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君艳 《中国外资》2013,(24):25-25
金融风暴之后,全球银行业都呼吁推出新的资本协议,以加强银行监管,降低全球银行的破产倒闭风险。中国商业银行面临资本约束越来越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压力,因此提高银行效率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引起华尔街金融风暴、进而导致的全球金融风暴,暴露出银行业当前风险管理的缺失。本文以此次金融风暴为戒,思考和分析了农行二级分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于加强当前农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引起华尔街金融风暴、进而导致的全球金融风暴,暴露出银行业当前风险管理的缺失。本文以此次金融风暴为戒,思考和分析了农行二级分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于加强当前农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3年1月,《巴塞尔协议Ⅲ》正式执行。《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引发了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也促使全球银行业对其风险管理战略和思路进行重大调整。"金融风暴之后,西方国家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实践方法面临着一些改变。当前,全球银行业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银行业也面临着风险管理的系统创新问题,特别是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全面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找出差距,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构建合理指标体系,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行了度量测定,并借鉴国际银行业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有效防范市场风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原有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诸多缺陷。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加快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标准的修订步伐。《巴塞尔协议Ⅲ》于2010年11月12日在G20首尔峰会上通过。国际社会旨在通过对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构建起长期稳定的银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变化分析研究,可以把握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提供思路。银行业监管标准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立足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建设银行一直将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巴塞尔委员会就新资本协议向全球征求意见时,建设银行就在人民银行的组织下,积极参与国内银行业的相关研究,借鉴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的成熟经验,努力将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进程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张春子 《银行家》2023,(8):72-76
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再次证明了国际银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强化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对当前及未来几年身处于转型调整中的中国银行业无疑也是重大启示。国际大变局推动国际银行业风险暴露明显增加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俄乌冲突、绿色发展标准提升,以及头部大国战略博弈升级,推动国际银行业风险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
张莉 《云南金融》2012,(9X):130-130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全球经济的冲击,使中国的商业银行面对着诸多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面对的金融风险,然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几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对策,以完善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张莉 《时代金融》2012,(27):130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全球经济的冲击,使中国的商业银行面对着诸多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面对的金融风险,然后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几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对策,以完善中国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外银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面对来自世界的竞争对手,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银行业进行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必由之路。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与国内研究背景;其次综述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再次应用五个评价指标:一级资本、资产、税前利润、平均资本利润率和不良贷款率对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型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最后提出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内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银行通用的资本监管准则,是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最佳实践与经验的总结,代表了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新标准,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殷鉴不远,2013年6月20日我国金融市场也突然爆发了流动性紧张事件,这为国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在市场化环境下,银行业流动性管理意识、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监管规范等三个方面还存在误区,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更存在诸多不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背景下,我国银行业亟待加强市场流动性风险意识,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振兴银行业,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国际商业银行正掀起“银行再造”运动之际,中国银行业提出了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这是各国银行为此做出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银行业银行再造的思想与实践,对于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张亦春佘运九从英国巴林银行事件到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自1997年5月以来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金融风险的威力。银行业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谈到金融风险,就不能不谈到银行业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6.
新资本协议与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评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巴塞尔委员会的新资本协议将于2006年底在成员国开始实施,作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范本,其主要创新——内部评级法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国际银行界的高度关注,其最终实施必然对全球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认真探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面对新资本协议将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欧明刚 《银行家》2012,(9):40-41
我们的银行竞争力评价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我们进行竞争力研究的目的旨在提炼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揭示存在的不足,从而推动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对去年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财务评价中,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等取得了进一步的提升,领先于国际同行,这是和中国的整体经济的良好表现和我们银行业多年来进行的改革和管理创新、多年来的投入以及多年来的人才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风险偏好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得到了国际银行业的高度肯定。本次金融危机后,构建以风险偏好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风险偏好的内涵入手,首先介绍了风险偏好的设定方法,其次指出了国际活跃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的风险偏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对我国如何借鉴国际活跃银行在风险偏好管理上的经验教训,从而在国际监管改革背景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暴露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诸多不足。国际银行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注重从控制风险产生的源头入手推进风险偏好框架的建设,并以此作为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点,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本文分析了国际银行业风险偏好框架建设的趋势,探讨了国际银行业良好做法所带来的启示及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场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彻底打乱了世界大银行的市值排名。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上。目前排名前十位的银行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英国汇丰银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美国富国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日本三菱资银行、美国高盛公司和中国交通银行。陆续公布的2008年年报也显示。中资银行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这既反映了中资银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相对地位的提升,又寓意着中国银行业将为国际金融业提升信心增添更多的“中国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