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文字非常精妙,为什么都说炒股票,不说烧股票或焖股票?同样是在灶台边的工作,用炒这个字大有讲究。炒由火与少构成,一锅铲进去就得马上出来,反复翻炒,炒股票正是这样,适合波段操作。巴菲特强调长期价值投资,这句话是真理,但并不一定适合中国股市。在有中国特色的股海中找出技术规律,是我一直在研究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程实 《证券导刊》2015,(1):47-48
股市并不是“经济增速”的晴雨表,而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对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分析表明,增长质量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和适宜的货币环境是资本市场长周期繁荣的三大基石,也是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联系纽带。伴随着制度改进和发展转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悄悄迎来长周期繁荣前的拐点。  相似文献   

3.
观点六则     
《金融博览》2007,(8):32-33
郑功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的困局;林江: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传统智慧已经过时;刘杉:结构性泡沫论是掩耳盗铃;易宪容:央行上调利率才是尽责之举;潘正彦:加快金融创新疏导流动性过剩;蒙代尔:人民币不需升值中国对外贸易比较平衡。  相似文献   

4.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 股市是不是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的!如果把股市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从长期看,它确实是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从国外股市与GDP增长的实证分析都可以得到证明.但是,在短期内却可能得不到反映,有时候二者的走势是完全相反的,比如现在,市场的走势便与经济走势相反.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缘起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用这个结论来分析中国的股市和经济却出了问题:2011年的中国经济及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都是雄冠全球,201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2%,在所有国家中名列前茅,但股市却表现很差,不仅比"灾难深重"的美国股市差,而且比岌岌可危的欧元区核心国家的股市表现差。我们以过去10年为区间考察,结果同样另人难以接受。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里,平均增长超过9%,遥遥  相似文献   

6.
尹中立 《银行家》2012,(6):70-72
正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公理"。所谓"公理",是大家的一致看法,并且,可以通过这个"公理"来推导出其他的结论。但用这个结论来分析中国的股市和经济却出了问题:2011年的中国经济及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都是雄冠全球,但股市跌幅却"熊霸全球",201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2%,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历来被称为政策市,即中国股市历来受政府政策的主导,不反映经济关系。对于这种说法,笔者认为,中国股市不能仅看某些指数,就断定中国股市的走势与宏观经济不符,且不能体现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这是片面的。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具备相当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因此,它们才是代表股市趋势方向的风向标。它们的走势才是与中国向好的新经济基本面相一致。而它们就是创业板和中小板。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可以用不断创造新奇迹来形容,股指、融资规模、成交量、新股认购冻结资金、基金规模、沪深市值、股票开户数等指标都不断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股市何以如此举世瞩目?众多的国内外经济金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给出了诸多理由: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经济环境保持良好、优质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人民币持续升值、资金面非常充裕、市场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股市成为经济“晴雨表”越来越明显等等。  相似文献   

9.
凝炼 《云南金融》2007,(11):3-3
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可以用不断创造新奇迹来形容,股指、融资规模、成交量、新股认购冻结资金、基金规模、沪深市值、股票开户数等指标都不断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股市何以如此举世瞩目?众多的国内外经济金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给出了诸多理由: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经济环境保持良好、优质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人民币持续升值、资金面非常充裕、市场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股市成为经济“晴雨表”越来越明显等等。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是在中国实体经济高速增长中到来的 中国股市不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中国实体经济从1978年以来总体上相当不错,奥运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迎来的。  相似文献   

11.
《大众理财顾问》2006,(12):19-20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股市还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但绝对是政策的晴雨表,政策的变化和出台对股市都会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在中国,作为一个股民,研究大政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一直以骄傲的牛市姿态示人,并先后越过了3000点、4000点、5000点,未来很有可能会冲上6000点。在中国实体经济层面数据不算太好的背景下,股市这个经济的晴雨表为何会反其道而行之呢?  相似文献   

13.
新旧发动机     
陈序 《金融博览》2009,(18):88-88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仅仅是诗人的豪情,还是有根有据的经济理性?整整十个月,我国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增长反弹似也尽了投桃报李的本分。不过,当傲视全球市场的中国股市开始大幅下挫,投资者必须判断,自己的担心究竟为何。说是担心政府退出刺激计划,收紧信贷。而我看,  相似文献   

14.
向威达 《证券导刊》2012,(37):92-95
过去三十多年中酬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但股票市场却连年震荡下跌,投资者血流漂杵,民怨沸腾。中国股市究竟出路何在?中国股民如何脱离苦海?本人对此也谈点个人的看法,不代表所在机构。其中许多看法和建议以前住各种场合都说过,如有不妥,欢迎批评。  相似文献   

15.
《大众理财顾问》2009,(1):30-30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中国股市越来越发挥着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而宏观经济走向也深刻影响着股市的预期和投资."投资时钟"(Investment Clock)是一个很实用的指导投资周期的工具,图1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版本.  相似文献   

16.
从过去很多证据可以看出:中国股市并不符合经济晴雨表的特征。从1990年中国股市建立以来,一共经历了四次较为显著的高增长牛市。激发中国股市增长进而产生牛市的既有外在系统的因素,也有内在系统的因素。本文认为:经济增长、货币宽松和改革强预期这三个因素作为A股市场高增长的系统性因素,其他所有导致中国股市上涨的内外在因素都可以归纳在这三个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7.
王汉锋  高挺 《证券导刊》2008,(41):72-73
前瞻性地看,经济的恶化惯性使得企业盈利仍将面临进一步下调,中国股市也依然存在进一步下探的空间,但如果在大幅降低利率以及政府的积极作为下,内需有所起色,这对中国股市也将是积极的信号。  相似文献   

18.
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理论上讲,股票市场具有财富效应、q效应等投资效应。但这一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股市,国内专家现在观点不一,本主要通过津股来分析.通过OLS估计得出,天津的股市具有微弱的财富效应,但不具有q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国庆前夕,中国股市(上证指数)再次跌穿了2000点整数大关,创出了43个月以来的新低。股市的连年下跌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被谑称为中国经济的"反向晴雨表"。在过去的2011年已成为全球最熊的股市,今年前3季度,更是一路震荡盘下,惨不忍睹。投资者亏损日趋严重,哀声四起。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20.
熊玉琴 《证券导刊》2014,(15):34-35
世界上没有只跌不涨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按此逻辑,大涨一年多的创业板是否应该回调?而从2009年调整至今的蓝筹会否成功崛起?经济强国的背后肯定也是强大的资本,那么在中国一定会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体的预期下,中国股市何时才能上演王者归来好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