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4年4月18日,中国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这是继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3月21日证监会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之后,有关监管部门发布的商业银行开展优先股试点工作的配套性政策文件,旨在规范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申请审批程序,提升商业银行资本质量,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财政监督》2014,(5):77-78
1、《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2014年4月3日,为提升商业银行资本质量,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6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银监会令2012年第1号)、《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等规定,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12号),  相似文献   

3.
《甘肃金融》2014,(12):7-7
中国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制业企业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通知》要求,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创业企业普通股、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权益,创业企业应处于初创期至成长初期,或者所处产业已进入成长初期但还不具备成熟发展模式,确保保险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4.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14,(5):80-80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信息披露准则 4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相关信息披露准则,包括《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2号——发行优先股申请文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3号——发行优先股发行预案和发行情况报告书》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4号——发行优先股募集说明书》。这3个准则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重要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5.
优先股来了     
黎阳 《中国金融家》2014,(5):114-115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优先股试点似乎比其他创新产品来得更快。 从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到首份优先股预案出炉,仅5个月左右。3月21日,证监会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规定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申请条件和发行程序,进一步明确了优先股作为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有银行人士称,这份文件是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最后一个政策条件。至此,银行试点优先股的政策障碍被清除了。  相似文献   

6.
正1、《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2014年4月3日,为提升商业银行资本质量,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6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银监会令2012年第1号)、《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等规定,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4]12号),对商业银  相似文献   

7.
时隔20年,优先股重返江湖。从3月21日到4月18日,在不满1个月的时间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密集下发文件,包括《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相关信息披露准则》、《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等先后问世。优先股在资本市场甚至是整个金融业掀起一股热潮。  相似文献   

8.
新政观察     
鱼招波 《新理财》2014,(1):31-3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临近年底,旨在落实这一指导方针的各项政策紧锣密鼓出台,尤以证监会“四大文件”(以下分别简称《新股指导意见》、《借壳标准》、《优先股指导意见》及《分红指引》)最为抢眼,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严审借壳上市、开展优先股试点、监管现金分红等方面对痼疾丛生的资本市场进行整顿。  相似文献   

9.
<正>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优先股试点指导意见》)以及证监会、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出台的配套制度,为我国优先股发行奠定了政策基础。如何在政策制度框架下,合规、高效地推进优先股发行进程,是发行人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指导意见出台一周年之际,农业银行顺利完成了优先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首发,现在对优先股发行的监管要求和执行流程进行梳理,既是发行工作总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续发行提供一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0.
吕岩 《金融博览》2014,(4):72-73
1月7日,保监会紧急发出“1号文件”《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放行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  相似文献   

11.
2014年3月21日,证监会正式颁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与之前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比,其较大的变化是限制上市公司(商业银行除外)发行优先股时设置可转股条款。文章认为优先股的可转股条款对优先股的发行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优先股转股制度对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经营业绩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建议保留优先股可转股制度。  相似文献   

12.
8月1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投公司联合主办的金融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8月11日中国保监会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拟定并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投资市场、品种和比例等方面,对现行保  相似文献   

13.
《金融监管研究》2017,(8):113-113
2017年7月,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修订后的《指导意见》明确以下事项:一是创新创业债属于公司债券的一个子类别,遵循《证券法》《公司法》《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正>在认识到优先股的重要地位以及基于化解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矛盾的目的,证监会研究中心于2012年发布了《优先股制度的探讨》。自此,优先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得到确立。国务院办公厅随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优先股试点工作从此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2014年3月21日,证监会发布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优先股做了更加具体的规定,使其成为了优先股在国内资本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为促进保险市场健康运行,保监会制定了有关金融产品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境外投资、衍生T具和保险资产管理等新规则,进一步改善保险公司资产结构,完善保险资金投资政策体系。监管层此前释放的政策信号终于正式“落地”,同时发布了4项保险资金投资新政,即《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同时就保险资金投资类证券化金融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以及境外投资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新政出台     
《中国金融家》2006,(4):12-13
中国银监会对外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通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税收征纳》2013,(7):41-41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总分机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缴纳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18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北京等8省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3号)有关规定,现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总分机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明军 《中国金融家》2012,(11):126-127
新政滚滚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监管层此前释放的政策信号终于"尘埃落定"。10月22日,保监会正式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四个文件。这是继7月份放宽险资在股权、不动产、债券和委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保险》2013,(2):F0003-F0003
近日,环保部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相似文献   

20.
允许保险机构将其资金总量的一部分直接投入股票市场,这在多年来一直严格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的中国被看作是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举措。2004年10月,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1月17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了《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明确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涉及的资产托管、投资比例、风险监控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