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挂牌出让:一种比拍卖更好的出让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月  胡竹枝 《生产力研究》2003,(1):161-162,170
就土地出让时的约束条件和适用范围而言 ,拍卖和挂牌出让是两种可以替代的方式 ,但目前很多地方有重“拍卖”而轻“挂牌出让”的倾向。本文认为 :挂牌出让承继了拍卖出让的优点 ,是拍卖出让的“改良” ,是一种更好的土地出让方式。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7月1日起,国土资源部11号令要求:凡属经营性用地一律以投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这一新的供地方式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又将产生哪些影响?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以齐齐哈尔市土地市场化运营一年来的实践,与读者一同分析,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关注工业用地挂牌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土地出让数据,研究发现县域挂牌出让工业用地的面积比例越大,辖区内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的抑制效应就越大。该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的两阶段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同时,该抑制效应在中西部企业、远离省会城市企业以及高资产企业中会被强化。机制分析表明,工业用地挂牌出让会通过预算支出缺口效应、企业利润收缩效应和劳动力平均报酬下降效应这三种途径,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显示,工业用地挂牌出让还会加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不利于缓解地方经济资源错配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我国应当持续推进土地出让制度市场化改革,建立垂直化管理的土地出让效果评估机制,从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一、土地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制定规范文件,规范工作程序。为大力推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我市于2003年5月相继山台了《七台河市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办法》、《七台河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七台河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相似文献   

5.
张凯  沈吉  许鸿明  张庆华 《经济研究》2021,56(10):72-87
随着中国城市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商业用地作为服务业的载体在城市土地开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因为商业用地能对周边住宅用地持续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地方政府会更多地将商业用地通过挂牌出让,以降低其出让价格,实现更高的长期价值.基于土地交易微观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商业用地的挂牌比例比住宅用地高7.9%.机制分析表明,商业用地对住宅用地出让价格有正向的溢出作用,并且该溢出效应会持续五年以上.商业地块的溢出效应越大,城市政府越倾向于将其挂牌出让.这一系列结果体现了城市政府在市场化开发商业地产时的策略选择,是"有为政府"对"有效市场"的反馈和能动.  相似文献   

6.
商住用地价格倒挂是城市内部土地配置逻辑的重要体现,研究地方政府在商住用地出让中的行为对于把握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逻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007—2020年286个地级市的土地交易数据集,系统论证了城市商住用地价格的倒挂及其背后的干预机制与激励动机。研究发现:在控制地块和城市的相关特征后,商业用地的出让价格显著低于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并且面积越大、距市中心距离越远以及城市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商业用地,其出让价格低于住宅用地越显著。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的背后是地方政府更多地通过挂牌方式出让商业用地,从而调节其出让价格。而地方政府在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和官员晋升压力时,挂牌出让商业用地的倾向会减弱,同时挂牌出让造成的商住用地的价格差异会缩小,这可能是为了获取更多可支配资金以弥补财政缺口、发展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7.
数字     
《新经济》2013,(10):21
2.7万亿元专家称政府拿走房价6成收入,去年入账2.7万亿。国土资源部4月20日公布《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出让国有建设用地面积32.28万公顷,出让合同价款2.7万亿元。其中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面积29.30万公顷,出让合同价款2.55万亿元。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工业用地供应量较大,地价偏低和低效利用是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和集约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探讨地方政府"低价"供应工业用地动机的基础上,重点对地方政府供应工业用地的收益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成都两地为例,采用报酬资本化法测算得到工业用地的长期收益是出让地价的几十倍之多,出让工业用地的综合收益是住宅用地综合收益的两倍之多,地方政府提高工业用地地价和减少工业用地供应的动力不足。应从解决工业用地供应和需求动力的问题入手,通过经济手段和自上而下的管理全面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和土地闲置成本,压缩寻租空间,减少工业用地的相对需求量;修订工业用地标准,改革供地制度,提高工业用地建设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土地出让方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永泰  李立新 《经济师》2007,(2):88-88,119
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只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不同形式,采用市场竞争机制显化了土地的真实价格,使地价回归其真实的水平。招拍挂制度并没有导致沈阳及全国地价上涨,也不是沈阳市和全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房价的上涨主要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2006,(5):90-97
<正>一、转让项目目录: 项目编号:G0600297 项目名称:北京凯帝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2.86%股权挂牌价格(万元):101.88 项目概述: 注册资本:280万元;经营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甲级);室内装饰设计;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资产总额:1581.84万元;净资产:445.66万元。  相似文献   

11.
作为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法定主体,地方政府具有运用工业用地出让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现有文献仍较少关注工业用地出让对产业进入动态的影响,因此难以全面评估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行为的经济与区域效应。鉴于此,文章基于2008—2013年我国286个地级市29个二位数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工业用地出让对产业进入动态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结果表明:(1)全国尺度上工业用地出让规模扩张促进了城市产业进入,但该效应在东部、西部地区不显著;(2)全国尺度上工业用地价格上升对产业进入无显著影响,但西部地区工业用地价格增长显著抑制了产业进入;(3)本地技术关联度更高的产业,其产业进入受工业用地出让规模扩张的影响更小。文章首次从城市—产业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行为对产业进入动态的影响,能够为区域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12.
7月1日,新颁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实施。根据这一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铺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  相似文献   

13.
通常我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严重偏低,工业用地占比偏高,很大程度"挤压"居住用地出让的空间,导致居住用地供应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用地结构及各类用地供应结构的变化,探讨地方政府"低价"供应工业用地的动机,并采用报酬资本化法,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测算城市工业用地的综合收益。分析显示工业用地的综合收益是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38倍之多,是居住用地出让价格的2.5倍。较高的工业用地综合收益表明,应该通过增加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来提高居住用地的供应,而不是采取减少工业用地供应或强制将工业用途调整为居住用途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正确认识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的法律性质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有重要的意义,必将有利于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从而促进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的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是不断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方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举措,但也面临地价标准确定难、地价评估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风险。通过对弹性年期出让地价关系的理论分析,结合弹性年期出让地价评估确定面临的现实难题,提出了通过制定出台弹性年期出让基准地价标准来规范弹性年期出让宗地地价评估管理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01广州:将超额完成今年卖地任务今年年初楼市开始调整,土地市场也随之走冷,广州市出现住宅地接连"流拍"现象。不过卖地任务的进度正发生逆转,近日记者统计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已发布卖地公告发现,下月广州市将出让18宗住宅和商务用地,总地价起始价达约3 0 3亿元。截至目前,广州2 0 1 4年卖地总收入约为593亿元。也就是说,11月正式出让的土地都以底价成交,广州市今年的卖地收入也至少达89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摘自《信息时报》)  相似文献   

17.
李慧 《经济问题》2023,(8):121-129
土地财政与城市不同产业之间关系的差异,都有可能对城市化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利用2009—2020年全国100个重点城市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与城市工业、服务业,以及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地财政通过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对城市工业有推动作用,而对服务业的发展并不存在相同的促进作用;土地财政通过出让住宅类用地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土地财政通过促进工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的综合水平,但也给城市化质量提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未来应促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效益;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推动土地财政转型。  相似文献   

18.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秀如 《发展研究》2004,(11):69-71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把握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的性质事关整个出让制度的规范建构问题,小视不得。然而,理论界对出让行为的性质定位却长时间观点对立,难趋一致,这固然与市场理念和国家制度的碰撞冲突有一定的关系,但也跟判断行为的法律性质的标准的僵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卢圣华  汪晖 《当代财经》2023,(11):121-132
作为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探究产业政策如何影响资源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由工业用地微观交易数据、五年规划中重点产业信息、夜间灯光数据,以及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而成的数据库,探究了产业政策对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产业政策导向的土地出让对工业用地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地理空间匹配的估计表明,处于重点产业的企业的拿地价格显著低于处于非重点产业的企业,且地块面积显著更大。相比于中央重点产业,地方重点产业的影响更大。非市场化出让方式是地方政府对重点产业实现土地要素倾斜的重要但并非唯一途径。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配置效率分析表明,产业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业用地的经济产出和资源配置效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业用地资源错配的现象。以上结论为理解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中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地公开出让,既发挥了市场机制,减少了土地腐败案件的发生,又盘活了闲置,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土地,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对于菏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