,(16):150-151
外商投资的资本运作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2002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方式和审核的相关政策,目的是引导外商投资资金在境内有序流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但近年来,流动中却出现了资本金结汇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违规结汇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晋城市资本金结汇情况的调查,探讨现行外汇管理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公布的《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开发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简称《条例》)是规范我国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开发活动的重要法律规定,它的实施对完善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不可缺少的法律依据。但从实施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进一步明确的法律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资金投人的法律规定外商投资开发成片土地项目的投资额与开发规模的比例、出资比例、到资期限在法律上尚未作出规定。目前只能套用外商投资单个生产项目的有关规定管理,显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贸扩张是否会导致贫困化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出口数量迅速扩张、加工贸易在外贸中占主导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分担了部分负面影响,我国贸易条件恶化并未导致国民实际收入下降即贫困化增长.但经济中仍存在不少扭曲,导致贸易顺差过大、实际资源为人所用,对外资产风险集中且收益偏低,经济结构调整缓慢,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增大等问题.长远来看,这些问题将极大地影响国民收入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应有效地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孟红 《经济纵横》2007,(9):35-38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转移定价、资本弱化及滥用优惠政策等手段避税,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税收损失,也破坏了公平的税收环境.本文分析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原因和主要形式,提出防范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郑柏树(河北省外商投资企业咨询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问题的提出当前,外国投资者把我国作为投资热点之一,投资重点从南方逐步移向北方,从中小型生产经营项目逐渐移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这是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大好时机。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