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等涉及了我国企业利润表的有关问题。《日本企业会计准则及注释》第二部分“损益表原则” (以下简称“损益表原则” ),对日本损益表相关问题进行了有关规范。笔者拟对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   一、损益表的内容及范围比较   日本“损益表原则”指出,损益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报表。损益表必须记载属于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收益和与之相对应的全部费用,以揭示企业的经常利润,并在此基础上加减属于本期的特别损益项目,来反映当期的净利润,“损益表原则”第九条指出,本期…  相似文献   

2.
用人以成事,这是人们多少年来所遵循的用人原则。然而现代企业用人,更加关注人的成长,形成了成事与成人并重的用人观。日本的企业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说:“松下电器公司在生产物品之前,首先它是一个造就人才的公司,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我国的长烟,把人才开发列为企业“五要素战略管理”的首要因素,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的用人,都把成人与成事并重,甚至把促使人才的成长作为用人的首要原则。成事与成人并重的用人观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高科技的发展,把人的智力因素提到了推动企业发展的诸因素的首位。另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3.
日本经济崛起的秘密“魔方”何在?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日本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种精神,即团队精神,也就是我们讲的企业精神。日本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团队精神。表现在口号上,如“顾客第一”(日本三菱公司),“好产品、好主意”(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等。表现在行动上,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敬业。员工把自己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日本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日本式企业管理是美国绝对利润原则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合金文化”。中国的文化和美国的技术传到日本,被改造成“日本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日本大地,并形成日本管理的特色,由此促进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日本企业清醒地认识到竞争情报的重要性:谁的信息灵,谁的信息传递快,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许多日本企业把对信息的开发利用提高到战略的高度。索尼公司总裁说:“本公司之所以名扬全球,靠的是两手:一是情报,二是科研。”三井物产负责人认为: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信息是企业的生命。松下电器总经理山下俊彦说:“自己动手搜集、判断信息是铁的原则。”日本的综合商社和800人以上企业100%都建立了信息中心。尤其是日本的综合商社,集贸易、金融、信息功能于一体,它们的情报搜集、加工处理和传递能力堪称世界第一。美国国际商业情报公司的托马斯说:“日本人在收集情报信息方面像梭子鱼一样极其厉害。他们什么都不放过甚至连饭店的菜单也翻译出来。他们的工作哲理是‘谁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日本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成熟现象,在这样特殊的历史备件下我国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稳定论”把美国提倡的“流动”,日本提倡的“长久用人”原则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管理实现由重视企业员工生活、非正式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等稳定条件转变为即使企业条件有限企业员工也能自己争取长期稳定的工作,最终使企业员工自觉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达到“要求流动人不动”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环境成本基本职能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报告》(ISAR)把环境成本定义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相似文献   

8.
王敏 《企业文化》2002,(2):27-28
日本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合金文化”,是中国的古代兵家思想与美国的绝对利润原则相结合的产物,而其中《孙子兵法》成为日本企业家经营管理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市场经济中的法运用的一般的原则 “经济发展优先主义”或者说“经济发展至上主义”是其法运用的一般原则。也就是说,日本政府主要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决定对法的态度,当认为“严格执法”对经济发展有利时,就严格依法办事;当认为不利于经济发展时,就不依法办事、而去进行政策性运用。如果把那些规定经济主体的所有权、经营自主权及经济主体间活动的法律称为“微观法”,把那些规定国家经济政策的法律称为“宏观法”的话,可以说,日本政府基本上是对〔微观法〕严格依法办事、而对“宏观法”则是进行“政策性”运用。后者突出体现在其反垄断法的运用上。联合国占领军当时强迫日本制定反垄断法的  相似文献   

10.
车驾明 《公司》2002,(9):37-38
研究日本经济成功之道,人们往往很容易把成就归功于索尼、松下、东芝、丰田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然而,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仅仅代表着日本工业“冰山”的“山顶”。日本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主要是中、小型公司努力的结果。 日本的企业95%都是小公司,其注  相似文献   

11.
王缨 《中外管理》2005,(9):64-66
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完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认识、现状和问题》专题调查。本刊2005年第5期就这份报告的报道《企业文化一把道具手枪?》引来了读者的热烈讨论,期望不断厘清“企业”与“文化”的关系。我们特别采访了盖洛普公司副董事长方晓光先生,他率直剖析:企业文化是潜原则左右的。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决策层的人格塑造。中国经营阶层整个的修养水平将决定中国现代化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2.
服务是人类的相互行为,是企业存在于社会的价值。日本企业把服务当作黄金法则。日本企业高度重视服务理念什么是服务?商品不是服务,如何出售商品才是服务。服务是日本的传统和法宝。江户时代的商人就秉承经商是“佛心佛意”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探寻顾客需求,并把满足这些需求的物品送上门去,这就是服务的精神。童门冬二说:“在不辞奔波的行商人身上,充满着为人服务的精神。”江户商人的服务精神,构成了日本商人的传统。涩泽荣一说:“卖货、卖服务,却不出卖自己的心。”明治初著名商人本定强调商人的服务精神,他说:“不能单把顾客视作一种来…  相似文献   

13.
硅谷透视     
汉字“企”字由“止…人”组成,所以日本管理学家依此提出一企业管理的要义是“止人”,即留住人的艺术。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如何把人才吸引来、用好、留住,是所有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驻华商务机构透露,日本政府将在2010年以法律形式要求从事化学品业务的相关企业就化学品产量、进口量以及用途等每年向政府报告一次,目的是对可能造成环境和健康危害的化学品进行严格管理。这项制度被称为“日本版REACH”,将对出口日本企业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人眼里,日本企业的形象总是和“精明”“、小气”“、斤斤计较”、“小家子气”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然而,人们在对日本企业的“抠门”颇有微词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日本企业所具备的强大竞争力。可以说,正是因为节约,日本企业才走出了一条“经济型”发展道路。节约精神是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世界》2007,(3):16-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省社科联、杭州市社科院等专家组成的社会责任联合调研组称,“西子”是国内第一家全面、科学、系统地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西子”的这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浙江省企业发布的第一份系统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是全国民营企业发布的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西子”董事长王水福在发布报告的致词中说:这个报告既是对“西子”自身的一种约束,也是藉此把“西子”的战略目标和社会责任公诸于众的宣言。从今往后,“西子”的行为都将接受社会的监督,内外结合,开放大气,这是“西子”矢志不移的追求。这个报告包括所有的“西子”人,也包括关心“西子”的社会各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更富强,社会更和谐,企业更健康。我们要打造百年“西子”,就必须有这么一个总纲来统领。健康的企业必须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有道德、有良心的企业。道德和良心的品牌树立起来,百年企业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7.
从现实的许许多多企业的实践中, 我们感受到,把“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有效集成融合起来对增强创新管理和文化保障、打造优秀企业、建设好“创新主体”是卓有成效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日本企业凭借产品的高质量征服国际市场。进入90年代以来,日货日益受到欧美企业的冲击,市场占有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使日本企业不得不逐步改变营销策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上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上,从经营到理念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不但要令顾客满意,甚至要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在服务上时常让顾客有“贴心”和“新鲜”的感觉。这一革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条,日本营销专家们称之为对待顾客的“黄金定律”。一、一切为顾客的企业理念。日本营销专家认为,顾客满意就是企业管理的首要  相似文献   

19.
探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密码”,不仅是期望把企业组织这一生命有机体打造成“百年老店”的追求的驱使,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理论专家探索企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冲动所致。有专家对中国企业的寿命进行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而在美国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为8.2年、12.5年。中国大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到9年,欧美大企业平均寿命长达40年,日本大企业平均寿命更是长达58年。真正称得上“百年老店”的中国企业数量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报载,占台湾高级食用油20%的总源沙拉油公司,是台湾最大的食用油加工企业。该企业所有人陈书友先生,为使企业管理现代化,聘请日本人中川提任总经理,全权委托其经营管理。中川年富力强,曾任过日本油脂公司技术部和营业部经理。他一上任就照搬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第一年总源就出现了亏损,但陈书友先生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没有引起重视。第二年又赔钱,陈书友先生又把它当作经营转轨期的现象,还是忍了忍。谁知第三年仍然赔钱,陈书友先生这才不得不认真对待,一查才发现公司好多部门纪律松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