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38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消费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测算了1996-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的间接用能碳排放,并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化工及医药制品、建筑建材及非金属矿物、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等部门对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此外,部门人均产出、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提高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倡导居民向绿色和低碳消费模式转变是降低居民消费维度碳排放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中国会展业——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管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京燕 《财贸研究》2004,15(2):31-36
目前 ,环境管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观点认为 ,环境管制会增加企业成本 ,从而会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 ,近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 ,环境管制不仅不会使企业丧失竞争力 ,而且会诱发创新获得创新补偿。因此 ,正确把握环境管制和竞争力的关系 ,有利于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先动优势。  相似文献   
4.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算碳价冲击对制造业总体及各分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冲击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并可能改变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将27个目标行业划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组在受到气候政策规制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低碳行业还是高碳行业,碳减排政策都有助于提升产出水平,但对这两类行业能源消耗的影响不同,其中高碳行业在受到碳价冲击时会增加资本要素的投入水平,以替代原有的能源要素需求;而低碳行业并没有显著减少对能源要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南北贸易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已被政策制定者和环境学家广泛接受,但目前南北国家就统一的环境标准问题产生的争论不利于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首先分析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南北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面临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就南北国家如何进行国际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一方面通过谈判享受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又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市场。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屡屡“碰壁”,就是发达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的技术性保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8.
BOT是一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实行的引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尤有必要。我国在进行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对能源、电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应引入BOT方式,以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有关BOT项目的研究表明,在法律框架内BOT的可行性研究更为重要。本通过分析认为BOT方式在中国要得到大的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政府保证制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框架,利用中国1997--204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和CO2排量数据,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对CO2污染排量会有怎样的影响?第二,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实现中国政府承诺的CO2减排量?研究结论表明,如果实行正确的控污措施,在未来的30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将不会造成CO2排量大量增加。通过对CO2排放量进行Divisia分解所得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显示,污染排放量的有效控制可以通过重点减排活动、发展清洁燃料产品以及改进其使用技术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全国碳市场拟于2017年建成,制度设计仍在不断探索中,针对试点地区流动性总体不足,需加快完善设计体系,提升未来碳市场流动性.为此,本文采用改进的非流动性比率,测度试点地区碳市场流动性,从碳市场制度设计中选取CCER抵消机制、参与主体范围以及配额发放量三个要素,借助MAC曲线对其如何影响碳市场流动性进行机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4-2015年试点地区碳市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额替代品CCER会挤占部分配额交易;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大可增加交易次数,增强碳市场流动性;配额发放量大小则对碳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呈倒U型;碳市场流动性呈现“到期日”效应,临近履约期碳市场流动性明显增强,在临近履约期与非临近履约期两个不同阶段,CCER抵消机制、参与主体范围以及配额发放量对碳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