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塑,指尖上的非遗传承.民间面塑大多兼有食用性和观赏性,广泛应用于祭祀、庆贺、馈赠等民俗活动中.面塑不仅是一种食品和人们走亲访友时的馈赠佳品,更是一种艺术品和供品.面塑作品主要用寓意、吉祥的主题.根据不同的宴会需求和主题来设计应用.面塑盘饰在筵席中装饰菜点,在烹饪中起到较大的作用,面塑与烹饪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烹饪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既要好吃,还要好看,兼顾着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相似文献   

2.
面塑艺术为人们津津乐道。但人们的兴趣点似乎只停在欣赏上,真正掏钱购买的人寥寥无几。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面塑艺术具有东方的神秘色彩,在他们眼里,那些可爱的面塑充满灵性,所蕴含的故事满足了美国人的想像力。一个中国女孩,用面团揉出美金的同时,也把面塑中的典故和神秘一起带到了美国。博得国外朋友的赞赏和喜爱。这是一位民间艺术传承者,她挣到美元的同时,也开拓了中国民间艺术走向海外的广阔市场。  相似文献   

3.
高威  陈尧 《大众商务》2006,(6S):4-5
面对艺术为人物津津乐道。但人们的兴趣点似乎只停在欣赏上,真正掏钱购买的人寥寥无几。在美国人看来,中国的面塑艺术具有东方的神秘色彩,在他们眼里,那些可爱的面塑充满灵性,所蕴含的故事满足了美国人的想像力。[编按]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首次举行的鄂菜论坛,鄂菜作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当之无愧.湖北不缺菜,缺的是餐饮的文化和故事.在鄂菜论坛展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历史英雄人物面塑:“三顾茅芦”、“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用故事人物摆台展示,令人难忘.鄂菜开发中彰显出面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面塑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陈嘉全 《全国商情》2009,(15):131-132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民众审美教育缺失,通过对艺术、设计的美育功能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通过艺术与设计的交互作用提升民众的审美素质的论断.  相似文献   

6.
壁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而存在.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演进,其材料、结构、形式内容不断得以丰富,社会功能及涉及领域亦不断拓展、广泛利用.因此,发挥壁画的艺术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实用功能,时其艺术形式归类与功能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促进壁画的发展,并可深度开发壁画艺术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陌生化"美学效果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何以具有审美魅力的解答,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文学之所以具有审美魅力,乃是由于文学语言相对于日常语言,具有一种时延性的"陌生化"效果.笔者认为,"陌生化"理论从艺术技巧上解答了文学具有审美魅力的原因,但是文学相对于现实世界的"陌生化"效果的产生,艺术技巧上的"陌生化"效果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根本上说,还是作者和读者积极的审美参与的结果.由此,本文提出,文学的审美"陌生化"效果,是通过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二级累加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谢海云  焦扬 《新智慧》2006,(8):24-25
小时候,很多人都见过民间艺人用糯米面团制作的孙悟空、猪八戒、大公鸡等,因颜色鲜艳、栩栩如生,十分招人喜爱。事实上,面塑艺术在中国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然而,因人物的脸部表情和神韵较难表达,面塑肖像在美术史上却是空白。 一位济南女孩玩“面人儿”却玩出了一道人生风景:她的面塑肖像作品不仅在纽约引起轰动,就连阿拉伯王子、瑞典商务大臣、挪威旅游部长等名人政要,都慕名请她为自己塑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艺术审美教育与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艺术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手段,审美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目的.艺术审美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艺术审美教育,进而实现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0.
韩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柳在学教授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意境,以及他的艺术理念和审美理想对中国书画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审美欣赏角度看,他的作品体现出了追求审美要素的整体性发展特点,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欣赏优越性;从审美欣赏的内容看,他的作品将传统性和现代性、欧洲艺术和东方艺术、中国艺术精神和韩国文化表现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审美艺术表现载体看,他的艺术作品的另一个创新就在于艺术表现媒体的革故鼎新,这也是他的审美创造的艺术特点之一。同时,他的作品还传递了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艺术价值观和文化人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