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允价值计量以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近20年来会计乃至经济领域的热点.IASB和美国F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双方在该领域理论与实务的趋同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后果观、制度合作论和制度变迁理论构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其表明准则趋同实质是各国利益争夺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增强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条件成熟时,制定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指南.  相似文献   

2.
现行主要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分离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从财务报告模式的转换角度分析了建立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目标、要素定义等相符的计量标准。基于此,提出了统一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会计计量的可能途径,从而为解决当今以FASB和IASB为主的关于不同准则制定机构在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上存在的分歧,实现全球会计准则趋同以及全球统一会计准则的建立提供了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保持与国际趋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方法,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明确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近年我国房地产价值不断攀高的背景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无疑具有重大的利好影响。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理论上有缺陷,实务应用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这样一个对企业有利的政策目前并未被大多数上市公司所采纳。如何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之更加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将是今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产权保护理念的重要体现.由于没有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缺乏制度环境支撑等原因,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产权保护的有效性受到较大限制.为增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产权保护功能,一方面,需建立以概念为起点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以此指导制定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另一方面,在考虑我国现阶段相关制度环境基础上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增强准则的自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侯旭 《现代经济信息》2012,(10):157+162
我国财政部在2010年4月发布了会计准则趋同路线图,在强调整体趋同方向的同时,也提出要考虑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现实情况和特点,在这方面,公允价值采用的范围和程度即是最好的例证。慎重选择适合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和程度,不以牺牲会计信息质量来换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应该是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制定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并分析其对银行业的影响,提出完善银行业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田洁  刘红磊 《时代经贸》2011,(10):127-128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是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迈出的坚实一步。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经历了凸折的历程,较之于国外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新会计准则重新启用公允价值同样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文章基于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继而对新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指出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我国2006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是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迈出的坚实一步。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相较国外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新准则重新启用公允价值也势必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面临的障碍和困难,并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运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2日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具体任务和进程。为此,我国应加强与IASB的协调与配合,增强在国际趋同中的话语权;发展虚拟经济,增强金融产品的定价权;规范资本市场秩序,促进理性的交易价格形成;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亚琨 《生产力研究》2013,(10):172-17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新会计准则在原有基础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会计信息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既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有利于防止企业对公允价值的滥用。文章主要讨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经济后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知  余玉苗 《经济管理》2007,(14):26-30
本文针对公允价值及其会计计量属性的特征,结合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学说,就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其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对企业经营管理(含销售模式、信息系统、经营业绩与评价、盈余管理、所得税、利润分配)、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税务部门与上市公司监管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具体会计准则,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衔接的规定与细则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施行,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趋同,部分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的操作规范,这就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可能利用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进行盈余管理。本文结合新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的运用情况,简要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及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素敏 《时代经贸》2009,(7):108-110
为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计量的趋同。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作了颠覆性的历史变革,主要体现在对公允价值的引用上。在学习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与国际企业会计准则趋同,我国在2006年引进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由于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因此,我国在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重新修制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重新对公允价值的一些东西进行制定与修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1日在新会计准则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许多具体准则中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实务计量方法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的运用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持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在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中,首次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写入基本准则并在具体准则中大量的运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打破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了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新计量体系的提出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大进步。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的指导和规范,必然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的应用将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并没有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地将公允价值列为计量属性,但在有关准则中却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广泛的运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项目,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范围基本一致,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应用的体现、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我R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是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迈出的坚实一步.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较之于国外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新会计准则重新启用公允价值同样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文章基于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继而对新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指出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也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公允价值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有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但同时也颇受争议。阐述了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含义,对新会计准则下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公允价值应用的措施,尽可能规避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适当的、谨慎的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表明中国会计计量发展正紧随着国际主流方向,符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迫切要求。在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公允价值相关定义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其具体特征;并将其与其他计量属性进行比较,找出其优劣势,以期能为公允价值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